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句話要說到村醫上,再合適鬥不過,從赤腳醫生再到鄉村醫生,日益繁重的任務與報酬卻成反比,這也讓他們時刻感覺到:自己到底算不算是一個醫生呢?
河南36位村醫集體辭職:薪水上級層層克扣,生活卻不能自理
最近,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信在網路上引發熱議,只因他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但到了村醫手里的錢卻越來越少,薪水發放也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以至於他們生活無法自理。
隨後通許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通告稱,目前已立即抽調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工作組,約見有關當事人,對該文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通報也強調目前全縣村醫依然在崗工作。
身份公私不明,地位無足輕重
盡管鄉村醫生是農村基層衛生保健體系的核心構成要求,也是解決廣大農村地區缺醫生少藥的現狀,保障億萬農民身心健康的關鍵所在。
但在這近些年來,他們卻面臨一個現實困局:明明自己也是醫生,為何很多人卻總是看不起我們?這公私不明的身份,總有人說我們是「賺錢創收」?
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曾發布2018年1月-3月的全國醫療服務情況和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變化相關數據。
數據顯示:從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村衛生室減少了4015個,而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村衛生室又消失了5288個。
這意味著中國鄉村醫生人數下降,也深刻反映出鄉村醫生個人福利低廉以及從業環境的日趨惡化。
操著賣人參的心,賺的賣蘿蔔的錢
事實上,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一直以來尚未從國家制度、政策扶持以及法律層面上能夠得到圓滿解決,在薪水收入、教育培訓、職稱評定以福利待遇等制度保證機制種嚴重脫節。
低下的社會地位以及毫無保障的從業環境,讓鄉村醫生身份性質、作用以及角色並不明確。
鄉村醫生的收入主要通過醫療付費,從事公共衛生、預防保健服務等報酬卻嚴重缺失。
正因缺乏報酬應有有效激勵制劑下,不僅會挫傷鄉村醫生的積極性,還會導致醫療服務難以落實,甚至部分鄉村醫生為了維持生存,在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中出現重治輕防、濫用藥物等行為。
資格認證與職業註冊管理滯後:我們不是個體行醫者!
盡管在各種政策都鼓勵鄉村醫生向執業醫師轉化方向發展,鼓勵和支持在職鄉村醫生通過繼續教育,從而提高中等以上醫學專業學歷,爭取參加病通過相關醫師資格考試,成為一名國家認可執業醫師。
但問題是,現實卻是赤裸裸的骨感:由於各地區執行能力不平衡,鄉村醫生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比例也差異很大,很多在崗的鄉村醫生根本就沒有規定中專學歷。
而至於那些無許可證卻開展業務活動的鄉村醫生,原本按規定需要嚴厲處罰,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是難以操作,畢竟若這些人走了,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又得依靠誰呢?
行醫的不規範,也讓管理機制存在匱乏
事實上,鄉村醫生基本職責不是「賺錢創收」,而是提供福利性與免費性的社會服務。
但由於制度、結構以及體制等現實因素,這些身份性質也發生了根本性扭曲。
再加上鄉村醫生分布廣、數量達,農村衛生管理部門又缺乏足夠執法資源,在這種缺乏必要監管機制和有效法律手段的背景下,某些村醫在市場利益驅動下進行不規範行為。
而這些的出現,無疑也嚴重衝擊這正常農村醫療衛生市場秩序,也對村民的健康帶來危害。
既想讓馬兒跑,怎能不讓馬兒不吃草?
中國鄉村醫生即從誕生以來,一直都以「半農半醫」的角色進行。
這些醫生從上世紀六七十年就投身村衛生室,工作幾十年後卻面臨「無薪水、無保險」的尷尬局面,又無法從事其他勞力,這樣生活還能維持基本嘛?
沒有編制,沒有固定薪水,沒有任何生活愉快醫療保障的前提下,卻讓他們執行公務任務?
難道當中國6億農民過上好日子之後,這些村醫就應該靜悄悄退出歷史舞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