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日友好醫院的原院長王辰院士曾指出:社會有一點錯誤,認為醫療行為有點像商業服務,這在根本上是不對的,醫療問題的本質是照護,而不是服務。這個照護和服務在本質和內涵上是完全不同的。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教授向全社會呼籲:患者來醫院是求醫而不是買醫,這其中寄托著信任和希望醫患關係應該是信任和救護的關係,這是最純粹最神聖的關係。
王辰院士和凌鋒委員的話可謂一針見血。商業與買賣、消費相伴隨;照護、救護與關懷、撫慰、治愈相伴生。盡管只有兩字之別,意義卻差之千里。
把看病當成買賣的大有人在。曾經發生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搶救時剪壞病人衣服遭索賠」事件中,一肺栓塞、心臟驟停的患者,醫護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其救活,但任誰也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位患者的父親以醫護人員在搶救中剪壞其兒子的衣物為由,索賠1500元。後在民警的調解下,患方獲賠1000元。這位父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碼歸一碼,醫院提供的是有償服務。
醫者撫慰生命,生命尊重醫者,這原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關係,卻在部分人心中已經異化為了等價交換的買賣消費關係。很多患者認為,我到醫院是花錢看病的,既然花了錢,就屬於消費行為。我就是消費者,醫生治不好我的病,必須賠錢;工作中有疏忽,必須賠償;人沒救過來,必須償命。
這樣的觀點和邏輯是非常荒唐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可以交易買賣,唯獨人的生命除外。你花了錢可以買來你喜歡的任何商品,但你的生命和健康是花錢就能買來的嗎?如果把看病當成商業交易,不僅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對醫生的侮辱。
曾經有一位醫生在深夜十一點,發了一條朋友圈,看後讓人五味雜陳。
故事總是這樣,越是簡單就越是直抵人心。沒有患者的一念之善,就沒有醫者的奮不顧身;沒有醫者的一念之善,也就沒有患者的劫後餘生。但問題的是關鍵是,醫生「搏一把」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包容、理解醫生的失敗,甚至是失誤呢?
醫生是人,不是神。應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一個方面是醫生不可能沒有失誤,他們只能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失誤,但不可能做到零失誤。如果不允許醫生有失誤,世界恐怕就沒有醫生了。所以,請全社會包容醫生的失誤。另一個方面是醫學非萬能,還有許多疾病醫學界對此至今仍束手無策,醫生能做的只是減輕患者的痛苦,適當延長患者的生命。所以,醫患從根本上說就不是等價交換的買賣關係。請全社會理性看待醫學,理性看待生死。
總之,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一個道理:醫院不是買賣場所,不是商場、酒店,醫護人員不是售貨員、服務生,除非你把自己當商品、當盤菜!
回復關鍵字查詢各省份晉升政策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江蘇、安徽、福建、浙江、上海、海南、吉林、黑龍江、遼寧、新疆、內蒙古、雲南、貴州、青海、甘肅、寧夏。
關注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