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麻阿姨的煩惱如何解決,記者了解到,杭州已建成60家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本報記者 吳朝香
表格據杭州發布
昨天,本報報導了59歲麻阿姨的苦惱:她想給80多歲失智的媽媽請位保姆,找了後才發現,太難了。保姆做了10多天就炒了她的魷魚。她也發現,市面上多數保姆缺乏照顧失智老人的經驗。(《錢江晚報》8月22日2版 《給失智的媽媽找個好保姆,怎麼這麼難》)
見報後,不少家有失智老人的讀者表示,自己也有類似的煩惱。記者了解到,大陸現有老年人口2.5億,有九成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城市養老難問題是目前養老領域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針對這個問題,本報記者查詢發現,杭州目前已建成60家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今年還將新建64家,有相關需求的市民可以關注。
這60家服務中心的名單值得收藏
麻阿姨的苦惱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不少讀者在《錢江晚報》官方微信、浙江24小時客戶端下面留言:
「雪域來客」:人口老年化,癡呆老人逐年增加,很多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對於癡呆老人的照看肯定沒有那麼周全,加上現在缺專業照顧這類癡呆老人的保姆,建議開展這類癡呆老人照顧的保姆的培訓。
「蔚藍天空」:未來老年人增多,像這種需要特別照顧護理的老年人也會增多,護理人員也是需要專業培養和市場發展的。
專注失智失能老人關愛服務的浙江省大愛老年事務中心的負責人給出了更加切實可行的建議:麻阿姨這種情況,最好是能將老人送到家附近的日托機構。早上送來,下午接走。方便家屬對老人的照料,照料者本人又能獲得喘息機會。
我們了解了一下,非常遺憾的是,麻阿姨所在的社區沒有這樣的機構。
不過,錢江晚報記者查詢發現,今年5月份,杭州市民政局發布了一份「60家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名單」,今年杭州將再建64家。同時計劃到2022年,全市每個鄉鎮(街道)均建成1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對很多像麻阿姨這樣的人來說,這應當是個好消息。
(60家服務中心名單如下,建議收好)
養老服務中心有6大功能
這60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要兼具日間照料與全托服務,具有六大基本功能。
1.生活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洗滌等服務,同時還可根據老年人需求開展配套上門服務。
2.康復護理服務:每個中心均配置了康復訓練器材,可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康復訓練服務。
3.托養服務:針對老年人需要術後居家康復或家庭照護者休假、臨時外出等老年人需要照護的情況,通過中心內設床位或與轄區養老機構合作,為老年人提供日托、不超過3個月的全托以及不超過15天的「喘息服務」,進一步減輕家庭照護負擔。
4.家庭支持服務:通過定期集中式培訓等形式,為家庭護老者進行照護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提升居家護老者照顧、護理老人的專業能力。
5.社會工作和心理疏導服務:每個中心均配備了專業的社工或心理咨詢師,為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矛盾調解等服務,幫助老年人融入社區和家庭環境。
6.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拐杖、輪椅、護理床、助行器等器具租賃服務,為老年人無障礙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記者走訪,服務點的收費高嗎
記者走訪過幾家可以接納失智失能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點,這些服務點都是依托社區建立,我們把了解到的情況做個簡單的匯總,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
1、古蕩大愛人家
位於古蕩街道金秋家園長者服務中心一樓
這是一個重點開展早期失智老人及其照顧者關愛服務的日照型公益項目,由古蕩街道和西湖區民政局共同組織實施。從今年9月份起,這里將開設「失智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即「早上送過來,下午接回去」的社區照顧模式。
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日間生活照顧、健康體適能鍛煉、失智症非藥物干預服務、康樂休閒活動等。
它僅針對古蕩街道居民。
咨詢電話:87357747 87357749
關於收費,目前月托1100元/月 臨托80元/天(費用包括午餐和下午茶)
除了提供日托服務外,這里還會經常開展針對失智者的家屬培訓,建立了家屬支持團體,抱團取暖。
2、東新街道金色年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位於下城區東新街道新顏苑社區
這里可以接受失智失能老人,不僅可以日托,還有全托,目前有17張床位。但負責人表示,只能接納輕度的失智老人,如果脾氣暴躁、有暴力傾向的可能不大合適,另外,這里只提供看管服務,不能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
聯繫電話:85133187
3、小營街道恩慈長者服務中心
位於建國南苑8幢
目前這里的老人主要是以健康老人為主,也接受輕度失智老人,但都是狀況比較輕微,基本生活可以自理的。
這里提供一定的康復訓練器材,也會組織一些手工活動。
記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很多社區都有居家養老服務點,如果想了解自己居住的附近有沒有可以接納失智失能老人地方的,建議大家不妨去社區咨詢一下。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