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牟玉梅 程玉霞,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內分泌科門診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骨質疏松症是一種讓骨骼變得脆弱的疾病。從大約40歲開始,我們人體的機能在悄然變化,骨骼中礦物質和膠原蛋白的數量在減少,骨頭的質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導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據統計,每年大約有二百萬例跟骨質疏松有關的骨折,其中在女性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約為70%。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骨質疏松基金會主持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國骨質疏松患病率為6.6%~19.3%,推測到2020年,中國骨質疏松症狀和骨量減少患者將達2.86億,2050年這一數字還將增值5.33億。下面這張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正常,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的骨頭。有研究顯示,20%的老年人在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50%的人從此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幸運的是,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如果已經患有骨質疏松,早期發現和適當治療可以延緩甚至逆轉疾病的發展,預防骨折。

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有哪些?這些危險因素是發生骨質疏松的預警信號。

  · 年齡老化

  · 性別,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

  · 絕經期過早<45歲

  · 骨折家族史

  · 長期抽煙、酗酒

  · 長期缺乏陽光照射、缺乏鍛煉

  · 體型瘦小

  · 其他疾病,比如長期服用激素,器官移植

  除上述危險信號以外,還有哪些信號提示骨骼健康可能出現了問題呢?

  ①不同程度的四肢或腰背部疼痛;②出現駝背等骨骼畸形;③身高明顯下降,較年輕時變矮了3公分以上;④在比站高還低的位置跌倒或日常活動即引發骨折,這些情況提示我們可能患了骨質疏松症,需要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盡早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症。

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通過骨密度檢查便可以知道骨頭是否健康。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雙能量X射線吸光度計)是目前最準確的檢測骨質疏松的方法。這個檢查以X射線為基礎,使用微量輻射來測量骨密度。脊柱,髖關節,腕部是最常檢測的部位。病人接受的輻射只有常規X線胸片的1/10,簡便、安全、無痛。

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在讀取報告時也不必迷茫,重點查找T、Z值。T值表示測試者骨密度與參考群體峰值骨密度的比值,Z值表示測試者骨密度與同齡平均骨密度比值,對於不同人群,T值和Z值參考價值也有所不同。

  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T值,制定絕經女性和年齡>=50歲男性診斷標準:(1)

  T值>=-1.0:正常骨密度;(2)T值在-1.0~-2.5:骨密度低下;(3)T值<-2.5:骨質疏松;(4)兒童需要看Z值,Z<-2.0,提示骨量減少。

  需要注意的是,骨密度低下並不等於骨質疏松,但如果骨質繼續流失的話,就有很大可能會患骨質疏松。

骨質疏鬆骨折/座談骨質疏松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症?

  首先,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娃娃抓起。兒童青少年時期骨密度持續增長,是獲得最佳骨密度峰值的關鍵時期。如果處於骨生長髮育期的兒童能獲得較高的峰值,可以抵抗今後因衰老所導致的骨流失,降低發生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因此,重視兒童骨密度測定很有必要。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加強戶外運動,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進食牛奶、酸奶、豆漿等含鈣豐富的食物,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戒煙、限酒,注意體重管理,保持適當的體型。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防治骨質疏松症的基礎藥物,包括鈣劑和維生素D制劑。當您已經確診骨量減少、骨質疏松或嚴重骨質疏松症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聯合使用強有效的抗骨質疏松症藥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藥物,這樣才能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率,促進骨骼健康。

  第三,避免摔跤、重視骨折。尤其是老年人。骨質疏松的老年人摔跤後很容易骨折,其中股骨近端,脊柱和手腕處的骨折最常見。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摔跤是引起各種致命和非致命損傷的主要原因。因此千萬不要小看摔跤,並且要積極避免摔跤。

  雖然我們不知道引起骨質疏松症的確切原因,但是我們知道它的發展進程。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年輕就開始,在出現任何骨質疏松的症狀之前就進行早期評估、治療,防患於未然。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