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張大爺膝關節痛,看x片有明顯的骨質增生,反復刺激,產生炎症。同時,他的骨密度很低,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我叫他要補鈣,多喝牛奶。張大爺就疑惑了:「這倆病不是相反的嗎?骨質增生不就是鈣多了,骨頭長多了嗎,怎麼還補鈣啊?」
很多老年朋友,都會同時有兩個問題,骨質疏松與骨質增生。從字面來看,這一個是骨質多,一個是骨質少,這不是矛盾嗎?是不是誤診了?
答案是,不是的,不僅不衝突,還有一些關聯,導致他們常常一起出現。
骨質疏松的影響
骨質疏松
因為年紀大骨骼缺乏力學刺激,長期缺鈣及低鈣飲食,女性絕經後造成骨質大量流失,藥物副作用如糖皮質激素引發等原因,引發的骨組織鈣化,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既骨質疏松症。
簡單說,就是骨頭原來的填充的非常結實,骨質疏松後,里面的填充物變少了,骨頭的硬度下降。故而,患有骨質疏松症的病人,會出現疼痛,駝背,身高變矮,易發骨折等。
大陸骨質疏松症的發生率約為6. 6%,總患病人數達6000 ~8000 萬,居世界之首,男女患病率之比約為1:(2 ~3),老年性(超過60 歲) 骨質疏松症發病率,男性為60. 72 %,女性為90. 84 %。(數據來源: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指南(2015))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就是我們俗稱的骨刺,也叫骨贅。
骨刺對於人體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及穩定機制,其形成與局部應力刺激成骨有關。換句話說,對於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或是重力壓力特別大的地方,人體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局部的穩定性,本身是無害的。
只是有的骨刺長的位置正好出於韌帶,關節囊中,擠壓到了周圍組織,反復刺激下,引發了無菌性炎症。此時才會有疼痛的感覺,需要治療。
一般的骨質增生,沒有疼痛紅腫,就不需要治療。只有刺激擠壓的周圍組織的,才需要治療。可以局部消炎去腫,但藥物是無法消除骨刺的,只是消炎。
兩者的不同
1、發病原理不同:骨質疏松源於缺鈣,及女性絕經後的鈣流失;而骨質增生則是人體的保護機制,與長期應力刺激有關。
2、部位不同:骨質疏松說的是全身骨骼的一種狀態,也就是說全部的骨質下降。這對長骨的影響尤為大,故而老年人特別容易發生胳膊骨折,小腿骨折,已經腰椎骨折。而骨質增生好發於關節周圍,脊椎周圍,通常都是應力刺激大的地方(膝關節,腳跟,腰椎)。
3、治療方式不同:對於沒有引起疼痛的骨質增生,不用治療,疼痛的進行通過甾體類藥物進行消炎;而骨質疏松,增強鈣的留存,抗骨松。
兩者的關聯
既然兩者截然不同,為什麼常常一起出現呢?
人體的骨量在20歲前會達到高峰,然後逐步下降。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骨細胞活性降低,骨產生減少,同時因為骨骼中的骨膠原不斷流失(這跟膠原蛋白流失是一個道理),鈣、磷等物質無法存儲於骨骼中,骨骼中的鈣也大量流失(跟皮膚不鎖水的道理一樣)。
這些鈣進入血液,造成血鈣濃度上升,這促進了鈣素的分泌,進一步促成了新骨的形成(成骨細胞工作),繼而在應力刺激大的部位產生骨質增生。如果人體本身缺鈣嚴重,為了保持血鈣的濃度,人體也會從骨骼中吸收鈣質(破骨細胞工作),導致進一步的骨質疏松。
故而,從一角度來說,骨質增生正是骨質疏松後產生的代償反應。
避免預防及治療的錯誤
1.不是補鈣就行:治療骨質疏松不僅是補鈣,還要糾正整個機制,控制鈣質的流失,同時通過維生素D,體育鍛煉等多種因素,促進鈣的吸收。故而,嚴重的骨質疏松需要配合抗骨質疏松的藥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並多曬太陽,營養均衡,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
2.鈣多了也沒事:鈣作為人體需要的元素,不是說越多越好。超過2000毫克每天的量,就超出可吸收的範圍,吃了不僅沒用,長期這樣還會造成腎臟負擔。
3.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事:上文提到的,人體的骨量峰值是20歲左右,所以青少年期間的體育鍛煉及營養補充非常重要,在年輕的時候,堅持健身,能夠提高自己的骨密度峰值,這樣給年老時的流失,存儲足夠的資本。這就好比,同樣是每天花100塊,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能夠損耗的時間是不同的。
#清風計劃##頭條辟謠##健康真相官#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