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化行業深度報告:大市場,大機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1.醫療資訊化:大市場,大機遇

1.1 行業綜述:多環節、多主體,醫院是核心參與方

醫療資訊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醫療資訊化主要是指醫療服務環節的信 息化,而廣義的醫療資訊化還包括醫療支付環節的資訊化、醫藥流通環節的信 息化以及其他醫療或醫藥相幹環節的資訊化:

  • 醫療服務環節的資訊化(即醫療 IT)主要參與主體為以醫院為主的各類醫 療機構,其發展普遍遵循從 HIS 到 CIS 再到 GMIS 的路徑。其中:HIS(醫 院管理資訊系統)以收費為核心,旨在解決醫療機構的日常運營需求(如 掛號、核算、收費等);CIS(臨床醫療資訊系統)以患者為核心,旨在解
    決醫療機構臨床醫療業務資訊化需求(如影像存檔傳輸、放射資訊采集及 處理、病理資訊采集及處理等);GMIS(區域公共醫療資訊系統)以共享 為核心,旨在實現區域醫療資源的智能管理和資訊共享,提高區域醫療服 務水平、醫療衛生體系運轉效率等。
  • 醫療支付環節的資訊化(即醫保 IT)主要參與主體為以醫保和商保為主體 的醫療保障機構以及與之對接的各類醫療服務機構,其核心系統包括醫保、 商保支付系統以及各級管理系統,主要面向政府相幹部門以及醫療、醫藥 機構。
  • 醫藥流通環節的資訊化(即醫藥 IT)主要參與主體為藥房、醫藥經銷商等 跟醫藥流通相幹的企業。
  • 其它環節的資訊化參與主體眾多,主要指除醫療、醫藥機構以外的相幹企 業(如相幹檢測機構、互聯網醫療企業、醫療器械企業等)。

1.2 市場現狀:行業快速發展,政策是核心驅動力

自 2011 年以來,醫療資訊化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 IDC 統計,2011、 2015 以及 2018 年中國醫療行業 IT 市場花費分別為 146.3、253.6 以及 491.8 億 元,2011-2015、2015-2018 醫療行業市場規模 CAGR 分別為 14.7%、24.7%。

IDC 預測 2023 年醫療資訊化市場規模將達 719.6 億元,據此次測算 2018-2023 CAGR仍將維持 10.0%左右。

當前政策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齊頭並進,行業需求旺盛。

政策驅動下,醫療資訊化建設主要障礙或逐步解除。

1.3 供需分析:需求增長趨勢明顯,供給端格局相對分散

需求端,降本增效、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是主要出發點。

國內醫院資訊化建設存在顯著的地區性差異。

三級醫院是醫療資訊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從年均投入金額和投入區間占比上看, 三級醫院對醫療資訊化的投入要遠超三級以下醫院:根據 CHIMA,三級醫院 年均投入金額為 1019.2 萬元,而三級以下醫院年均投入金額為 240.1 萬元;三級醫院在 500-5000 萬高額資訊化投入的數量占比也遠高於三級以下醫院。如按 照衛健委最新公布的三級醫院數量(2311
家)進行粗略估計,全國三級醫院的 年均資訊化投入在 235 億元左右,約占全國醫療 IT 行業花費的一半左右,是名 副其實的醫療資訊化建設中堅力量。

醫院加大資訊化投入力度的趨勢明顯。根據產業鏈調研,近年來醫療資訊化廠 商大訂單絕對金額及相對占比均快速提升,顯示醫院端不斷加大資訊化投入, 且單項目體量也有攀升。根據 CHIMA,從不同年度醫院資訊化投入的對比上 來看,2018-2019 年度落在 500 萬以上資訊化投入區間的醫院占比快速提升,說
明單體醫院的資訊化投入加強,部分佐證醫療資訊化廠商大訂單金額提升的事 實。

供給端,醫療資訊化供應商格局相對分散。國內從事醫療資訊化的廠商眾多, 據前瞻經濟學人估計約有 600 多家,以區域性供應商為主。醫療 IT 解決方案 (指軟體和服務)層面,根據 IDC的統計,行業 CR5 僅 40%左右,CR10 僅 56% 左右,排名第一的東軟集團市場份額不足 14%,整體而言行業格局分散,頭部 企業並沒有絕對的市占率優勢。

客戶黏性強,先發優勢顯著。醫療機構業務條線多、流程龐雜,對應的資訊系 統功能繁多、架構龐雜、數據隱安全性要求高,加之醫療政策變動頻繁,因此 決定了醫療機構與醫療資訊化廠商之間以長期合作為主。此外,醫療機構在選 擇資訊化供應商時尤其重視後者的項目經驗,因此除非特殊情況,否則醫療機 構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尤其是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如此一來,起步較
早的醫療資訊化廠商就會具備顯著的先發優勢,後進入者則會面臨較大的市場 拓展障礙。

渠道、產品化能力及整體解決方案交付能力是核心壁壘。醫療資訊化系統的定 制化特性明顯,此外對售後維護服務的及時性要求高,因此醫療資訊化行業具 有一定的區域性特征,這也是眾多區域性小企業存在的根基。在這種背景下, 具有豐富的全國性渠道的廠商將具備更廣闊的業務輻射範圍和更好的用戶體驗, 因此具備更強勁的競爭力。此外,基於對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以及不同業務的
理解,使用先進架構和技術將應用需求產品化的能力是提高醫療資訊化廠商盈 利能力和業務擴張能力的關鍵。最後,站在醫療機構的角度,來自不同供應商 的資訊化產品彼此之間難以有效集成、對接的問題普遍存在,從提升系統整體 運行效率的角度除非,未來醫療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更受青睞。

1.4 趨勢判斷:醫療資訊化的範圍、功能和商業模式將持續進化,行業集中度 有望提升

醫療資訊化將沿著三條路徑演進:1)範圍從單個機構到區域再到 全國。當前醫療資訊化主要圍繞單個機構展開,但與此同時區域性醫療資訊化 需求也已出現,未來後者更高層級的資訊化建設需求將出現,直至最終建成全 國性的公共衛生資訊平臺。2)功能從資訊化向智能化演進。AI 將成為底層基
礎技術,未來應用勢不可擋,醫療資訊化將從支撐業務向輔助決策、解放人工 發展,功能更加深化。未來醫療資訊化將從資訊化過渡到互聯網化,最後發展 到數字化和智能化。3)商業模式從 2G/2B向 2C擴散。互聯網醫療需求是客觀 存在的,但醫療機構普遍不具備獨立滿足這部分需求的能力,未來更多依靠醫 療資訊化廠商共建互聯網醫院,而醫療資訊化廠商則有望將業務模式向 C 端擴
散。

國內醫療資訊化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從國內醫療資訊化行業的發展來看,近 幾年市場集中度正在緩慢提升,根據 IDC,從 2011 年至 2017 年前十大廠商市 場份額提高了近 7 個點。另外,參考較為成熟的市場發展經驗,美國醫院端電 子病歷市場集中度 CR3 在 2007 年時僅 42%,至 2018 年已達 70%左右,對比中 國 2017 年 CR3 僅
29%,因此國內醫療資訊化行業集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需求與技術升級是集中度提升的主因。需求升級體現在醫療機構對資訊化的需 求從零散化向綜合化轉移,因此具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頭部廠商在未來競爭中 將更具備優勢。技術升級體現在創新技術如微服務、AI、雲計算的應用,些技 術的應用會使得頭部廠商的系統產品力更強,而大部分區域性小廠商因為不具 備相應的技術能力會逐漸被淘汰。基於此,我們判斷擁有客戶基礎優勢、技術
儲備優勢、品牌和渠道優勢以及項目經驗優勢的頭部廠商將最受益行業發展。

2.政策強力驅動,傳統資訊化業務迎新一輪景氣期

2.1 電子病歷、互聯互通及醫院智慧服務分級直接驅動行業發展

2.1.1 電子病歷與互聯互通評級有望催生 300-500 億增量市場

電子病歷是醫院資訊化建設的核心。在臨床醫療資訊化系統中,醫療指令的發 出、醫療行為的結果反饋和診斷醫囑的下達均通過電子病歷完成。電子病歷並 非醫生專用的辦公自動化應用軟體,而是包括前端數據交互工具、全院級別臨 床醫療數據中心和資訊應用平臺在內的完整臨床醫療資訊系統。在我國原衛生 部下發的電子病歷規范與歐美各國的醫療資訊化實踐中,電子病歷系統均著眼
於其臨床醫療資訊匯總、集成、整合、應用的核心功能。

政策明確要求醫院參與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級。

當前國內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較低。我國的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級標準在制 定過程中部分參考了成熟市場的相幹經驗,全球範圍內電子病歷評級較為權威 的機構為美國的 HMISS 協會,衛健委制定的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級標準基本與 美國對應(中國分級為 0-8 級,美國為 0-7 級)。根據 HMISS 最新數據,全美 參與 HMISS EMRAM(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Adoption Model)評級的醫院 共 5,480 家,其中通過六級及以上的醫院共 2,410 家,占比達 44%。與此同時, 我國通過 HMISS EMRAM六級及以上的醫院僅 57 家,截至 2018 年底通過衛健 委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級 5 級以上的醫院僅 84 家,跟美國相比仍存在巨大差異。

政策將顯著提升醫院端電子病歷參評率。根據衛健委,2011-2018 年全國共有 7,000 多家醫院參與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2018 年全年有 4,239 家二級醫院和 1,695 家三級醫院參與電子病歷應用水評分級評估。 截至 2018 年 底,全國共有 33,009 家醫院(來源:衛健委),若以此基數計算,則 2011-2018
年電子病歷評級的累計參評率僅 21.2%;全國共有二級醫院 9,017 家、三級醫院 2,548 家,根據《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和《電子 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的要求,未來上述二級以上醫院(共 11,565 家)均必須參與電子病歷評級,結合時間點要求,2020 年醫院累計參評 率將至少提升至 35%,政策效果顯著。

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將助推電子病歷系統升級改造。

 根據 2017 年版的互聯互通測評方案,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測評的項目應用評 價分為七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乙等、四級甲 等、五級乙等、五級甲等,每個等級的要求由低到高逐級覆蓋累加,即較高等級包含較低等級的全部要求。《關於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 療資訊化建設工作的通知》所規定的 2020 年三級醫院要達到醫院資訊互聯 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 4
級水平,最低要求(四級乙等)為在滿足三級的 要求基礎之上,「初步建成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資訊平臺和電子病歷共享文 檔庫」,即 4 級及以上最低要求為資訊平臺級的系統建設。

 根據衛健委公布的資訊,2014-2018 年全國通過醫療健康資訊互聯互通標準 成熟度測評僅 265家機構,包括區域 93家和醫院 172家。互聯互通測評政 策出臺後,機構的參評率快速提升,僅 2018-2019 年度全國就有 210 家機 構(包括區域 67 家、醫院 143 家)自願申請參加國家醫療健康資訊互聯互
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最終通過測評的區域有 48 家、醫院有 101 家,共計 149 家機構,通過率為 70.95%。根據上述數據測算,2021 年前至少還有 2,376 家三級醫院要參與並通過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測評,故而也將極大促進 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升級改造。

預計 2021年前電子病歷評級將為行業帶來 300-500 億增量空間。按照規定,二 級醫院在 2020 年要達到 3 級以上,三級醫院在 2019 年要達到電子病歷分級評 級 3 級以上,2020 年要達到 4 級以上。根據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 2019 CHINC 上的《我國智慧醫院建設現狀與未來》主題演講,2018 年全國參
評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級的二級醫院平均等級為 1.35 級,三級醫院平均等級為 2.81 級。根據前述參評率數據推測,全國仍有 4000 多家二級醫院和近 1000 家 三級醫院電子病歷評級是低於上述已參評醫院平均等級的,據此假設 2020 年底 之前二級醫院電子病歷評級要從平均 1 級提升至 3 級,三級醫院要從平均 2 級 提升至 4 級。結合草根調研了解到的電子病歷系統升級費用,對 2021
年前電子 病歷評級為行業帶來的增量空間測算如下:

2.1.2 智慧醫院建設及評估將推進行業長期增長

智慧醫院內涵豐富。根據《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智慧醫院是指「醫療機構圍繞患者醫療服務需求,利用互聯網資訊技術擴展醫療 服務空間和內容,提供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的、適宜的醫療服務」。根據衛健委 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智慧醫院的範圍包括三
大領域,即: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以及面向管 理者的「智慧管理」。

醫院智慧服務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內容,分級評估已經啟動。醫院智慧服務 指醫院針對患者的醫療服務需要,應用資訊技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加強患者 資訊互聯共享,提升醫療服務智慧化水平的新時代服務模式。2019 年 7 月,醫 政醫管局公開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於開展 2019 年醫院智慧服務 分級評估工作的函》,要求被評估對象於 8 月 1 日至 9
月 10 日分片區(全國分 四個片區)分時段依次開展評估數據填報工作。

醫院智慧服務與電子病歷評級有機銜接。根據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在 2019 CHINC 上的解讀,醫院智慧服務與電子病歷評級二者是有機銜接的, 只有電子病歷應用達到 4 級,才能與智慧服務相匹配。

智慧醫院建設及分級評估將長期推進醫療資訊化行業的發展:

  • 醫院資訊安全是下一個發展重點。當前資訊安全並非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的 獨立維度,但資訊安全涉及到病人和醫院的隱私數據,重要性不問可知。 根據焦雅輝《我國智慧醫院建設現狀與未來》,衛健委將重點推進資訊安全 工作,並計劃將資訊安全列為醫院獨立考核維度。
  • 區域智慧醫療服務體系是未來建設重點模式。當前智慧醫院有三種模式:一是 基於單體醫院的智慧醫院;二是以智慧醫院和醫聯體為基礎的智慧醫院集 團;三是覆蓋一定區域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目前正在打基礎的階段,是 未來主要方向,目標是在整個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智慧化的覆蓋。
  • 智慧醫院建設將綜合多領域資訊技術的應用。根據《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計劃(2018-2020 年)》,智慧醫院建設將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可穿戴設備、 大數據、AI 等多領域技術,是一個綜合性、長期性過程,因此是醫療資訊 化行業發展的長期推進力。

2.2 醫聯體建設及 DRGs 推進將間接催生醫療資訊化需求

2.2.1 醫聯體建設將推進區域醫療資訊化發展

根據衛健委,截至 2018 年底,全國所有省份均出臺醫聯體建設發展規劃,所有 三級公立醫院都參與了醫聯體建設。全國共組建城市醫療集團 1,860 個,縣域 醫療共同體 3129 個,跨區域專科聯盟 2,428 個,面向邊遠貧困地區的遠程醫療 協作網 5,682 個。

當前,國內醫聯體試點工作已經全面鋪開:

 2019 年 5 月 23 日,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於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 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和《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方案》,明確城市醫聯體建 設試點工作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要求各省份推薦設區的地市不少於總地 市數的 50%,工作目標是到 2019年底 100個試點城市全面啟動城市醫聯體
網格化布局與管理,每個試點城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
初 步形成以城市三級醫院牽頭、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康復、護理等其他醫 療機構參加的醫聯體管理模式;到 2020 年,100 個試點城市形成醫聯體網 格化布局,取得明顯成效。根據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於 2019 年 8 月發布 的《關於印發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全國範圍內共確 定了
118 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

醫聯體的發展將極大推進區域醫療資訊化的發展。在醫聯體運行管理過程中, 資訊系統是醫聯體實現一體化管理、資源整合共享以及分工協作的關鍵。醫聯 體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必須接入統一的資訊平臺,各機構之間的資訊系統 應互聯互通,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延續記錄,完善分級診療資訊平 臺以及互聯網診療服務等。我們認為,資訊化是醫聯體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設施
之一,未來醫聯體的高效運行管理依賴於統一、高效的資訊平臺,因此醫聯體 的全面鋪開建設將極大促進區域醫療資訊化的發展。

2.2.1DRGs 推進將提升醫院資訊化和醫保資訊化需求

DRGs 是用於衡量醫療服務質量效率以及進行醫保支付的重要工具。DRGs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診斷相幹組)實質上是一種病例組合分類方案, 即根據年齡、疾病診斷、合併症、並發症、治療方式、病症嚴重程度及轉歸和 資源消耗等因素,將患者分入若干診斷組進行管理的體系。DRGs-PPS(疾病診
斷相幹組-預付費)是對各疾病診斷相幹組制定支付標準、預付醫療費用的付費 方式。在 DRG 付費方式下,依診斷的不同、治療手段的不同和病人特征的不 同,每個病例會對應進入不同的診斷相幹組。在此基礎上,保險機構不再是按 照病人在院的實際費用(即按服務項目)支付給醫療機構,而是按照病例所進 入的診斷相幹組的付費標準進行支付。

中國 DRGs 正逐步邁向具體實施階段。2018 年 10 月,剛成立不久的國家醫保 局發布《關於申報按疾病診斷相幹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的通知》(27 號文),中國 DRGs 正式拉開全國範圍內試點的序幕。與此前不同,醫保局此次發文標誌著 DRGs 自此由地方試點走向頂層設計且具體實施由醫保部門主導,中國 DRGs 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2019 年 5
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衛健委和國家中醫 藥局聯合印發《關於印發按疾病診斷相幹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 (醫保發﹝2019﹞34 號),根據前期各省(區、市)申報參加 DRG 付費國家試 點的情況,確定了 30 個城市作為 DRG 付費國家試點城市。2019 年 10 月,國 家醫保局出臺《國家醫療保障 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范》和《國家醫療保障 DRG(CHS-DRG)分組方案》,為
DRGs 付費具體實施提供了標準與規范。

DRGs 實施需要以 DRGs系統為基礎。醫保 DRG 支付方式改革包括 DRG 分組 和付費兩部分,其中分組是診療階段的關鍵環節,其天然契合程序化處理方式。 根據國家醫保局《國家醫療保障 DRG(CHS-DRG)分組方案》,CHS-DRG 分 組過程可分為三個步驟:首先,以病案首頁的主要診斷為依據,以解剖和生理 系統為主要分類特征,參照 ICD-10
將病例分為主要診斷大類(Major diagnostic categories,MDC);其次,在各大類下,再根據治療方式將病例分為「手術」、 「非手術」和「操作」三類,並在各類下將主要診斷或主要操作相同的病例合併成 核心疾病診斷相幹組(ADRG); 最後,綜合考慮病例的其他個體特征、合併症 和並發症,將相近的診斷相幹分組細分為診斷相幹組,即 DRG。

預計 DRGs 將為醫療 IT 帶來百億以上增量空間。根據草根調研,二級醫院 DRGs 建設費用在悲觀/中性/樂觀三種情況下分別為 50/80/110 萬元左右,三級 醫院 DRGs 建設費用在悲觀/中性/樂觀三種情況下分別為 100/150/200 萬元左右, 據此測算醫院端 DRGs 的建設將為醫療 IT 行業帶來百億左右增量市場。

3.「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范疇,創新業務迎高速發展機遇

3.1 政策與產業合力,互聯網醫院成「互聯網+」醫療發展最快子領域

互聯網醫療是醫療資訊化下一個建設方向。我們認為,包括醫療行業在內的所 有傳統行業的醫療資訊化均遵從自資訊化起到互聯網化再到數字化和智能化的 發展路徑,當前以醫院資訊化為代表的醫療資訊化整體上仍處在第一階段(即 資訊化階段),但第二階段(即互聯網化階段)在政策引導、產業合力下即將迎 來一輪建設高峰。根據騰訊研究院、動脈網,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醫療資訊化
對資源及服務的連接能力和整合能力的不同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診療服務供應、 醫療資源配置以及醫藥險全環節配置。

……

在發展過程中,互聯網醫院的內涵不斷延展。互聯網醫院的內涵從開始的遠程 問診、輕問診,逐漸覆蓋診療、診斷、健康管理、院後管理等諸多環節。當前, 圍繞著醫療資源配置以及醫療服務流程再造,互聯網對醫院場景的滲透以及對 人的整個生命周期的介入越來越深。互聯網醫院建設的參與主體也不再局限於 醫療機構,而是擴大到了醫藥、醫保領域,涉及面越來越廣泛。

互聯網醫院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醫院主導型和企業主導型。第一種模式以醫 院為主體,醫院通過自建或者與資訊化廠商共建的方式拓展服務邊界,典型例 子為浙江大學第一醫院主導建設了浙一互聯網醫院。第二種模式以企業為主體, 互聯網公司或者其他企業通過搭建互聯網醫療平臺並掛靠實體醫院的方式為病 患提供服務,典型例子如由微醫集團主導、與地方政府或醫院合作成立的互聯
網醫院。我們認為,前一種模式側重於提供縱深服務,後一種模式側重於平臺 搭建、進行橫向連接,在目前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過程中實際上是相互補充而非 相互競爭的。

醫療 IT 廠商參與互聯網醫院發展具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對醫療 IT 廠商而言, 互聯網醫院相幹收入主要體現在前期的系統建設收入和後期的運營收入兩個方 面:1)建設期,醫療 IT 廠商將向醫院收取建設費用(類似傳統醫院 IT 模式)。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由下而上涉及集成平臺、數據平臺、業務平臺、管理平臺和
雲平臺(見下圖)的搭建,針對每家醫院的建設龐雜度不同醫療 IT 會收取相應 的建設費用;2)運營期,醫療 IT 廠商則可能收取一定的運營服務費用,或者 按照線上流水提取分成(典型案例為衛寧健康為浙江邵逸夫醫院建立和運營的 互聯網醫院項目)。第二種收入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我們認為未來將成為醫療 IT 廠商角逐的重點,而獲得成功的廠商商業模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3.2 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范疇,產業發展迎重磅利好

8 月 30 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 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納入現行醫 療服務價格的政策體系統一管理,要求對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按照 線上線下公平的原則配套醫保支付政策,並根據服務特點完善協議管理、結算 流程和有關指標。該意見對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健全「互聯
網+」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以及明確「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保支付政策等也給 出了明確指導。

我們認為,此政策對產業最大的影響在於擴大了互聯網醫院的客戶群體,對互 聯網醫療的普及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意見發布前,互聯網醫療的主要 客戶群體為自費病患,而此部分人群在公立醫院的服務對象裡占比並不高,一 般門診醫保用戶的比例通常在 70%以上。醫保局意見的出臺明確了醫保將覆蓋 互聯網醫療領域,因此預計產業發展將極大加速。意見出臺後,地方上也紛紛
跟進制定政策細則,例如 10 月起銀川開始試行高血壓、糖尿病在互聯網醫院進 行醫保報銷,11 月份山東制定了「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設立條件以及不 納入的項目,明確了第一批「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互聯網醫療醫保政策 細則的出臺有助於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普及。

互聯網醫院建設已提前反映政策預期,數量加速增長。根據動脈網,截止至 2016 年 11 月、2017 年 3 月以及 2018 年 12 月,我國已建成互聯網醫院數量分 別為 25 家、48 家和 119 家。受 2018 年政策催化因素影響以及對醫保覆蓋互聯 網醫療領域的預期,進入到 2019 年以後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加速,截止至 10 月,
全國已建成互聯網醫院達 269 家;截止至 11 月 8 日,又有 121 家企業參與到互 聯網醫院建設中來。

互聯網化將奠定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AI+醫療是行業確定性發展趨勢。過 去傳統醫院資訊系統的建設以科室為單位,供應商較多,系統之間連通性差, 導致醫院內部存在資訊孤島。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需要協調全醫院資源,因此是 以醫院為單位,各系統集成到統一平臺上。同時,互聯網醫院要求診療過程全 程留痕,因此會沉淀大量與診療相幹的數據,為 AI+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數據基
礎。根據 2017 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國明確了 2020 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500 億元的目標。據預測,醫療人工智慧行業將 占人工智慧總體市場規模的五分之一,空間廣闊。

4.行業策略與投資建議

4.1 整體策略:把握行業性機會,重點布局頭部廠商

  •  醫院資訊化領域:短期,在電子病歷評級、互聯互通評級以及醫院智慧服 務評級驅動下,醫院資訊化需求提升、投入增大,行業增長確定性高;長 期,互聯網醫院、智慧醫院建設以及 DRGs 的推進降為行業打開成長空間。
  •  區域醫療資訊化領域:受益醫聯體建設以及 DRGs 推進,區域醫療資訊化 建設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 醫保資訊化領域:醫保局成立,以 DRGs 為代表的醫保支付政策頂層設計 變革將帶來行業性機會。
  •  互聯網醫院領域:政策與產業同步快速推進,醫院端與資訊化廠商端商業 模式清晰,疊加互聯網診療服務進入醫保支付范疇,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趨勢上,我們認為隨著需求與技術升級,市場份額將向頭部廠商集中。因此, 我們看好各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

4.2 從客戶基礎、產品化能力、業務布局三個維度看相幹公司競爭力

我們認為,衡量醫療資訊化行業的競爭力,客戶基礎、產品化能力以及業務布 局是三個必不可少的維度:首先,醫療 IT 行業客戶黏性較強、先發優勢顯著, 具有較好客戶基礎的廠商在下遊需求提升時將最為受益;其次,產品化能力是 醫療 IT 廠商提升盈利水平、進行業務擴張的基礎;最後,醫療 IT 行業處在快 速進化階段,良好的業務布局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

 客戶基礎

客戶基礎方面,我們認為應該主要關註醫療 IT 廠商的客戶數量及質量。從這兩 個角度出發,我們認為衛寧健康、創業慧康以及麥迪科技在醫院端客戶規模上 處於領先地位,而東華軟體、和仁科技則在大醫院方面占優;久遠銀海、萬達 資訊在醫保客戶上領先。

 產品化能力

我們從毛利率、研發支出占比、人均產出三個維度對比不同公司的產品化 能力:

從毛利率上看,醫院端從高到底排序分別為麥迪科技、思創醫惠、創業惠 康、衛寧軟體、東華軟體及和仁科技;醫保端排序為久遠銀海、萬達資訊。

從研發支出占比上看,醫療資訊化主要上市公司 2016-2018 平均研發支出 占比分別為 13.78%、13.65%以及 15.70%。衛寧健康、萬達資訊、麥迪科 技三家公司研發支出占比要顯著高於平均水平。

從人均創收與人均創利角度,醫院端資訊化廠商要普遍高於醫保端資訊化廠商。 人均創收上,東華軟體、和仁科技、思創醫惠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人均創利 上,東華軟體和麥迪科技領先。需要注意的是,除產品化程度外,造成人均創 收與人均創利差異的還包括產品結構(是否包含硬件)、利潤率、市場策略等多 重因素。

 業務布局

從業務布局上看,我們認為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東華軟體、萬達資訊、思創 醫惠、久遠銀海無論是傳統業務還是創新業務,布局均走在行業前列。尤其是 醫院端的衛寧健康、創業慧康和東華軟體,傳統業務優勢突出、創新業務布局 前沿,且與科技巨頭強強聯合,未來看點頗多。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重點推薦具有良好客戶基礎、產品化能力較強同時傳統業 務優勢明顯、創新業務布局領先的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東華軟體、久遠銀海 以及思創醫惠,建議關註萬達資訊、和仁科技、麥迪科技。

(報告來源:國金證券)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立即登錄請點擊:「鏈接」

>醫療資訊化行業深度報告:大市場,大機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