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服務號
在生活中,有的老人突然打個噴嚏,腰椎骨就折了;不小心滑一腳,便只能長期躺在床上……在醫生看來,這些情況會極度影響生活質量,而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提前保養好身體的四大脆弱點。
頸椎:別亂按,多做抗阻訓練
頸部是活動度最大的椎體,也是最脆弱的神經中樞「走廊」。
很多人喜歡按摩,但頸椎其實最怕亂按,尤其是「三高」人群,如果頸內動脈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鈣化,而頸部按摩時手法不當,容易引起硬化斑塊脫落,隨血液進入顱內,有堵塞顱內血管、引發腦梗塞的可能。
保護頸椎,可做些抗阻訓練來鍛煉頸部肌肉。鍛煉時,手指交叉,放於後腦勺,雙手用力將頭部推向前方,同時頸部用力,將頭向後,抵抗手的推力,保持頭部在直立位,持續10秒鐘,放鬆。每天做3~4組,每組20~30次。
腰椎:多做「飛燕」運動
腰椎不好的人,不僅疼痛難忍、坐立難安,還會導致手麻腳酸等各種症狀。
養護腰椎,最關鍵的是姿勢。平時坐下時不要懶散,避免彎腰駝背。站立時,可以經常倒換著讓一條腿休息,如用一只腳踏在小板凳上。提重物時,盡量屈膝下蹲,讓物品盡量靠近身體,用腿部肌肉站起來將物品提起,避免傷到腰。
另外,平時閒著沒事時可以多搓腰眼。將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蘭月主任還推薦練習「飛燕」運動,取俯臥位,同時抬高四肢,維持5秒後放鬆。練習時,如引起腿部麻痛,應停止練習。
髖關節:走路方式最關鍵
俗話說「人老怕摔」,跌倒後,極易發生骨折,其中最為嚴重的就要數髖部骨折了。
保養髖關節,注意步行方式最重要。走路邁腳時,應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然後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只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日常的磨損。
膝蓋:坐矮板凳很傷關節
膝蓋不好,會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中,很多老人喜歡拎著小板凳出門曬太陽,或者走累了拿出小板凳休息。這樣看似方便,其實很傷膝蓋。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骨關節炎的患者,盡量不要坐矮板凳,不要下蹲。坐矮板凳這一動作,屬於長期勞損,因為坐下去容易,要想站起來,膝關節就得很用力。
平時,建議多做做靠牆下蹲來養護膝關節。具體做法是:後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向前伸,與身體保持40~50公分的距離,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小腿之間夾角不要小於90度。保持這個姿勢到堅持不住後再休息,每天練習3~5次。
放大招了
室性心動過速+600幅心電圖免費送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後對話框回復〝心電圖〞領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