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骨事一點通:專注於傳播骨病科普知識,幫助患者就醫。我們誠邀各位骨科醫生投稿,共同推動骨科科普傳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來源:骨事匯
有些人在崴過一次腳後,會習慣性的崴腳,走路多了腳踝就會腫脹、疼痛,時間長了,踝關節的軟骨出現磨損,甚至出現骨刺,這都是因為患者在第一次崴腳時沒有正確處理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崴腳後會造成後遺症的那幾個坑!
錯誤如下
1熱敷消腫
在崴腳後,一定有人建議過你「快用熱毛巾敷一敷」或者「晚上用熱水泡泡腳」。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方式,因為大多數的崴腳雖然不會造成骨折,但也會造成腳踝周圍的韌帶或者軟組織的撕裂,小血管出血,組織液滲出增多。當崴腳後,如果立刻採用熱敷的方式,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反而會加速出血和滲出,加重關節的腫脹。所以,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在踝關節扭傷1-3天內,採用冰敷的方式,進行消腫。
2紅花油、白酒擦洗
腳扭傷後,用紅花油、白酒擦洗的人也非常多,很多人都覺得這些東西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如果腳踝扭傷當時就用的話,因為其活血的功效,反而會加速踝關節內部出血,從而加重關節腫脹。尤其是在擦洗的時候進行按摩,會進一步加重踝關節的出血腫脹,造成皮膚瘀斑,甚至是皮膚出現水泡。
3拒絕去醫院
有些人覺得崴腳是小事,去醫院簡直就是小題大做,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有些崴腳不單純是韌帶或軟組織損傷,還有可能會有細小的骨折,因為這種骨折疼痛並不明顯,很可能會造成患者誤診。所以,在崴腳後,如果關節出現了疼痛和腫脹,一定要去醫院拍個片子看看,防止以後出現後遺症。
4不願意用固定物
如果確定踝關節出現了韌帶撕裂,或者出現了細小的骨折,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石膏或者支具外固定,但有些患者特別「堅強」,總覺得戴外固定物生活會比較麻煩,從心里不去重視。但是患者卻不知道,這樣會導致撕裂的韌帶一直無法愈合,從而出現踝關節不穩定,容易出現習慣性崴腳或者創傷性踝關節炎。
5不願意休息
即使沒有骨折,只是踝關節韌帶的撕裂,往往也需要1個月的完全制動才能讓韌帶愈合,但患者往往沒有這個耐心,總覺得崴個腳要休息1個月太久了。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不無道理。其中制動休息是踝關節韌帶修復的一個重要環節。崴腳較輕者盡量少走; 崴腳較重者不應下地走路,還要抬高受傷的腳踝,如果繼續過多行走,不僅不利於腫脹消退和韌帶的修復,還會使損傷的韌帶拉長、鬆弛,愈合不良。
本文審稿專家: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邢斌副主任醫師
▼
往期精彩回顧
▼
肩痛、無力、手舉不過頭頂?可能是這病!
腿腳不舒服就是缺鈣?專家提醒,這種錯誤認識趕緊扔了!
認清膝關節炎,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科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