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檢查/六大糖尿病並發症,每年這樣篩查就可以預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別再以為糖尿病並發症只發生在老年人中,最新研究發現,年輕的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糖尿病並發症,所以,無論是年輕還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進行一次糖尿病並發症的常規篩查,依據病情再進行下一步診治。

  面對六大糖尿病並發症,糖尿病患者應如何篩查呢?

  一.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

  糖尿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

  1.篩查時間

  ①糖尿病確診時及以後,無論是年輕還是高齡患者,至少每年1次到內分泌科或心內科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依據醫生意見完善診治;

  ②血壓長期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或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或血脂居高不下,頸部或下肢血管B超提示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建議進一步篩查心腦血管疾病;

  ③≥40歲以上的患者,如果常出現胸悶、心悸、胸痛、頭昏、頭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

  ④≥60歲以上的患者,依據病情每3-6個月至醫院篩查;

  2.篩查項目

  ①常規篩查項目:血脂、肝腎功、糖化血紅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頸部血管B超、下肢血管B超、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B超、經顱多普勒等。

  ②進一步篩查的項目:心肌灌註斷層掃描、冠脈CTA、冠脈造影;頭頸CTA+三維重建、頭顱CT平掃、頭顱MRI+腦彌散成像等。

糖尿病檢查/六大糖尿病並發症,每年這樣篩查就可以預防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二.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病,現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1.篩查時間

  ①確診2型糖尿病後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篩查;

  ②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至5年內進行一次腎臟病變篩查;

  ③出現夜尿增多、尿中泡沫增多、臉部浮腫、雙下肢浮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時及時篩查;

  2.篩查項目

  ① 常規篩查項目:腎功、尿常規、腎臟B超,若尿蛋白持續2次陽性,應進一步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時尿蛋白定量、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檢查;

  ②進一步篩查的項目:腎圖、腎穿活檢術等。

糖尿病檢查/六大糖尿病並發症,每年這樣篩查就可以預防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尤其是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特有的並發症。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其他眼部疾病早發的高危人群,這些眼病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

  存在微動脈瘤可作為鑒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合併其他眼底病變的指標。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與糖尿病腎病同時伴發。

  1.篩查時間

  ①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後進行首次綜合性眼檢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後的5年內應進行綜合性眼檢查;

  ②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推薦每1~2年行一次檢查;

  • 輕度非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每年1次;
  • 中度非增殖期病變患者每3~6個月1次;
  • 重度非增殖期病變患者每3個月1次;
  • 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患者依據病情復查,一般每1-2月1次;
  •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或妊娠初3個月進行綜合性眼檢查;

  ④有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應每3個月進行復查。

  2.篩查項目

  目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檢測方法有:直接檢眼鏡、免散瞳眼底拍照、7個標準視野眼底彩照、眼底熒光造影等。其中免散瞳眼底拍照和7個標準視野眼底彩照最為常用。

糖尿病檢查/六大糖尿病並發症,每年這樣篩查就可以預防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四.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並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以後者多見。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等因素相關,病程達10年以上者,易出現明顯的神經病變臨床表現,糖尿病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最常見類型。

  1.篩查時間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和1型糖尿病患者診斷 5 年後,應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查,隨後至少每年篩查一次。

  2.篩查項目

  踝反射、針刺痛覺、震動覺、壓力覺、溫度覺等5項檢查來篩查。最常用的方法為用128 Hz音叉評估震動覺(大纖維功能)以及10克尼龍絲評估壓力覺以明確足潰瘍和截肢的風險。

  五.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病變通常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發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增加2倍。

  大陸調查顯示,根據踝肱指數(ABI)檢查結果判斷,50歲以上合併至少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中,約20%的患者合併該病。

  1.篩查時間

  ①對於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進行1次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的篩查。

  ②伴有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發病危險因素(如合併心腦血管病變、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年至少篩查1次。

  2.篩查項目

  ①常規篩查項目:靜息時踝肱指數測定、踏車平板試驗後ABI測定、雙下肢血管B超等。

  ② 進一步篩查:雙下肢血管CTA檢查等。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於神經病變使下肢保護功能減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使動脈灌註不足致微循環障礙而發生潰瘍和壞疽的疾病狀態。

  糖尿病足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1.篩查時間

  糖尿病患者應每年進行全面的足部檢查,評估目前神經病變的症狀(疼痛、燒灼、麻木感)和下肢血管疾病(下肢疲勞、跛行)以確定潰瘍和截肢的危險因素。

  2.篩查項目

  檢查應包括神經方面評估(10克尼龍絲試驗和針刺或振動覺試驗或踝反射)和血管評估(下肢和足部血管搏動、下肢血管B超、雙下肢CTA檢查等)。

  糖尿病並發症在於預防,而預防在於我們不斷地監測病情並及時治療,而病情的好壞在於我們每一天血糖的控制情況。

  糖尿病的篩查不分年齡,除了我們每次常規篩查一般項目(血糖、血脂、血壓、肝腎功、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等)外,糖尿病病程超過1年後,關於心、腦、腎、眼、足部等糖尿病並發症的篩查我們也應該重視起來。

  年齡≥40歲或病程超過5年的患者更應依據病情加強監測,如果你已經是糖尿病並發症的高發年齡更要提高警惕,而年輕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該懈怠,堅持每天把血糖控制達標,才能讓並發症來得慢一點或避免並發症發生。

  作者:沐欣欣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