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癌症患者病情發展 ,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為明顯的症狀。有關研究指出, 超過90% 的癌症患者在晚期時會出現強烈的疼痛 , 50% ~ 80%的癌痛都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 , 已是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後的第五生命體征。臨床研究表示, 很多腫瘤患者都會伴有中重度疼痛 , 其中部分患者的疼痛都是難以承受的。
癌症不但對患者的身體帶來痛苦 , 對心理狀態的影響也非常嚴重 , 甚至會使患者出現輕生的念頭。所以 , 對癌症患者實施安全有效的疼痛護理非常重要。
疼痛的評估
只有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疼痛,才能緩解其治療期間的疼痛,增加恢復期的舒適,減輕痛苦體驗和記憶,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了更好的治療疼痛,我們首先要對疼痛程度做正確的評估,國外主要使用的疼痛評估工具主要有主訴疼痛分級法(VRS)和數字模擬評分法(NRS)。
01 主訴疼痛分級法(VRS)
0 級:無疼痛。
1 級:(輕度)有疼痛但可以忍受,不干擾正常生活、睡眠。
2 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藥,干擾睡眠。
3 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劑,嚴重干擾睡眠、無法入睡,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被動體位。
用無疼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極度疼痛等一系列詞語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讓患者在這些詞語中,選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詞。
02 數字模擬評分法(NRS)
用 0-10 的數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疼痛,1-3 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 為重度疼痛,讓患者自己選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字。
為患者提供幾種疼痛強度評估量表,由患者從中選擇最適於其表達的量表,並通過語言表述、手指指示或眨眼等方式選擇量表中最能表達其體驗的疼痛強度級別。
危重患者疼痛時的臉部表情以愁眉苦臉、皺眉及痛苦表情最常見,對眼睛和眉毛等部位表情的理解有助於無法交流危重患者的疼痛評估。
尋找疼痛的潛在原因
臨床上導致癌症疼痛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從晚期腫瘤疼痛發生的原因看,大約65%的疼痛與腫瘤有關,25%的疼痛與治療有關。晚期癌痛的性質呈持續性疼痛,進行性加重。
危重患者的疼痛來源主要包括疾病狀態、創傷、手術或侵入性操作、抽血和其他常規護理(如吸痰、翻身、變換體位、拔除引流管和導管、傷口護理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普通患者接受類似操作時都會抱怨相關的疼痛,因此,可以認為對危重患者也會帶來同樣的感覺。
尋找疼痛的潛在原因,目的在於減少患者產生的不良體驗,通過及時解除可能引起疼痛的原因,可以避免患者疼痛的發生或持續。
止疼藥的選擇
目前控制疼痛一個重要方法仍為藥物止痛,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三級止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一套簡單有效、能夠有效為癌症患者止痛的方法 。
輕
應用非阿片類止痛藥、消炎藥、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
中
應用弱阿片類止痛藥加之輔助藥物,如可待因、曲馬多緩釋片。
重
應用強阿片類加非阿片類止痛藥加之輔助藥物,如嗎啡、哌替啶。
對於一切細節問題都要密切注意,考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按階梯、根據疼痛程度,對止痛藥物進行合理選擇。
心理、生活護理
1.建立一個舒適、衛生、安寧的生活環境,使患者能夠在寧靜平穩的條件中治療。
發揮社會心理支持特徵,挖掘一些能夠讓患者感覺有意義、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的生活回憶,引導患者的思維及情感進入其中。
2.用冷、熱物質對皮膚的刺激、按摩、制動或者鍛煉等物理療法,增加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環,減緩痛覺向大腦皮層傳導的速度。適當變換體位或針灸刺激穴位來分散減輕疼痛。
3.尊重患者及家屬意願,在患者的最後生存期,盡量允許患者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導其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考慮和理解還要活著的親人。
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平靜、安祥、有尊嚴地走完最後的人生之路。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放鬆療法:用語言暗示患者慢慢放鬆肌肉,同時通過播放患者喜愛的輕音樂等措施來轉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
5.音樂療法:通過緩慢舒適的低頻音樂刺激,使患者精神放鬆,同時形象的音樂,如大自然中的聲音、海洋生物的聲音等可以誘導患者臆想放鬆,從而緩解疼痛,還可穩定患者情緒。
6.娛樂療法:轉移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集中於娛樂活動中,並增加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患者通過參與自己喜愛的文娛活動,如閱讀、下棋、澆花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從而有效的緩解疼痛。
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患者家屬多關心和陪伴患者,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同時為每個癌痛患者配備疼痛自評量表,方便醫護人員查詢;使用鎮痛藥物對患者進行疼痛管理。只要做好以上的疼痛護理管理,就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乳腺癌互助君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