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全身性血管性疾病,是由於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對某些物質發生過敏反應,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滲出性出血和水腫。臨床上以皮膚紫癜最多見,可伴腹痛、遊走性肌肉關節腫痛、尿潛血、蛋白陽性等,臨床上分為單純皮膚型、關節型、腹型、腎型及混合型。史淑榮教授說,本病以兒童和青少年較多見,男性稍多於女性。原因大致可歸納為感染(細菌、病毒等)、食物(魚、蝦、蟹等)、藥物(青黴素、磺胺藥等)及其他(花粉、昆蟲咬傷、寒冷、情緒、預防接種等),其中以細菌或病毒感染較常見,大多數病例在發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本病相當於中醫「血證(紫斑、尿血)、肌衄、葡萄疫」等范疇。
…
一、臨床表現
1、皮膚表現:以下肢大關節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現、對稱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樣紫癜為主,少數累及面和軀幹部,初起有皮膚瘙癢,出現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多形性紅斑、結節紅斑等,皮損嚴重者局部形成血泡、甚至破潰、壞死。
…
2、胃腸道表現:陣發性腹部絞痛或持續性鈍痛,可伴嘔吐、便血(嚴重時血水樣大便),甚至出現腸阻塞、腸套疊等並發症。
…
3、關節表現:遊走性全身肌肉關節腫痛,多發生於膝、踝關節,單個或多發,關節腔可有滲液,不留後遺症。
…
4、腎臟表現:發病初或在紫癜2~4周左右出現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蛋白尿,也可出現於紫癜消退後或疾病靜止期。
…
5、其他症狀(少見):顱內出血導致昏迷、驚厥。
…
二、疾病治療
1、西醫治療: 1.清除病因。2.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撲爾敏、葡萄糖酸鈣。3.糖皮質激素。4.降低血管通透性:維生素C、蘆丁。5.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潘生丁。6.其他:環磷酰胺、靜註丙種球蛋白、血漿置換等。
…
2、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素體不耐,外感邪氣,病因多與風、濕、熱、瘀、虛邪有關,一般將其辨證分為3型。
…
1、熱毒熾盛證,兼風邪
症狀:皮膚出血點以胸背、上肢、雙膝關節以上皮膚為主,色鮮紅對稱分布,口幹喜冷飲,畏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祛風。
方藥:犀角地黃湯為主加減。
…
2、濕熱內蘊證,兼風
症狀:皮膚出血點,以雙下肢為著,色鮮紅,對稱分布,可伴皮膚破潰樣出血點,舌質暗紅,苔厚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燥濕,涼血活血祛風。
方藥:四妙湯加減。
…
3、氣虛血瘀證
症狀:病久不愈,反覆發作,動則加劇,皮膚出血點以雙膝以下皮膚為著,出血點色淡紅,消退較慢,舌質淡暗,苔薄白,脈細緩。
治法:益氣活血。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
4、加減用藥:伴關節肌肉腫痛,加防已、秦艽、海風藤、威靈仙等;伴皮膚瘙癢,加白鮮皮、地膚子、防風、苦參、浮萍等。
…
腹型
症狀:臨床除皮膚紫癜外,以陣發性臍周痛為主,時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或伴有血絲,倦怠乏力,納呆,質暗紅,苔厚稍黃,脈細弦。
證型:脾虛濕瘀內蘊。
治則:健脾燥濕,活血理氣止痛。
方藥:蒼術、烏梅、炒白芍、炙甘草、元胡、木香、炒蒲黃、五靈脂等。
…
其它特色治療:
1、針對皮膚型紫癜,中藥口服結合中藥外敷、熏洗,縮短療程,降低復發率;
…
2、針對腹型紫癜,開展中藥結腸點滴、中藥貼敷神闕穴治療,明顯減少了腸阻塞、腸套疊及消化道出血發病率,縮短腹痛時間。
…
三、疾病防護
1、發病初期臥床休息,避免勞累,病情相對平穩後逐漸增加活動量至恢復正常,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
2、注意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小食品等帶添加劑食物,在醫師指導下逐漸進食肉、蛋、奶、海鮮等食物;
…
3、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感冒時盡量不用解熱鎮痛藥物,在有明確的感染或感染灶時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
4、避免情緒波動及精神刺激,避免昆蟲、動物叮咬,去除可能的過敏原;
…
5、防治過敏性疾病的關鍵並不是阻擋過敏原進入體內,而是通過改善、糾正過敏體質,調節機體免疫機能,真正清除過敏性疾病對人們的危害。
>家屬疑慮:中醫如何調治過敏性紫癜(紫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