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撰文 | 商周
責編 | 程莉
● ● ●
在二十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極大地降低了。這大大依賴於我們對付感染病的武器,包括用來做預防的疫苗、用來做治療的抗生素,還有就是整體衛生條件的提高。
就在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在二十世紀急劇下降的同時,人類的其它一些免疫類疾病卻慢慢增多了,比如各種讓人討厭的過敏性疾病,還有極難根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參見下圖)。過敏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對無害的外來物質做出了過度的反應,而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統對我們的自身成分做出了錯誤的反應。所以,這兩類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問題應該出在我們的免疫系統。
1950年到2000年各免疫類疾病的發病率演變圖。感染性疾病直線下降(圖A),而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則直線上升(圖B)。圖片來源:JF Bach,NEJM,2000:347:911-920。
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過敏等免疫性疾病的發病率的上升是不是和衛生條件的提高有關係呢?
第一個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研究的是英國科學家David Strachan。1989年他在著名的《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花粉過敏、衛生和家庭規模》的研究論文。在這項研究里,他調查了花粉過敏和十幾種不同的環境、家庭或社會因素的關係。他的研究發現:在這些被調查的因素里,和花粉過敏最相關的是家庭的規模,也就是一個家庭里孩子的數量。他發現,一個家庭孩子的數量越多,那麼這個家庭長大的小孩對花粉過敏的概率就越低。
家庭規模的大小和花粉過敏發病率呈負相關,這無疑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現。通過對家庭這一因素的進一步分析,David Strachan還發現:同樣在一個大家庭長大的小孩,長幼順序靠後的更不容易對花粉過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有3個孩子,那麼老大對花粉過敏的概率要大於老二,而老三對花粉過敏的概率最小。
那麼,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呢?
David Strachan本人是這麼解釋的:一個家庭孩子越多,家庭衛生條件會越差,微生物在孩子間相互傳播的概率也會越大。而孩提時代接觸微生物將幫助我們抵抗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所以,一個家庭孩子越多,這個家庭的孩子得過敏性疾病的概率就越小。這個假設還可以用來解釋一個大家庭里的孩子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按長幼順序依次降低這一現象。
上面就是著名的「衛生學說」。大意是一個人在孩提時代接觸的環境越乾淨,他(她)長大後就越容易得過敏性疾病。
這個「衛生學說」很快就得到了科學界的響應和認同,因為它能被用來解釋不少現象。比如,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乾淨,但發達國家的過敏性疾病也高於發展中國家。再比如,城市比農村乾淨,但不少城里人過敏,而過敏病人在農村則很少見。而且,科學研究進一步發現,除了過敏性疾病,這個「衛生假設」還適用於多個其它免疫相關的疾病,比如狼瘡、多發性硬化、I型糖尿病等多種自身免疫病。
要知道,現在全世界大約有10%左右的人患有各種各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則是更多。所以,是不是因為這個「衛生學說」,我們就要故意讓孩子去接觸髒東西呢,是不是應該不講衛生了呢?
且慢,因為「衛生學說」只是一個假設。在它被證明正確之前,我們不能把它當成有效的理論來指導日常生活。
要證明「衛生學說」是一個正確的理論,需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證明是否孩提時代接觸微生物真的能降低上述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如果是,又是哪些微生物?另一方面,要搞清楚孩提時代接觸微生物能抵抗上述免疫類疾病的原理是什麼?
做到了上面兩點,我們就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後才可以用這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
先說第一點,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一些非致病性的微生物(比如一些無害的細菌和寄生蟲)的確能夠幫助我們防止或抑制過敏等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和進展。這些對我們有益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兩個地方。一是在我們說生活的環境里,這比較容易理解,我們所生活環境(空氣、土壤、飲食、和日常接觸的器物等)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其中絕大多數對我們是無害的。二是在我們身上,包括我們的皮膚表面,和身體內的各種黏膜表面(比如消化道、呼吸道等)。這些有益的微生物能夠影響到我們的免疫系統,從而幫助我們抵抗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上面說到一些無害微生物對我們的免疫系統有幫助,那麼有害微生物呢?有害微生物在讓我們生病的同時,是不是還能像無害微生物一樣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呢?答案是否定的,接觸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沒有這個功效。
正是因為接觸無害微生物能幫助我們抵抗過敏和自身免疫病,再加上接觸有害微生物對上面的兩類疾病沒有幫助,科學家對「衛生學說」進行了修改,把它修改為「老朋友學說」。之所以叫「老朋友學說」,是因為那些無害微生物和人類一起共同存在的時間更久一些,算是我們的老朋友;而有害的微生物和人類共同存在的時間一般都不長,算是人類的新夥伴。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免疫系統和那些「老朋友」因為長期共存而共同進化、相互適應。一旦離開了這些「老朋友」,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變得無所適從,出現免疫紊亂並增加免疫類的疾病的風險。
接下來說第二點,既然接觸一些對我們無害的微生物的確能幫助我們抵抗過敏等免疫性疾病,那麼這其中的機理又是什麼呢?
雖然在這個問題上科學家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有一個原因(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在生命的早期接觸無害的微生物會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學會耐受,也就是說學會不要輕易做出反應,尤其是不要輕易對本來無害的外來物質或我們自身的成分作出反應,從而降低過敏和自身免疫病的發生。但是隨著人類現代化的進程,相比於傳統農業社會,我們現在生活方式(比如職業、飲食、休閒方式等)和生活環境(比如城市化、衛生條件,工業化產品和污染)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決定了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作為這一改變的後果,免疫系統和一些無害的微生物的親密接觸被人為地隔離了。因此,我們的免疫系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紊亂,因而對無害的物質和自身的成分容易做出反應,並進一步導致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免疫系統自己會說話,它可能會這麼抱怨:變化太大,我不習慣。
綜上所述,過敏等免疫類疾病的發病率的增長主要不是因為衛生水平的提高,而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這些改變影響我們所能接觸的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從而決定了我們身體內微生物的組成,並最後影響到了我們免疫系統。
所以,「衛生學說」並不準確,而「老朋友學說」則更加合理,因為它更好地解釋了過敏等免疫性疾病越來越多這一現象。
當然,導致現在小孩越來越容易過敏現象的還有一些其它因素(比如過敏原越來越多),但「老朋友學說」里提到的「因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影響了我們所接觸的微生物的變化」應該是主要原因。那麼這個「老朋友學說」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指導呢?
因為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做出相應的改變無疑能有所幫助。有些東西是我們無法或很難改變的,比如城市化,我們不能重返農業社會。但有些依然是我們可以做出調整和改變的。一方面,我們可以給小孩接觸一些無害微生物的機會。這里包括順產(順產過程中胎兒能從母親產道獲取有益微生物)、多在室外活動和運動、多與其他小孩接觸、早進幼兒園,以及不要對日常生活里接觸的東西過分消毒等。另一方面,在飲食和服用藥物上需要注意,因為這些能夠影響到我們身體內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包括不要過度使用抗生素、盡量母乳餵養、盡量食用未經精細深加工的食物等。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的是,「老朋友學說」里指出的是在生命早期接觸無害微生物對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平衡至關重要,所以上述措施需要及早採取,否則將為時已晚。
制版編輯|皮皮魚
更多精彩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知識分子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