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乳房疼痛是乳腺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不一定是乳癌,它可見於單純的乳痛症、乳房增生性疾病,炎性疾病和腫瘤性疾病。
…
據文獻報導,到乳腺專科就診的病人中有50%主訴乳房疼痛。美國一項大型隊列研究對納入2400例女性進行了為期10 年的觀察,發現乳房疼痛占所有乳房症狀的47%。 Ader等電話採訪弗吉尼亞地區874 位年齡介於18~44歲的女性,發現68%的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其中22%為中度或重度。乳房疼痛病因龐雜,機制不明確。
人類的疼痛閾值各異,對疼痛的反應和表現也各不相同,乳房疼痛亦是如此,11%的女性通常有中到重度的疼痛。乳房疼痛影響日常生活者占48%,影響身體活動者占37%,影響社會活動者占12%,影響工作者占8%。2/3病人屬於周期性乳痛,1/3病人屬於非周期性乳痛。非周期性乳痛的疼痛部位多位於乳房外上象限,50%病人可伴有乳腺結節;有極少數病人表現為局限性燒灼樣疼痛,稱為「觸發點痛」。
根據國際疼痛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of Pain, IASP)
的定義,疼痛是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感體驗。痛覺是一種多維度的復合感覺,包括感覺辨別、認知和情感動機,痛覺的產生不僅與傷害性刺激有關,還受到主觀認知和情感成分的調節,人類的疼痛閾值各異對疼痛的反應和表現也各不相同,所以乳房疼痛也會受到主觀疼痛閾值的影響。刺激因素刺激乳腺組織或相幹神經纖維損傷會誘發感覺神經纖維產生痛覺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的痛覺中樞從而產生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的原因分析
1.乳房發育引起的乳房疼痛
(1)青春期乳房痛:是因為青春期女孩體內雌激素水平高,刺激乳房腺管的發育和脂肪沉積造成的,是正常的發育現象,但乳房裡的包塊需要做乳腺彩超確定包塊性質。青春期乳房脹痛多發生在9~13歲。先是乳頭隆起,乳頭下的乳房組織出現蠶豆大小的圓丘形硬結,伴有輕微脹痛。在女子初潮後,一般會隨著乳房的發育成熟而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
…
(2)懷孕期乳房脹痛:是由於胎盤絨毛膜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出現乳房脹痛不適。這種脹痛一般不需治療,可自行消失。
…
(3)男性乳房發育症:病因主要與體內雌激素水平絕對或相對增高有關,近年來隨著高脂飲食的過多攝入、食物中雌激素的影響、保健品的不當應用、環境污染等,其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
…
2.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見的乳腺疾病,多見於25~45歲女性,其發病率約占育齡女性的40%,占所有乳房疾病75%,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並且隨著月經周期或情緒波動呈現周期性變化。所以經前期乳房脹痛是乳房疼痛的最常見類型,在所有的乳腺疼痛中約占65%,平均發生年齡35 歲。它與卵巢功能失調有關,可能是由於黃體酮的減少與雌激素相對增多,導致兩者比例失調。
…
3.急性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
產後激素的作用,從產後第2天開始,催乳素與催產素均未達到高峰,導致乳汁產生較少,分泌的少量乳汁又留存在乳腺管內,刺激了周圍的組織,使乳房脹痛,乳汁補償,乳房水腫而引起的產後乳房生理性疼痛。表現為乳房突然持續性、比較劇烈的疼痛,觸痛明顯。
如果乳房局部出現跳動性疼痛,則很可能是局部已經化膿;乳頭皸裂的孕婦,也會產生乳房疼痛。
…
4.慢性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
臨床常見的慢性炎症主要有:肉芽腫性乳腺炎、導管周圍乳腺炎或漿細胞性乳腺炎等,慢性乳腺炎的臨床表現為乳腺腫痛, 脹痛為主,缺乏特異性,常伴腫塊同時出現。
…
5.乳腺惡性腫瘤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癌病人可有乳痛。疼痛呈持續性存在,陣發性加劇,並放射到肩背部,乳癌晚期,疼痛難忍。對中老年婦女來講,若出現乳房持續性隱痛,疼痛部位固定,應及早去醫院檢查,排除乳腺惡性腫瘤。
…
6.精神類疾病及服用治療精神病類藥物引起的乳房疼痛
有學者注意到在藥物治療無效的乳痛症病人中,約5%有精神方面的異常。在英國Cadiff乳房專科診所,對25例藥物治療無效的重度乳痛症病人進一步做徹底的精神分析,有17例達到某種精神類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大多數是憂鬱症。
…
7.其他疾病引起的乳房疼痛
其他疾病如胸壁疾患、心臟病、頸椎病、口腔疾患、膽囊、脊神經等疾病都可乳房疼痛,約占乳房疼痛病例的26%。
頸椎病引起的乳房疼痛:頸椎病會引起乳房疼痛,是由於頸椎退變,頸神經根受累所致。這種疼痛多為慢性,並且是單側性。疼痛的程度往往和頸部的位置有關,除乳房疼痛外,尚有胸大肌觸壓痛,以及頸、枕、肩臂部疼痛和不適,X
線片上常有退行性病變的征象,而乳房本身無異常表現。頸椎病致乳房疼痛是由於頸椎增生的骨贅壓迫支配乳房區的頸神經根所致,多見於中老年婦女,容易誤診為乳腺疾病,表現為乳房或胸大肌部位頑固性疼痛,多為單側性,但檢查乳房與胸大肌又無異常改變。若按頸椎病治療後,乳房與胸大肌疼痛則可消失或改善。
…
胸壁疾病,如胸肌或肋骨炎症等胸壁疾病也可表現為乳房疼痛,以灼熱或牽拉感多見,也可有刺痛,壓痛的部位幾乎始終位於一側。
8.乳房手術後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房手術後出現慢性乳房區疼痛:較為常見,50%的女性在經過乳房區的操作後,可能出現乳房區慢性疼痛的症狀,因此影響正常性生活者占48%,影響正常活動者占36%,因疼痛影響患者社交活動者占13%,還有6%患者因此而影響正常工作。為查明這種慢性疼痛的神經受損源處,作者回顧性研究了相幹資料,調查乳房操作中最常損傷的神經、疼痛出現的部位、以用乳房操作的類型。在被研究的57例中,行乳房重建術者38例、行乳房縮小術者2例、乳房懸吊術者2例、接受隆乳術者4例,還有ll例接受放射治療者。作者從研究角度出發將乳房範圍分為5個區域:乳房上區、乳房外側區、乳房內側區、乳房下區和乳房中心(乳頭、乳暈)區。發現:乳房外側區因乳房操作而使神經受傷者占總數的79%;乳房下區者占10.5%;乳房內側者占5%;乳房中區者占3.5%;乳上區者占2%。有42例發現有因創傷性瘢痕壓迫而致肋間神經瘤形成;4例因盲性分離隆乳袋而牽拉傷及神經;11例因放射治療引發彌散性、定位不確切的神經性疼痛。
胸壁痛和麻刺感向手臂放散稱之為乳房切除術後疼痛綜合征(PMPS),約有30%~60%的婦女會在術後出現此綜合征。常見的症狀還有奇癢。PMPS是手術損傷神經或術後24 h內未能對急性疼痛適當有效處理的後果,因此可能在數月後發生神經性疼痛。
研究表明13%~53%乳癌患者術後存在慢性神經性疼痛。該類乳房切除術後持續性疼痛最早是由wood在1978年報導的,從那時起,這一現象被命名為乳房切除術後疼痛綜合征(post-mastectomypain syndrome,PMPS)。臨床表現主要有:
(1)乳房幻覺疼痛:切除乳房後仍感乳房存在,且伴有針刺、燒灼或牽拉等痛覺體驗;
(2)肋間臂神經痛:乳癌術後在肋間臂神經(ICBN)分布區域(患側上臂內側、腋窩及前胸壁)出現的疼痛感覺異常變化;
(3)神經瘤性疼痛:在術後患側乳腺、胸壁或手臂局部叩診時引起或加劇的疼痛(包括瘢痕痛);
(4)其他神經損傷性疼痛:在乳癌術中與其他神經損傷性質一致,如胸內外側神經、胸長神經、胸背神經和其他肋間神經損傷導致的疼痛。
乳房切除術後疼痛綜合征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這一概念最近才被人們認識。其原因為肋間、臂神經分支的損傷,腋窩淋巴清掃時80%~100%發生此損傷,由此引發神經病源性疼痛,其性質為麻刺感(tingling)、穿刺樣(stabbing)、麻木感(numbing)、灼熱感(burning),疼痛常放散至手腕,疲勞、衣服磨擦、咳嗽時誘發,也遇見疼痛部位存在感覺消失區,因肌力低下、活動受限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有精神障礙。疼痛發生率為4%-20%,感覺異常發生率為23%~80%。
…
9.人流後乳房疼痛
有些女性在人工流產術後,出現乳房脹痛並能觸及腫塊。其原因是懷孕突然中斷,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致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引起乳房疼痛。多數女性在術後1~2個月乳房疼痛可逐漸緩解,但也有少數女性疼痛持續時間較長,並可能誘發乳腺增生。
所以,乳房疼痛未必與乳癌相幹,還是請醫生幫你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疼痛,不要過度恐慌哦!
…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副主任醫師,博士,中醫外科乳腺病專業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自然醫學研究會藝術治療與心身康復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全國名中醫林毅教授學術繼承人
師承名中醫李可老嫡傳弟子齊玉茹老師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理睡眠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分會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女醫師協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世界中醫學會聯合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擔任專病專科中醫古今證治通覽叢書《乳癌與乳腺增生》與慢病管理叢書《乳癌》副主編
主持省部級、廳局級課題多項
擅長:乳腺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善用中醫經方與外治法相結合治療乳腺增生、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性腫瘤、乳腺異常發育、乳頭溢液等乳腺良性疾病。重視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情志疏導、五音音樂治療及預防養生理論在乳腺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乳房疼痛,是乳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