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郭力導讀:我們去看中醫,醫生所抓中藥,有時會附上一小包藥引子。略懂中醫的人,有時也會拿生薑、大棗等平常食物當藥引子。在民間服藥時常有老年病人問及服此藥用什麼藥引子呢?當地民間醫生如何對待呢,有的就寫在方子上了,如補養方劑,就寫生薑三片、大棗四枚為引;如需要溫經通絡,調和營衛,則用桂枝、白芍各10克為引;如果病人需要利尿時,常寫燈芯一紮、竹葉6克為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並有時告訴病人,加一些某種農產品,如秫米、赤小豆、黑大豆、綠豆、黃酒、米醋等。有時告訴病人服此藥要兌小兒尿,即童便,取4歲以內、男孩、體壯的晨起第一次尿,去頭尾,取中間部分為引,大致用於脫力勞傷,實火,可能用於止血。中醫為什麼要用藥引子?它對治病有什麼作用?又該如何使用呢?關註郭力微信號「郭力話健康」健康快樂每一天!
一、藥引子的由來
俗話說:「藥無引使,則不達病所。」藥引子亦稱引經藥、引藥,主要是指能引導處方中的諸藥集中於某一部位或臟腑,達病所,使之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的藥物。
具體來說,藥引子主要有以下功效:
增強藥物療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藥湯劑,常放入大棗;產後淤血多、乳汁少等,常會用到生化顆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紅糖送服,以增強補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直達病處。中醫認為,鹽味鹹,可引藥入腎,作為藥引能幫助藥物直達病變處,更好地發揮補腎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等,最好用淡鹽水送服。
緩解「毒性」。清熱解毒藥藥性寒涼容易傷胃,含貝殼礦石類的中藥較難消化,都需要用米湯送服,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固護胃氣。應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藥物時,常常用紅棗做藥引,緩解毒性。
二、常見藥引子的用法用量
常用於送服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藥,如通宣理瞵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亦或是中藥湯劑。一般用生薑3、5片。水煎取汁,溫熱送服中藥即可。
主要指粳米湯或糯米湯,能保護胃氣,減少苦寒藥對胃腸的損傷。常用於送服寒性較重的中藥湯劑或中成藥,如三黃瀉心湯、牛黃清胃丸等。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適量熬成稀粥,取上層湯汁,趁溫熱送服藥物即可。
常用於送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中藥,如百合固金丸、養陰清肺丸、麻仁潤腸丸等,一般用棗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沖入溫水300毫升,送服藥物即可。另外,蜂蜜還能減少中藥苦味,使中藥更好入口。
常用於送服益脾胃、養心安神的中藥,如人參健脾丸、歸脾丸、香砂養胃丸等。一般用大棗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藥物即可。
常用於送服補腎藥,如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等。一般取食鹽1~2克,加溫水300毫升左右,溶於水後送服藥物。
常用於送服治風寒感冒、鼻炎,痘疹類病的藥物。多以大蔥白1~2段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藥物,或入湯劑同煎。
常用於送服清熱利尿的中成藥,如導赤丸、萆分清丸等。一般取竹葉6克,加水煎煮取汁,待溫送服藥物。
郭力微信公眾號:guolijiankang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