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孩子還小不是擋箭牌,教育孩子要掌握方法,應遵循「漏鬥法則」
月月媽媽周末帶著孩子去商場逛街,月月媽媽知道孩子喜歡玩具與糖果,她教育孩子,想要什麼就應該和媽媽講,如果要求合理的話,媽媽會答應月月的要求,給月月買想要的玩具或者是糖果,絕對不能偷偷拿走。
…
隨後她們二人來到商場,月月一下子就被好看的玩具與甜美的糖果吸引了,好幾次都想拿糖果來吃,但是以想起媽媽的話就收回了手,媽媽看到月月這樣的乖巧,就買了兩顆糖果獎勵她。正當母女享受親子共處的時候,月月發現旁邊的一個小男生正在偷偷的拿糖果,月月大聲地出言制止這個男生,這時的月月媽媽正在櫃臺前結帳,讓孩子自己去玩耍一會,沒有在孩子的身邊。男生因為偷糖不成反被月月制止而惱羞成怒,還順手推了月月一把。就因為這一推導致了月月不慎摔傷,男孩子的媽媽還想用”孩子還小,懂什麼?”來搪塞過去。
…
但是月月委屈的哭聲引來了更多人的關註,商場的人也被引了過來,最後男孩的家長因為自己理虧,沒有辦法就只好付了買糖果的錢並且和月月誠懇的道歉,道完歉之後帶著孩子離開。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面都會陷入困境,有的人認為小孩子太小了,說話也聽不懂,於是就沒有底線的縱容孩子隨意胡鬧,從而釀成大禍。從新聞報導都多多少少都有聽過親子矛盾升級造成的傷人事件,或者是有管教不佳的孩子傷人。如果我們往下稍微進行深入調查就會發現,這些孩子他們要麼有著悲慘的童年,要麼在年幼時期受到了不正確的教育。
…
愛孩子就不能過分放縱孩子,做父母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情感。
1、表面和睦的家庭關係內在的問題。
小孩不懂得感謝也不懂事,不能拿孩子孩子還小來當疏於管教的借口,從而放縱孩子任由他們索取,這樣就會讓孩子養成非常不好的思維定勢。認為他人對自己所有的好都是理所當然,從而不知道感謝,這樣的做法顯然都是錯誤的,被不知道感恩為何物的孩子沒有止境的索取,看起來親子感情十分溫馨,但實際上不過是都在給孩子的溺愛而已。
當然也存在著家長剝奪孩子選擇權利,將事事都安排妥當,不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餘地,從而忽略的孩子的感情與自主權,這樣難免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想法,變得對家長言聽計從,家長感覺自己的孩子非常聽話,實則孩子早就沒有了自己的想法,成了家長的傀儡。
…
2、孩子內心產生缺陷,嚴重影響人際交際
叛逆的孩子目中無人,對待他人都非常沒有禮貌,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性格肯定會遭人討厭,沒有人會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就會導致孩子在社交時產生負面的影響,漸漸就會讓其他人疏遠他們。從而沒有朋友,孤零零的一個人,無法成功的融入其他的團體。沒有與外界他人的接觸就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觀念,從而按照自己的思維定勢去思考,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3、情感需求不能被滿足,孩子尋求刺激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隻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覺得孩子還小,哪兒懂得什麼情感?這樣就會導致孩子情感的缺失,讓孩子自發的去尋求外部的刺激來滿足自己對於情感的需求。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往往會做出些出格的事情。也有一部分家長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傾註在孩子身上,導致對孩子過度關註,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父母越管,孩子感覺到就越壓迫,親子矛盾頻發,最後讓孩子疏遠父母。
那麼家長應該用什麼方式來教育孩子呢?”漏鬥法則”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遵循的教育理念。
…
什麼是漏鬥法則呢?想必漏鬥大家都有見過,我們用的漏鬥都是用大口進小口出,來做到引流或者時過濾的作用。但是教育孩子的”漏鬥法則”則是反過來,要家長教育孩子時在小時候做到嚴格管理,一邊慢慢成長一邊慢慢放松。
教育孩子最關鍵的就是幼兒時期,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進行相對嚴格的管教,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孩子形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是為了給孩子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漸漸放松對孩子的管束管教,讓他們自己學會獨立,給孩子更加放松的環境,擁有自己獨立判斷與選擇的能力。
…
家長要注意教育規則應該與孩子成長的年齡階段相適應
“漏鬥法則”的規則就是要讓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根據年齡的變化來改變教育方式。孩子不同的年齡段要有與之對應的教育規則。
對待3歲以前的嬰幼兒時,家長通過共情與認可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引導孩子讓他們理解,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培養孩子的是非能力。小孩的是非辨別能力都是從家長的教育得來,家長應該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進行相對緊的教育,發展孩子的感知能力。
…
對待4歲到10歲的孩子時,家長應該從自身作則,身體力行的為孩子做好榜樣,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能盲目的管教,也不能無止境的放縱。也不能認為有”孩子現在還小,長大了就會懂”這類的想法。對孩子賞罰分明,好的就應該認可,壞的就應該得到教育。
等孩子到11歲之後時,這個時候孩子的三觀與思想逐漸轉變為成熟,逐步擺脫曾經稚嫩的自己,這個時候的家長就應該給孩子更加自由的空間,對孩子的管教放松。隻對孩子的選擇進行引導,不再在一些小事長進行過多的干擾。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運用”漏鬥法則”呢?
…
1、要建立情感的連接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不是撒手不管
孩子之所以可以無憂無慮的成長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是因為孩子在一個非常有愛的環境中成長,家長將愛傾註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懂得愛家人與愛自己。建立親子之間親密無間的情感紐帶,讓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變得溫暖,給孩子情感上的滿足,讓他們可以快樂的成長。
…
2、是非分明,家長強化教育的反饋
孩子在做錯了事的時候,家長應該迅速的指出孩子的錯誤,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建立孩子的是非觀念,如果家長會對孩子的行為沒有原則的放縱就會讓孩子沒有規矩。等家長髮現了問題再出來約束孩子時,就會發現孩子已經無法進行管束,因為在孩子的想法中,自己根本就沒有做錯。
…
3、自由不是放縱,要從小培養是非觀念
現在很多的孩子不懂事,也沒有規矩。一個小孩喜歡隨地亂扔垃圾,因為他在家隨地亂扔垃圾也沒有人管,家長也只是在孩子扔完垃圾之後將房間收拾乾淨,然後到了室外的公共場所也依舊不知規矩的亂扔垃圾,有人出言制止卻被這個亂扔垃圾的小孩強烈反抗,因為他分不清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長期沒有家長的管教,導致孩子我行我素沒有正確與錯誤的觀念。
教育孩子是一個大學問,家長教育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與時俱進,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只有一次的過程,希望這些小建議能給家長一些體會,能幫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孩子還小不是擋箭牌,教育孩子要掌握方法,應該遵循「漏鬥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