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親子 第1張

媽媽去幼兒園接兒子,兒子悶悶不樂。媽媽就和顏悅色:「跟媽媽說說怎麼了?我們不是好朋友嗎?

孩子小心翼翼地跟媽媽說了。媽媽當時沒表態,但回到家里,把鑰匙往桌上一扔,就開始對孩子爸爸「告狀」:

「你兒子今天又遲到了,你看怎麼辦吧!」

「他今天又打了別的小朋友,我上次說他也不聽!」⋯⋯

聽同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我真想替這孩子反駁他媽媽:朋友就是拿來出賣的嗎!前腳裝模作樣跟孩子交朋友,後腳就把孩子推上「審判台」,你讓孩子以後怎麼相信朋友?怎麼相信自己的親媽!

父母就是父母不可能跟孩子做朋友

父母就是父母,何必標榜要與孩子做朋友呢?

原因是我們的父輩,教育孩子的做法相對粗暴。孩子犯了錯,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更粗暴的甚至會對孩子拳腳相加。

於是,教育專家們開始呼籲「要跟孩子做朋友」「要平等對待孩子,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在輿論的推動下,家長們開始把「我跟孩子是朋友」作為形容親子關係足夠親密的一個標籤,似乎不能跟孩子做朋友,就不是好父母。

但是,父母真的能跟孩子做成真朋友嗎?當然不能

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親子 第2張圖源:pexels

有位網友的話很逗:朋友之間是平等的,可是孩子是你生的,至少你希望老了他孝敬你。可是朋友,做不到啊……

台灣腦科學家洪蘭也曾說,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這是一種很錯誤的觀念。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是孩子的監護人,不是他的朋友。

跟孩子做朋友?他可能並不買帳

實踐表明,父母把一個孩子,甚至 10 多歲的少年,當朋友對待都很不明智。

有研究指出,很多父母會把孩子當成朋友來傾訴,然而,傾訴中的負面感受卻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擾

比如,有研究人員採訪了離異家庭的青春期女兒,結果發現,那些離異的媽媽經常會跟孩子談論以下問題,這些問題讓孩子們飽受困擾(Koerner et al., 2002)。

  • 談論財務問題。比如,這個月的房租/你上補習班的錢還沒著落。

  • 就業問題。比如,我這個年紀,出去找份工作好難,在職場上壓力很大。

  • 個人問題。比如,我最近總是失眠;我一個人帶著你很不容易。

  • 對前夫的負面感受。比如,你那個爹,從來不為別人著想。

因為聽著媽媽的傾訴,孩子們很想幫忙,但又無能為力。一個孩子說:「童年,甚至青春期的我,時刻被無助感籠罩著。幫不上媽媽,我經常痛恨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拖累……」

父母像對待朋友那樣,跟孩子無話不談,尤其是談論負面感受的時候,會給孩子造成生活無人負責,沒人兜底的感覺。在需要依戀的年紀,這種感覺會給孩子帶來深深的不安全感

相關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父母跟孩子之間的「友誼」會帶來很多問題。如果你試圖像對待成人那樣,把孩子當成一個「情感宣泄」的出口,對孩子倒苦水,想讓孩子把你當朋友。

結果是孩子變成了你的情緒垃圾桶,他跟你一起痛苦,結果卻並沒有讓親子關係更緊密(Koerner et al., 2002)。

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親子 第3張圖源:pexels

「朋友」不應是對父母職責的一種描述,至少在孩子小時候,甚至在孩子青少年時期,這樣界定與孩子相處的方式都不妥當。

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在他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期間,孩子需要的是有力量的父母,需要爸爸堅實的臂膀,需要媽媽悉心的呵護,對於朋友,孩子在早年的需求真的沒有那麼強烈。

一兩歲的孩子,即便你有意安排他跟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們基本也是各玩各的,彼此基本不溝通。

跟孩子做朋友?父母別給自己挖坑了

有一本書叫《The Narcissism Epidemic》(《自戀流行病》),作者指出,當父母需要糾正孩子的問題行為時,那些平時在孩子面前自詡為「哥兒們」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很難執行規則和標準

而很多親子關係的衝突,都源於「沒有規則」,或者在朋友式的親子關係下,規則無法執行。

  • 說好了看完一集動畫就睡覺,可是看完一集孩子還想看,他開始央求,開始討價還價,作為朋友,你能不同意?

  • 說好了自己收拾玩具,可是孩子故意跟你撒嬌,讓你幫他收拾,作為朋友,你能不幫忙?

⋯⋯

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很多,你心軟一次,妥協一次,規則和標準就被打開了缺口,再想收緊可能就會比較困難。

研究表明,愛和管教,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放任,會影響孩子自控力的發展。

例如,有一項對非洲裔美國青少年展開的研究,要求孩子們考慮一系列假設的情況,包括對父母的失望和親子衝突。結果發現,父母對孩子越縱容,孩子面對衝突的反應越激烈(Miller, 2002)。

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親子 第4張圖源:pexels

所以,跟孩子做朋友,到最後,很可能是:朋友沒做成,規矩也沒立下,兩頭都沒顧住。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要做的是承擔起責任,成為孩子的領路人。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都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孩子,我不是你的朋友,在你成年之前,我是你的父親/母親。

拋棄跟孩子做朋友的念頭吧

既然孩子不需要父母朋友,做父母的何必一廂情願?何不善用父母的權威,從小給孩子定規矩,讓他明確界限?這樣既能防止孩子誤入歧途,還能減少親子衝突。

❶ 跟孩子約定規矩

一般情況下,孩子都傾向於按既定規矩行事。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把那些讓你頭疼的瑣事,比如糾正孩子睡覺困難的問題,可以提前定下儀式化的規矩。

小 愛說

爸爸媽媽們,你與孩子關係如何?有想要跟孩子做朋友嗎?

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精彩文章請戳:

👉孩子受欺負心疼,孩子欺負人心煩?這里有一個充滿笑聲的解決方案

👉孩子聰不聰明,看他說的謊就知道了

👉培養數學學霸,這幾個分齡建議你一定要收好

親愛的爸爸媽媽,9 月大咖講座已更新。本期,愛貝睿邀請了中山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中山大學心理系老師程樂華跟大家分享:看清情緒的流動,提升家庭關係與孩子的適應能力。從更深層次了解情緒,讓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處理幼兒園或學校里的社交衝突。(登錄未來腦計劃APP立即收聽,VIP 免費喲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開學季 VIP 年卡特惠購活動。成為未來腦計劃 3 年會員,平日價 1464 元,今日搶購到手價 1118 元,還能獲贈 12 期大咖講座基礎上,再享 4 期大咖講座、價值 129 元的精品課程和價值 108 元的愛貝睿認知啟蒙早教盒子《動物王國》

掃描二維碼,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優惠方案▼ ▼ ▼

當心,有一種自戀流行病叫:跟孩子做朋友 親子 第5張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細的活動優惠!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