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母親大學
點擊關註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母親大學」找到了力量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過: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它不僅影響著孩子的工作、學業,甚至一輩子的情感生活。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有時父母責怪孩子不努力,但卻常常忘記了去反思自己的教育。
想給他們最好的愛,卻在操之過急的行為下,變成了孩子巨大的壓力。
有時父母想為孩子計之深遠,但實際上卻是在不知不覺「蛀空」他們的未來,具體的表現有這以下3點。
01
哭窮的父母,是孩子自卑的根源
有沒有發現《安家》前十幾集中,房似錦幾乎都沒有怎麼笑過?
她拼命工作,拼命賺錢,其實就是因為她覺得只有賺越來越多的錢,才會有安全感。
《人民的名義》中,受賄兩億多的一冰箱滿滿人民幣的趙處長說:
「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為什麼有的人你們家裡條件很好,但還是天天累死累活地拼命賺錢?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一次又一次拒絕他心儀的對象?
為什麼有的孩子覺得自己就是父母的累贅,甚至不應該降臨在這個世界上?
因為他們從小被灌輸的家庭觀念就是:
「我家裡窮,我給父母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我花的每一分錢都充滿了深深的負罪感,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我不配。」
當父母把對生活的無力感,對貧窮的恐懼感,通過訴苦和抱怨的形式,在孩子面前展露無遺時,也會使孩子內心變得匱乏和無力。
更可怕的是,一旦這樣的思想成型,他們就會更多專註於自己手中的已得利益,從來不敢想未來的長遠發展,結果終其一生湊數其間。
我有個朋友,因為不想再欠父母任何東西,所以他放棄了考研,想讓自己早一點經濟獨立。
最近又聽說他放棄了單位提供的出國深造的機會,因為想要拼命加班,努力賺錢。
當初和他一起進公司的人,如今都已經有了一官半職,房子車子齊全,而他仍然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職員,和別人一起合租著一間小公寓。
埃德加布萊索說:「一個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做一個窮人,他一輩子都是會是個窮人。」
可能有的人努力賺錢,擁有了百萬身家財產。
但那種「窮人思維」,卻一直根深蒂固在他心裡,除了為錢奔波,一生都得不到快樂。
也許最初父母哭窮的目的,只是為了告訴孩子自己的艱辛,想讓孩子更聽話更懂事,但其實,很多父母從來都忽略了孩子的無奈。
本來出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不由得孩子自己選擇,你的付出和辛苦,也都不是孩子要求你做的。
可是哭窮的父母讓他們壓抑自己的物質需求,背負著本來不是他們的責任,不僅得不到任何的理解,還要被迫學會感恩。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寫道:「愛只會導致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如果說打罵傷在了孩子的身上,那麼父母哭窮,就是在孩子心裡烙下永遠的傷疤。
倘若一開始就被否定了美好人生的可能,再辛苦再累,都不會有生命的意義。
02
喜歡攀比的父母,讓孩子不堪重負
《少年派》中的王勝男,總是喜歡將自己的女兒林妙妙和品學兼優的鄰居錢三一進行比較。
將自己的面子和虛榮心都寄托在孩子成就上,一旦成就下滑,不問原因,就是一頓罵。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
我聽XX的媽媽說,孩子又考了第一,你怎麼不和別人學習學習?
你看看人家XX,每天幫大人做家務,成就又好,再看看你……
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說:「如果對方只求滿足一己之需,而完全忽略你的時候,就已經面臨著情感勒索的窘境了。」
其實父母在將自家孩子和別人作比較時,重心就已不在孩子本身的發展了,而是在比較孩子創造的價值。
並非不應該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但有些父母在將孩子「物化」時,卻非要美其名曰,為孩子的未來憂慮。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太多了,有的孩子甚至出生就超過了別人奮鬥一輩子的成績。
鍥而不舍的比較,究竟是孩子的不足,還是大人的貪心和虛榮?
之前熱播的電影《起跑線》,講述的是印度一對有錢的夫婦,為了讓孩子上當地最好的貴族學校,想盡了一切辦法。然而,整部電影,最讓人深刻的,是父母的虛榮心。
用孩子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焦慮和自卑,常常是父母愛攀比的根源。
這樣的父母,更多是自己童年時,有未被彌補的缺憾,所以想將自己沒有機會實現的願望,轉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對孩子有期待再正常不過的,但如果隻一味和更好的比較,就會忽視孩子的進步和成長。
孩子長久得不到肯定和讚揚,就會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進而喪失信心,開始頹廢。
心理學專家珍尼佛曾通過研究,指出孩子自信的來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愛和接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並擁有更多積極的情緒和行為。
泰國短片《每天努力一點點》中,一個原本不具備足球潛力的孩子,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足球員。
這除了是他辛勤和努力練習的結果,還有母親在背後的鼓勵:
「孩子你很努力」「再努力一點點」「努力超過你前面那一個人就好」「努力超越自己一點就好」……
這一聲聲的鼓勵,不僅僅是給孩子的勇氣去面對風雨,更是給孩子信心去抵抗風雨。
03
認命的父母,磨滅孩子的奇跡
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從他們的7歲拍到56歲。
半個多世紀的追蹤,殘酷解釋了階層壁壘有多災打破:
從小看《金融時報》的富裕家庭的孩子,成長後依然會走上精英之路,壟斷社會上的優質資源,貧窮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覆轍,為活下去竭盡全力。
有一句話說:「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一生。」
其實,父母的格局,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從小到大,一定多多少少聽過類似這樣的話:
「學畫畫可以當飯吃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我們跟別人家沒法比。」
「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嫁個好人,你讀再多的書,還是要嫁人!」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考試,就覺得可怕。」
之前有一部名叫《出·路》的紀錄片,其中一名主人公,是來自甘肅白銀市會寧縣的馬百娟。
「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這是影片一開頭,女孩的父親說的。
馬百娟很小就開始幫家裡分擔各種事物,直到10歲才被允許上學,然而三年後,她就輟了學。
在外打拼幾年無果,最終無可奈何回到家鄉,年僅16歲,就嫁給了自己的表哥。
「除了嫁人,再沒有別的出路。」父親談到她的未來,她在一旁沉默。
在農村,很多人認為女孩子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反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不能為父母養老送終。
可同樣是在這種封建思想環境下的人,紅河縣駕車鄉牛威村的李安周和妻子,還是堅持送3個孩子讀書,哪怕四處借債,長年在外打零工。
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2016年9月,放下思想包袱的大女兒李飛花考取德宏師專。二女兒在2019年,以526分被楚雄師范學院錄取,圓了大學夢。
「再窮也要供孩子們上學」,這個哈尼漢子的堅持改變了全家人的人生。
《什麼是教育》的書中有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動搖一棵樹,一朵雲推進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在這個各種社會資源逐漸趨於壟斷的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不是一個定理,而是一個魔咒,深深地禁錮著一些「命運的軟弱者」。
更多時候,扼殺奇跡的不是殘酷的現實,而是被現實壓垮的信念。
04
教育孩子,也是在讓父母成長
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查驗自己的人格。」
深以為然。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是作畫的人;孩子更是一面鏡子,照見父母的人生格局和思想境界。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出現問題,請先反思自己。
成就和分數固然重要,金錢和價值也很重要,但如果孩子的心靈都是殘缺的,無論這些身外之物再多,他們的內心終究有一個要用一生去填補的大洞。
這正如育兒專家阿黛爾·法伯所說:
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實的人,比讓他繼續當「媽媽的乖孩子」來得重要。
不錯的。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愛的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在陪伴孩子長大時,自己也不斷成長。
看都看完了
點個在看再走吧👍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