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01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業最繁榮的時期。

螢幕上的香港,高樓大廈林立、生活紙醉金迷、俊男美女雲集,令無數人心馳向往。

但光鮮背後總會有陰影,天堂裡也會有地獄。轉過香港的陽面,你就會看到藏在角落裡的不為人知的香港陰面。

電影《籠民》就把那個天堂裡的地獄展現得一覽無餘。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張

這部電影由張之亮導演,黃家駒,泰迪羅賓等主演,題材劍走偏鋒,可以說冷門到一定境界。

但是卻橫掃了香港金像獎,一舉拿下1993年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

要知道,當年一同被提名的都是一些響當當的作品:劉鎮偉執導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張曼玉的《阮玲玉》;李連傑《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周星馳、張敏主演的《武狀元蘇乞兒》

有網友甚至評價這部電影是香港影史前十的佳作。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2張

然而當年這部電影因為用語粗俗被列入三 級片的行列,可如果當初真的為了附和電影分級而改寫臺詞的話,那麼《籠民》也將失去它獨特的色彩。

本就是一群被生活逼到地獄的人,又怎麼能要求他們的話語之間透出紳士的味道呢?

02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已是寸土寸金,無數人帶著發財的夢想前去,卻很快就要學著面對現實。

一些社會底層人群承受不起高昂的房價,又需要一處安身之所,「籠屋」便應運而生。

在許多老式樓房裡,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床位,每個床位被鐵絲網團團圍住,劃分開來,猶如一個個籠子,「籠子」裡除了床鋪外,還堆放著各種生活用品。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3張

每個這樣的兩平米,都被叫做一個籠屋,每一個住在裡面的人,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籠民。

所以一個人必需的生活空間有多大?一棟房子,一個屋子,還是一張床?

其實只要兩平米。

影片中籠屋所在地,有個相當高大上的名稱:華廈男子公寓。

華麗的名稱下,其實就是老鼠洞一般的貧民窟,裡面住著的,也都是繁華都市中的老弱貧苦。

籠屋的管理者肥公,多年來一直獨自照顧著自己的傻兒子;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4張

脾氣暴躁但講義氣的修補匠,單身多年,每天為生計奔波忙碌。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5張

尖嘴猴腮的唐三兒,常年領著一隻猴子賣餅謀生;最大毛病就是愛占小便宜,就連鄰居用來逮老鼠的麵包都會偷吃。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6張

吝嗇的老頭陳十一,大家都叫他711,開著籠屋小賣部,幾十年沒出過籠子。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7張

老實善良的大媽跟711是鄰居,也是雇傭關係。

給711打工三十多年,負責每天進出貨,照顧711的生活起居,薪水是兩罐午餐肉。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8張

各色人等簇擁在這個棺材板一樣的狹小空間,苦中做樂,過一日,算一日。

他們就像螻蟻一般,在高樓林立的香港找尋著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黃家駒飾演的小混混毛仔也是籠民之一,蹲過5年監獄,叛逆、沖突、唯利,卻有情有義。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9張

刑滿釋放後的阿毛雖然已經改邪歸正但是他卻不願意和自己的警察爸爸住在一起。於是朋友們介紹他來到籠屋暫時住些日子。很快,他就和這群籠民打成一片。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0張

黃家駒在《籠民》中的表現不似他在舞臺上那般驚艷,但也並不違和。他是籠屋裡的參與者、推進者,更是一個旁觀者。他沒有其他人的那種深深的焦慮和絕望,因為他是有家的。

導演張之亮說之所以選擇黃家駒是覺得:「想找一個在逆境中成長,在混沌中找到自己理想,叛逆但是給人好感的年輕人。

《籠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黃家駒,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香港。

03

一處破屋,布滿鐵網,一群籠民,萬千眾生相。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記錄的都是這群被時代拋棄的籠民們的生活點滴。裡面沒有高大全的輝煌形象,也沒有猥瑣至極的負面典型,每個人都有缺點,但也不乏閃光點。

小市民的冷漠自私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把自己關在狹小的床上,畏懼外界畏懼改變,對偷盜深惡痛絕,對明天充滿恐慌。

底層人民的溫情義氣也無處不在。湊份子給不幸猝死的鄰居過頭七,竭力幫助九十九歲老人生活,盡可能微笑著問候每一個早晨。

幾十個籠民就在這樣一間籠屋裡艱難得生活著,雖然條件惡劣,但也算相安無事。

但是政 府一紙拆遷令,瞬間打破了籠屋內短暫的和諧。

為了動員釘子戶們搬遷,他們也是想盡了辦法。

兩位議員為了「體察民情」,真的搬住到籠屋中住了三天。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1張

這樣不僅能搏取籠民的信任,更能搏得記者的眼球。

議員甚至且用金錢誘惑阿毛,希望他能蠱惑籠民們同意搬遷。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2張

毛仔成了某位議員的利用工具,為他騙來了大多數籠民自願搬離的簽名。

當毛仔得知自己被騙後,不想成為罪人,又想幫大家夥偷回簽名名單。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3張

盡管籠民們又能多在籠屋中茍延殘喘幾天,但是卻依然無法更改籠屋被強拆的命運。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4張

一如你所了解的強拆:破門、驅人、強拆一氣呵成。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5張

手無縛雞之力的籠民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住所被毀,卻沒有任何辦法。

籠屋還是被強拆了,畫面中一臺廢墟裡的電視機正在直播這場暴力拆遷,閃過一個又一個被迫離開的籠民,一個又一個被抬出的籠子,和那些把自己鎖在籠子內的籠民。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6張

不久之前,他們還在這裡歡度中秋佳節。轉眼之間,一切都已成空。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7張

仿佛籠民的時代結束了

最後的最後,鏡頭定格在了一間動物園裡,每種動物都被關在自己的籠子裡,籠外是正在打掃的飼養員。轉過身來,飼養員正是毛仔。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8張

順著毛仔的視線望過去,籠子對面是多年後的太子森和兩位昔日的籠屋老人。四人隔著籠子對望,相視而笑,電影終結。兜兜轉轉,唯有一聲,「無言的結局」。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19張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20張

不知他們是否想起了當年也在籠中的自己?

影片最後的結尾確實有些倉促,導演並沒有去過度批判拆遷方的暴力,也完全沒有展現拆遷後的滿目瘡痍和籠民們流離失所的悲劇命運,只是平實得記錄了這樣一段真實的過往。

這部電影,就像是很久很久的生活,眾多的人物依次登場,甚至找不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他們在一起,便是籠民這個群體。

整部電影少了戲劇性,多了紀實性,比起電影藝術,更像是一幅寫實的畫卷,赤裸且直白地描繪了一種狀態,一段歷史的縮影。

猶記得毛仔憤怒之時所喊出的那句話:「你們每個人都只顧自己,要出力的時候又依賴別人。」放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年輕人身上,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21張

黃家駒遺作 | 一群老戲骨,拍出了香港繁榮背後地獄般的生活真相 娛樂 第22張

題外話:

一群老戲骨,之所以會拍這樣的一部戲,本就是香港演員的社會責任感。

這是他們為解決事情,所做出的努力,是香港的人道主義。

反觀如今那些口口聲聲「自由」的無良藝人和所謂「廢青」們的無恥zg行徑,不禁令人唏噓、唾棄。

它們就是不願承認,它們鼠目寸光,盲目跟風,它們最終也只是「炮灰」罷了。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讚和關註的你。

點擊閱讀往期精選文章:

[db:标题1]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