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董明珠開「微店」啦
5月20日,隨著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一篇《董明珠開了微店,里面大有玄機》的推廣文章發布,「董明珠開微店」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
為了給格力微店打廣告,董明珠也是拼了,不僅親自代言,製作了萌萌噠的卡通形象,拍攝了短片,還下場開了一家名為「董明珠的店」的微店。
董明珠表示,希望格力9萬員工人人開店,讓員工可以親身感受、了解到消費者更高的需求,增強與消費者的凝聚。
別看董明珠如今大張旗鼓地要求全員開網店,實際上,在2016年,她曾公開反對開網店,甚至宣稱,
「90後不願意去實體經濟里工作,在家里開個網店,一個月賺一兩千不用受約束,不用打考勤,這一代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的是有隱患的,不僅僅是網店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衝擊,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衝擊。」
可見當初董明珠對電商是多麼的排斥。
然而,僅僅過了兩年,董明珠對電商的看法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那麼,董明珠為什麼對電商「繳械投降」呢?
28天銷售額459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微店」非彼微店。
董明珠的微店既不是開在微店的APP上,也不是開在微信的小程序店鋪上,而是開在由格力自建的電商平台「格力分銷商城」上。在該商城上,格力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專屬二維碼,這樣便可做到全員銷售。
據了解,格力「全員銷售」活動早在2019年2月2日就已經啟動了。在整個28天的春節期間,格力微店全員銷售額達到了4592萬元,其中董明珠一個人就貢獻了近200萬。
商人重利,即使身為實體經濟的「代言人」,董明珠也不得不向電商「投降」,於是,就發生了上面的這一幕。
不僅如此,董明珠還表示,考慮安排100個員工回家鄉開辦微店,利用互聯網工具,自媒體社交平台,做到微店的開業。
不是說90後在家開網店對國家有隱患嗎,怎麼如今號召員工回家開網店了?
這臉打得那叫一個響啊!
事實上,不止董明珠,就連娃哈哈宗慶後、紅星美凱龍車建新等曾經視電商、視馬雲為「仇人」的實體經濟大佬也紛紛「倒戈」,擁抱電商,擁抱新零售。
這是大勢所趨,沒有人可以阻擋,不過董明珠如此大動旗鼓,還有另一番私心。
2018年,董明珠曾在股東大會定下目標:到2023年,格力電器營收要達到6000億元。根據格力電器剛剛發布的業績預告,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2000.24億元。
如今距離2023年還剩5年時間,想要在5年時間做到總營收300%的增長,董明珠的壓力是相當大的。因此,春節期間創造了28天銷售額4592萬元的格力分銷商城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那麼,全員開店真的能幫格力做到這個目標嗎?
格力的隱憂
2018年,格力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營收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做到歸母淨利潤262.03億元,同比上漲16.97%。
而同期小米的營收為1749億,比格力少了近250億元,一時間「雷軍輸給董明珠」、「互聯網輸給實體經濟」的言論甚囂塵上,格力的聲望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然而到了2019年,格力營收增速突然大幅下滑。財報顯示,一季度格力做到營收405.48億元,同比增長僅2.49%,而2018年四季度則增長32%。
中國銀河國際認為,格力營收增長放緩,「是由於2018年下半年填補銷售管道後管道庫存水平較高所致」。事實上,當格力2018年財報出來時,2000.24億元的營收堪堪達到董明珠2000億營收的要求,當時業內人士就有分析,是通過「強大的壓庫存方式」做到。
雖然格力對此予以否認,但是在過去很多年中,格力產品銷售絕大部分依賴於線下實體店,線上銷售在主流家電企業中占比較低,實體店高庫存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而從空調行業整體來看,2018年國內家用空調零售市場增長僅為個位數,2017年是雙位數,這意味著整個行業已經趨於飽和,或者說傳統管道已經飽和,電商和三四級市場是未來空調行業增長的主要引擎。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董明珠會要求格力全員開網店,而且讓員工回老家開網店了。
但是,對於一向實體店的格力來說,想要做到線下線上融合,一定程度上會損害經銷商的利益,這可能會阻礙格力的改革。
另一方面,對比互聯網出身的奧克斯空調和互聯網比例較高的美的來說,以劉峰親自體驗格力微店的經驗來說,競爭力比較弱。
第一,該微店只能通過掃描員工分享的二維碼進入,無論是微信搜尋還是小程序搜尋都不行。
第二,打開具體的產品詳情,用戶評價欄的菜單無法打開。
第三,沒有對接的客服。
第四,微店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在於社交分享,但是董明珠微店的產品,無論是分享給好友還是分享到朋友圈,效果都不大如人意。
格力微店的產品分享是這樣顯示的:格力分銷商城六個字,以及一個鏈接。
而微信微店產品分享,不僅會顯示產品的具體名稱,還會展示一張產品的主圖,如果分享到朋友圈,還會生成一張漂亮的海報。
再說了,就算體驗增強,也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適合賣產品,如今董明珠把銷售任務強加到每個員工身上,勢必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影響他的本職工作。
歷史上,還沒有哪家企業的業績是通過全員銷售來完成的。
作者: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