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1張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置頂」哦~點擊上方「竹兜育兒」→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好多媽媽聽別的家長說,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認字,否則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被甩在後面。帶著幾分著急,有些媽媽就在孩子3歲左右教孩子認字、寫字。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2張

妞妞媽就是其中一個,讓妞妞媽驕傲的是,妞妞用了1年時間就學會了500字,漢字也寫得有板有眼。到妞妞幼兒園結束,就已經學會了2000字,妞妞媽一度引以為傲。

後來妞妞上了一年級,幾乎每天回家都跟媽媽說老師教的字太簡單了,覺得上課很無聊,無論是小測試還是正式考試,妞妞都能得100分,被家里的親戚朋友稱為「神童」。老師經常會反映妞妞上課不專心。妞妞媽媽一度以為,只要孩子懂了,上課不認真也無所謂。

妞妞媽心里為當初讓妞妞認字的決定沾沾自喜,也認為孩子會乘風破浪一直成為尖子生。

但是當妞妞上了二年級後,情況急轉直下。妞妞學習開始感覺到吃力,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妞妞一下子從尖子生變成了普通生,孩子也漸漸變得內向,到了三年級,孩子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經常會跟媽媽發脾氣說不想上學。

妞妞媽疑惑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嗎?還是孩子天生就是笨?媽媽甚至還懷疑老師不喜歡妞妞,所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

有研究統計發現,在學齡前被強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會比學齡前未認字的孩子優秀,但到了小學二年級,這類早認字的孩子優勢不再明顯,他們在學校的表現會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學習態度卻比較被動,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到三年級後,這類孩子的表現更不如意。具體是如何演變的?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3張

01

一年級容易開小差

因為一年級學的大部分的字,孩子可能在學齡前已經學會了,老師教的字自己都認識,並且在一年級階段也能輕鬆拿滿分,所以這部分孩子往往更容易開小差、上課分神 。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是非常不利於學習的。

02

二年級遇到挫折容易氣餒

一年級時的尖子生,容易被一年級的成績所迷惑,以為學習就是如此簡單。因為習慣了不認真和不重視,到二年級會漸漸落後於其他孩子,遇到些小挫折就倍感壓力,更容易氣餒。

03

「三年級效應」

教育界上有種說法叫「三年級效應」,因為一二年級的重復學習,使得孩子上課走神,加上一二年級的基礎紮不好,也沒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到三年級學習新知識了,往往很難學好,學習成績也急劇下滑。在壓力和失望下,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的。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4張

認字不能搶時間

早在1968年,美國媽媽們就已經對不能讓孩子過早識字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這還得從一場官司說起。

內達華州一個幼兒園的老師薇拉小姐收到了法院的傳票。幼兒園里一個叫露絲的小女孩的媽媽,狀告薇拉小姐教會了自己只有三歲的女兒字母「o」,賠償她的女兒精神傷殘費 1000 美元。

精神傷殘費?

哦,no!

一聽到這里,很多媽媽肯定會覺得奇怪,這是多好的事啊,為什麼還要告狀?是不是這位媽媽神經了?要知道,在中國,一些家長接幼兒園的孩子回家時,差不多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又學了什麼字啊?」

似乎薇拉小姐比竇娥還冤,可案件的結果卻是露絲的媽媽贏了。露絲媽媽的理由是,薇拉小姐雖然教會了露絲認字母,但她卻剝奪了露絲的想像力。

如果不知道「o」是字母,露絲可以把它「o」說成太陽、蘋果、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可現在她只知道那是字母。

超前被強迫認字對孩子有危害

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說:「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閱讀障礙,還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前幾年,國內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教師通常培養不出好的子女?最詭異的是,那些優秀的高級教師,桃李滿天下,可自己的子女的成長狀態卻是一塌糊塗。

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最簡單的原因卻讓人震驚,那就是他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想要給孩子灌輸知識,讓孩子認字。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5張

智力受損

奧地利嚴禁孩子七歲前識字,他們的說法是過早地去啟蒙這些理性的和語言的結構實際上是讓兒童的智力受到了瓦解。

6歲前的幼兒還不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過早地強迫孩子認字,孩子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只會刻意記住了漢字的形狀和代表的事物。就如同飲食不當引起消化不良一樣,長期的被動吸收,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還由於孩子的左右腦未發育完全而被迫記憶,短時間內會表現出優勢,但長期下來智力會受到影響。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5張

破壞了孩子的創造力

過早地讓孩子認字,孩子由於長期的被動吸收知識,孩子的大腦就變成了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還由於信息不能被幼兒所消化,阻礙了孩子的思考和創造力。由於認字占據了大多數時間,孩子也沒足夠的時間玩耍和探索,他們的思維也漸漸被固化,不愛思考、沒有創造的欲望、對學習也提不上興趣。

孩子就像果樹,該幾年開花就幾年開花,該幾年結果就幾年結果,成熟都有一個過程。如果太過於刻意,無疑是「拔苗助長」、「竹籃打水」,暫時的優勢換來終生的厭倦,這樣的代價未免太大。

有個從小學開始就逃學的教師子女說:「我爸在我出生的時候就給我買了一個小黑板,我剛會說話他就把我按在黑板面前,讓我認識abcd。我爸寫的‘a’像極了隔壁麵包店里的甜甜圈,我就喊‘甜甜圈’,結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頓。然後我爸一遍遍在我耳邊說,這念‘啊,啊,啊,啊’,那天晚上,我做夢腦子里都是啊啊啊的慘叫聲……」

但是,最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自己有興趣,那麼就不該阻止孩子認字,因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另外,當孩子在街上看見一個孔雀雕塑,孩子會好奇地問大人那是什麼,然後孩子又會指著雕塑旁邊的牌子問,那是什麼,當大人告訴孩子那是「孔雀」二字,孩子可能會饒有興致地重復「孔雀」。這種興趣跟你指著書本上的字或圖片讓孩子重復讀、然後不斷抄寫是完全不一樣的。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7張

關注我們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8張

幼兒園為什麼不教孩子認字 親子 第9張

公眾號ID:zhudou0919

看竹兜育兒,做會育兒的媽媽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寶寶生病,醫生動輒說要輸液,父母如何權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