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合用5種藥物,不良反應或會增加50%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大陸老年人平均患有6種疾病,治療中常常多藥合用,包括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風險未知的中成藥,平均9.1種,多者達36種;50%的老年人同時服用3種藥物,25%服用4~6種藥物」,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李教授在《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新聞記者會上說道,「聯合用藥品種越多,不良藥物-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ADI)發生率越高。」

合用5種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增加50%

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教授介紹,「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特殊人群用藥指導叢書:老年人用藥指導》中指出,合用5種藥物可使不良反應風險增加50%,合用8種藥物增加100%!」老人多重用藥易產生不良反應,不僅與老年人機體器官、系統功能減退,對藥物反應的適應性和應變能力減弱有關,還與多藥合用會改變其藥理作用、毒性強度等相關。

多重用藥,不良反應嚴重

李教授解讀《共識》說道,常見的老人多重用藥出生的不良反應有消化道或顱內出血、低血糖昏迷、高血糖危象、嚴重低血壓、嚴重肝損害等。

降糖基礎藥物二甲雙胍與西咪替丁合用時,能減慢二甲雙胍的排泄,可能造成血藥濃度升高;

常用降壓藥物硝苯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與克拉黴素等CYP3A4強抑制劑合用,會顯著減慢這類藥物的代謝,從而增強降壓效果,可能導致嚴重低血壓;

常見的抗感染藥物頭孢菌素如果與乙醇(或含有乙醇的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合用則可能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北京安貞醫院藥事部主任醫師劉醫生建議,每一位中老年人都應該有一個用藥登記本,把自己正在使用的藥物名稱、使用量等都詳細記錄下來,就診時帶著這個本,告訴醫生正在使用的藥品,這樣也能讓醫生在開藥時避免藥物與藥物之間的副作用。

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教授表示,未來,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也將開展《共識》的宣講活動等,讓更多的臨床醫生對這個共識有很詳細的了解,讓患者、公眾了解老年人多重用藥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等。

老人多重用藥前,咨詢MTM門診

「北京有不少醫院都開設有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比如天壇醫院、佑安醫院、積水潭醫院等,凡是對用藥有疑問的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等慢性病患者,服用華法林、胺碘酮等特殊藥物的患者,使用胰島素筆等特殊裝置的患者,均可來門診咨詢專業藥師,讓他們給你專業指導。」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醫師趙醫生說。

患者在藥物治療管理(MTM)門診,可以得到五種幫助,即對長期服用五種以上藥物的患者進行藥物重整,對常見不良反應進行告知;由藥師對您長期用藥情況進行跟蹤記錄,並建立個人用藥檔案;由藥師對您進行專業的用藥安全教育,避免盲目服藥造成的藥源性損害;可以及時轉診到相關科室接受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