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則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近期在微信上被熱炒

很多自媒體發布或轉PO了

諸如「中國大媽吃垮豪華郵輪」等內容

一時間,郵輪退出中國市場的「黑鍋」

扣在了不文明出遊的「中國大媽」頭上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1張

這些文章專門搜羅了

中國遊客在郵輪上

哄搶自助餐、專湊免費熱鬧等例子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2張

《震驚!諾唯真退出中國市場》中的部分圖文

首篇爆款文提到:

中國遊客只浪費,不消費↓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3張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4張

對種種不文明的行為

提出批評是好事

說明大家已經有了正確的意識

不過那麼多退出中國的郵輪

都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嗎」?

其實,這兩年離開中國市場的

不僅是喜悅號

2017年04月,公主郵輪藍寶石公主號離開中國;2017年09月,皇家加勒比郵輪海洋水手號離開中國;2018年2月,歌詩達郵輪維多利亞號離開中國;2018年09月,公主郵輪盛世公主號離開中國;攜程和皇家加勒比合資的天海郵輪新世紀號也將於2018年秋天結束營業。

諾唯真喜悅號郵輪斥資數億美元,2017年6月底,進駐上海母港。根據諾唯真郵輪的宣傳,喜悅號是為中國遊客量身定制的。船身上繪有鳳凰和祥雲圖案,船艙內所有標識都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5張

然而就是這樣一艘

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郵輪

僅僅運行一年便宣布退出了

難道,真的是被中國大媽吃「走」的?

首先,來看諾唯真的回應

諾唯真美國總部回應:沒退出中國市場,2020年將有新船在中國服務,而喜悅號調離中國市場是為滿足其他市場的遊客需求。

事實上,作為郵輪的經營方在宣布該郵輪退出的聲明時,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因遊客原因導致退出的內容。

自媒體為博點擊

放大「中國大媽」現象

反而是朋友圈里大量自媒體和個人發表的內容,主動讓同胞背起黑鍋。在國慶假期等出遊的高峰期,這類關於國人出遊素質的熱門話題自然博取了大量關注和點擊,其中不少文章還因此獲得了嵌入廣告

「這幾年我坐過好幾艘郵輪了,的確有浪費和不文明的行為。」在北京從事醫護工作的王女士,已經乘坐過從天津、上海、三亞等不同港口出發的郵輪。她告訴記者,浪費食物、排隊插隊、不喜歡自費項目等情況的確在各個郵輪上都有,但是並沒有像網上傳的那麼普遍。

隨後,記者採訪了多位有過乘坐郵輪經歷的消費者,也得到了類似的回答。比如,很多朋友圈文章里提到的「中國大媽」在海鮮自助餐廳爭搶和浪費的情況,其實也只是有限的一批人集中在開餐前排隊爭搶,開餐一段時間後大家發現的確是無限量供應,爭搶情況也越來越少。

那麼,離開中國市場的

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巨頭紮堆,供大於求

從2006年開始,中國的郵輪行業一路高歌猛進,連續10年保持40~50%的高速增長。2016年,各郵輪公司旗下最大最新的豪華郵輪幾乎都已聚集在上海。2018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郵輪市場(第一名是美國)。

中國郵輪客源市場雖然巨大,卻也架不住世界大型郵輪公司短時間內的集中進入。上海、長三角地區的消費需求已無法滿足如此增長的郵輪供應量。

有個現象很有意思,2014—2015年,上海港出發郵輪的客人還以長三角地區為主,而2017—2018年,郵輪客人則多來自東北、新疆等地。

包船模式,低價競爭

上海出發的郵輪市場的分銷管道以包船模式為主,即一些旅行社將郵輪的艙位提前全部或部分買斷,參與產品開發與設計,然後由旅行社進行船票銷售。

包船模式最大的弊端便是造成低價競爭。當郵輪供給小於市場需求的時候,包船的旅行社有錢可賺。當郵輪供給大於市場需求的時候,難免會有一定的艙位賣不出去,這時,包船的旅行社就會進行甩單。

甩單就是降價銷售,對旅行社來說,能賺一點是一點,只要能把所有艙位全部銷售出去;對遊客來說,甩單就是撿了便宜,如果有尾單可以買,還去買正價艙位幹嘛呢?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6張

郵輪報價

前兩年,郵輪的價格戰可以說是毫無底線,郵輪產品的品質也就隨之下降。所謂的豪華郵輪5天吃住玩全包,只需兩千元,其產品質量也是可想而知了。

產品同質,購物雞肋

不同郵輪公司船上的住宿、餐飲、購物等差別其實並不大,除了娛樂設施設備有區別之外,差別主要在於航線不同。從上海出發的郵輪,航線一般都在4~6天,停靠點多是日本和韓國(薩德事件之前)的港口。岸上觀光也大同小異,產品同質化不可避免。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7張

日韓短途郵輪航線黃金三角區域

包船模式造成低價競爭,郵輪上的服務尤其是餐飲質量逐漸下降,為了彌補收入,岸上觀光減少、購物次數增加,郵輪業自然陷入惡性循環。

拿下中國市場還需真功夫

從實際乘坐過該郵輪的遊客反映來看,所謂的「中國化」並沒有真正摸準中國遊客的脈。

例如作為賣點之一的「更大的免稅店」,與其說是中國化不如說是商業化,且在電商跨境購、海外直郵甚至微商代購如此發達的今天,傳統的免稅店模式對於國內消費者無論是在價格還是服務方面,顯然都缺乏優勢和賣點。

而關於中國遊客只喜歡免費產品,不喜歡船上的二次消費的抱怨,也透露出經營方對於中國市場和消費習慣的「水土不服」。

中國郵輪市場前景可觀

一兩艘郵輪或一兩家公司離開中國市場均屬於正常商業行為。中國已在全球郵輪市場中位居第二,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在港口排名中也已進入世界前五。這樣的商機,哪家公司會忽視?

事實證明,國際各大郵輪公司接下來會將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2019年,皇家加勒比郵輪超量子系列的第一艘船——海洋光譜號,一下水就將直奔中國;歌詩達郵輪為中國量身打造的首艘Vista級郵輪——威尼斯號,將來到中國;2020年,地中海郵輪全新一代未來旗艦——榮耀號,也將進駐中國母港。

由這些例子可見,中國郵輪市場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只不過,需要政府部門、郵輪公司、各大旅行社思考的是:這一市場如何才能更好地健康、合理髮展?

所以,將素質本質化

一味將所有問題歸於

中國遊客、中國大媽

那些自媒體的居心

都體現在他們的流量和廣告上了


本文綜合自今晚報、觀察者網、梨視頻、新聞晨報等

相關作者:吳建等

微信編輯:奈米

大家都在看↓↓↓

「喂,進博會嗎?那輛會飛的汽車能賣給我嗎?」 對進博會還有多少問題,小觀幫你去問!

跨國戀上「美國大兵」,五旬女子轉帳120餘萬…上海警方每天要見面勸阻75名這樣的人

王寶強前經紀人宋喆一審被法院判刑6年!王寶強律師曬了張圖

這件事情沒做好,上海這些區長和幹部被通報!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8張

豪華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是被中國大媽吃垮的?呵呵,這鍋大媽不背 旅行 第9張

覺得文章不錯,那就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