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黑嘿
從先秦時期的古蜀國、巴國算起,到明末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為止,巴蜀地區先後建立起十幾個割據政權。
這些政權以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為基地,進可攻、退可守,然而其中絕大多數不但不能圖謀中原,而且往往「中道崩殂」,國運不超過五十年。原因何在?
離天堂太近,離核心太遠
漢中地區在元代才劃歸陜西,而它在地理、文化上更接近四川盆地,所以在沒有特指的情況下,文中的巴蜀主要包括四川和漢中。
巴蜀地區北有秦嶺天險,東以巫山、武陵山地為門戶,西南兩面背倚橫斷山脈,山川險阻,易守難攻,是歷代軍閥勢力割據稱雄的「風水寶地」。「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這是站在中原正統王朝的立場而言。
四川盆地
中原軍閥勢力幹戈紛紜之時,蜀地因偏居西南,遠離戰場,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蜀國的優點是閉塞,缺點是過於閉塞,巍峨險峻的秦嶺、大巴山難以逾越,七百裡三峽曲折綿長,敵對勢力難以直搗黃龍,但反之,蜀地政權想要干涉中原事務也鞭長莫及。
左右出擊,左右為難
蜀地政權如果想問鼎中原,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一個方向是順長江東下,出三峽、據荊州,然後北取南陽,即可監臨中原;另一個方向是北出蜀道,奪取關中形勝,可令中原仰承鼻息。
在古代,通過水路運輸人馬輜重遠為快捷方便,順江東下不僅節省力役,更可「朝發夕至」,大大提升部隊的機動力。
蜀道難
如此看來,占據四川盆地,以高屋建瓴之勢由長江水路東略江漢、進而虎視天下不失為制勝之策,秦國破楚國郢都以及西晉滅吳都採取了這一路線,但以上成功案例都是在同時控制了北方與巴蜀地區,對長江中下遊形成半包圍態勢的前提下,多路並進、左右夾擊才取得了勢如破竹的進展。
長江水道兩岸雄峙的山巒不僅是進蜀的屏障,出蜀同樣要突破這一險阻。夷陵之戰中,蜀軍一開始順流東下,銳不可當, 但因為吳軍堅守不出而被阻遏在夷陵山區,兩軍相持不下,最終吳軍以「火燒連營」之計迫使蜀軍狼狽而歸。
「吳為天下之首,蜀為天下之尾,而荊楚為天下之中,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沿長江一線,自西至東是上遊的巴蜀、中遊的荊楚、下遊的吳越三大地緣板塊。
三國疆域
對於處在中間的荊楚地區,不僅巴蜀能夠染指,下遊的吳越也以之為唇齒相依的屏障。荊楚地區控有天下通衢,東西銜接巴蜀與吳越,南北控扼中原與瀟湘,既是靈活出擊的用武之國,也是腹背受敵的必爭之地。如果沒有足夠實力,即使能夠勉強占據該地,也很難自如地施展拳腳。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謀劃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霸業征程。
劉備
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奪取益州,孫吳政權感受到來自上遊的壓力,第二年便向劉備索還荊州,劉備卻推托占有涼州之後再議,孫權即命呂蒙率軍占領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劉備隨之統兵東下,卻因為曹操用兵漢中而主動向孫吳議和,約定以湘江為界劃分荊州,衝突暫時擱置下來,但孫吳的顧慮卻未得到緩解。
公元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取漢中,並向漢水下遊進取,作為呼應,關羽從荊州江陵出兵圍攻樊城、襄陽,攻勢凌厲,曹操竟有遷都之意。但在曹魏與孫吳的暗中交易下,吳軍趁關羽抽調守軍支援圍城之隙,偷襲江陵,致使關羽兵敗被殺,而劉備所占的荊州也全線失守。
關羽
東線戰略似易實難,那能否通過開拓北線戰場而獲取優勢呢?
自從秦國南取漢中、巴蜀,最終橫掃六合,秦蜀地緣聯合體的戰略意義開始彰顯出來,後世劉邦創立基業、李唐開啟盛世都是通過整合關中、漢中、巴蜀,獲取豐足物資,以之為堅實立足點,借助有利地緣環境,從容進退,獨步天下。
漢初七王之亂之所以沒能撼動王朝根基,與巴蜀全境實行郡縣制,營造了穩定的大後方關係重大。如果失去巴蜀輔弼,關中盆地作為「帝王之資」必將大打折扣。
由此觀之,作為盤踞四川盆地的諸侯,北取關中,整合秦蜀,也許可以穩操勝券。歷史上劉邦就是由漢中向關中殺出一條帝王之路,但最終修成正果的也僅此一次而已。
秦漢之際,楚懷王與起義諸將約定「先入關者王之」,劉邦搶先入函谷關,理應分封關中之地,西楚霸王項羽卻借口「巴蜀亦關中地」而封劉邦為漢中王,領有漢中、巴蜀,都南鄭。
後來趁著項羽平定三齊之亂,劉邦北定三秦,當項羽由於諸侯紛爭在東部戰場疲於奔命時,劉邦羽翼漸豐,獲得與之抗衡的實力,並最終取而代之。
項羽
後來三國的蜀漢意圖效仿高祖故事,卻長期在秦嶺一線與曹魏拉鋸而沒有實質性進展,最終坐以待斃。這既與天下形勢發生變化,蜀漢面臨的敵人更加強大有關,也因受限於地緣環境所塑造的「宿命」。
雖然同是「四塞之國」,關中「左函谷,右隴蜀,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饒」,阻山帶河而四通八達,地處邊緣又緊鄰中原,戰略腹地廣大,與其他地緣板塊聯繫緊密,當與巴蜀進行抗衡時,能迅速得到來自周邊的補給。
而四川盆地的西南兩面都是異族盤踞的山地、高原,在農業社會沒有太大價值,也就是說四川盆地割據勢力東、南、西三面的發展空間都受到了限制,唯有北伐或可見證奇跡。
向北的多條蜀道,無不艱險
姑且不論北向出川所面臨的蜀道之難局限在四川盆地的勢力還必須首先統合漢中盆地,漢中盆地不僅是出川要道,也是巴蜀北部邊防的命門。
恃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
從防守上來說,巴蜀雖有山河形勝,但從外部戰略態勢或其內部防禦體系來考慮,不僅主動出擊受到牽制,即使是偏安一隅也難以如願。
巴蜀地區物產豐饒,是令各方勢力垂涎的肥肉。對於南方政權來說,「東南立國,倚蜀為重」,巴蜀在江南上遊,是抵抗北方勢力的重要堡壘。而對北方來說,獲取巴蜀也就可以打破南北平衡;而如果南北合一,蜀國更將兩面受敵,不堪一擊。
三峽
由於蜀國東有三峽水道,北有川陜通道,南北勢力對之都有所覬覦,巴蜀地區在東北兩個方向都有被侵擾的風險,也都有被攻破的紀錄。秦滅巴蜀、曹魏滅蜀借由蜀道,東漢破公孫述、劉裕討譙縱溯江而上,大明剿滅明玉珍則是雙拳出擊。
四川盆地看似很大一塊,但農業集中於2萬多平方公里的川西平原上,內部核心區域單一,缺乏戰略縱深,加上蜀地政權過於倚重天險,在內部額外構築嚴密防線也不太經濟,所以往往在天險被突破後,巴蜀之地全面崩盤。
公元263年,曹魏興兵滅蜀,由於漢中防禦體系措置不當,被魏軍輕易突破,隨後直取劍閣,但屢攻不克,後來鄧艾率精兵從險絕異常但無人把守的陰平道奔襲蜀國腹地,蜀國軍民望風而降,一戰而潰。
曹魏滅蜀之戰
大致以重慶為頂點,四川盆地內大小江河輻輳而至,形成扇形。而西進敵軍一旦突破瞿塘關,即可溯流而上,進入盆地各個角落。其中分別流經成都東西的內水岷江、外水涪江則為敵軍長驅直入、左右夾擊成都提供了便利通道。
東漢初年,漢軍沿江西上討伐公孫述,岑彭分兵牽制蜀軍主力,自率大軍溯岷江繞到成都後方,與成都僅有十裡之遙,被公孫述驚為神兵天降。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由於與孫吳結盟,大大緩解了東部防禦壓力,也因此在諸多蜀地割據政權中享祚最久。
巴蜀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即使內陸稀缺的鹽也由於古蜀海的恩賜而取用不竭。加上地理的閉塞性,使得蜀地政權缺乏向外擴張的動力,有詩雲:「朝廷不用憂巴俗,稱霸何曾是蜀人」。
劉禪
蜀地閉塞且地域有限,諸侯征伐不如中原激烈,在其中建立的政權往往缺乏大浪淘沙般的歷練,而優越的資源條件也不苛求統治者的雄才大略,也就是說「容錯率」較高,既能為劉邦、劉備這樣的雄主提供逐鹿天下的資本,也能容納劉禪這樣的庸碌之君優遊其間。
即使開國之君深諳創業辛苦,能夠勵精圖治,庸碌的後繼之主也鮮有從內部淘汰之虞。當身經百戰的中原將士,如狼似虎般殺入盆地時,以區區之蜀很難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