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李淼,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在各類以「三國」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中,呂布基本上都是背信棄義、陰險狡詐,但勇武過人的形象,最為人熟知的說法就是《三國演義》中,張飛辱罵他為「三姓家奴」,表示對他屢次更換、背叛主公的不齒。
2010年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呂布
然而,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勢下,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換主公或者說「合作者」並非罕見之事,譬如蜀漢昭烈帝劉備就曾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曹操、劉表等,卻很少有人視劉備的行為為背叛。那麼為何只有呂布的「奸詐」形象如此固定呢?
根據《三國志·呂布傳》的記載,呂布起家為並州刺史丁原的騎都尉,中平元年(189)在董卓的唆使下殺丁原並投靠董卓,由此開啟了他的政治軍事生涯,而這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之後,董卓表面上對呂布「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實際上只不過把他當作護兵爪牙。「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可以說是對呂布隨意打罵。董卓的部下也極端蔑視呂布,哪怕呂布此時名義上已經是秩比二千石的中郎將。在這種情況下,「呂布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找到司徒王允, 此時王允正密謀除掉董卓,於是慫恿呂布為內應,殺死董卓。
然而,王允雖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但從骨子裡看不起呂布, 「素輕布,以劍客遇之, 」對於呂布建議大赦董卓下屬的建議充耳不聞,最終招致涼州諸將圍攻長安,呂布敗走,王允被殺。之後呂布想要投奔袁術,袁術卻認為他行為反復無常,「拒而不受」。於是呂布只得投靠袁紹。袁紹表面上接受,實際上卻對他十分猜疑,暗中設伏刺殺呂布。呂布僥幸逃脫,投靠舊友張楊,在那裡度過一段較為平靜的日子,直到興平元年(194)陳宮迎呂布之兗州對抗曹操。不久,呂布被曹操擊敗,轉而攻擊劉備,奪取徐州。劉備在曹操的支持下與呂布互相攻伐,直到建安三年(198),呂布被手下陳珪出賣,兵敗遇害。
由上可見,呂布的種種「反叛」,除殺害丁原外,基本上是在情勢下的正常舉動,雖然有些行為顯得有些短視,但大多也稱不上「奸詐」。此外,我們還能看到,在呂布的政治軍事生涯中,呂布幾乎處處受人輕視,這或許與他出身低賤有關。據方詩銘先生考證,呂布是出身並州的輕俠之士。「輕俠是遊俠中層次最低的人物。一般的說來,其特點是驍勇、尚氣力,並從事攻劫,由於他們勇而無謀,又易為人利用。」在東漢至魏晉崇尚家世出身的時代氛圍中,呂布的出身無法為其博取好感。
呂布同時代人對他的輕視延續到《三國志》中,陳壽對呂布的評價是:「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時代氛圍的影響。
等到進入文學藝術創作中後,呂布的形象進一步惡化。元代的《三國志評話》是《三國演義》成書前的雛形,其中對呂布的描寫與史書相比又有很大不同。比如說呂布是因為一匹赤兔馬而殺丁原,與貂蟬為夫妻,為報奪妻之恨而殺王允等,無疑給呂布的形象增添了重物、重色而輕義的特點。到了元代的戲劇舞台上,呂布的形象進一步矮化,比如鄭祖光在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中將呂布描繪成丁原一名為丁原洗腳的家奴。
毛宗崗編《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乾隆十七年刊本)《讀法》部分對呂布的描述
到了明清時期的《三國演義》呂布的形象已經和史籍的記載形成了鮮明對比。以《毛本三國演義》為例,呂布完全是一個見利忘義的負面人物。他因為赤兔馬弒義父丁原,又中連環計而誅滅董卓,襲擊並無瓜葛的曹操,又因了私利奪取好意接納他的劉備之城池,破城前因貂蟬的勸阻而不聽謀士陳宮之言導致最終的滅亡。到了當代,經過影視作品的渲染和演繹,呂布的「三姓家奴」形象變得根深蒂固又家喻戶曉了。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的劉備
不難發現,《三國演義》是呂布形象最終完成的關鍵,而《三國演義》的臉譜化創作手法也使呂布成為小說中的「犧牲品」。魯迅曾評曰:「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寫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以劉備為正統,而呂布政治軍事生涯的末期都在於劉備爭鬥,面對戴著「忠厚長者」面具的劉備,呂布臉上也就只能被塗抹上「奸詐小人」的油彩了。
參考文獻:
陳壽 撰,裴松之 註:《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
毛宗崗編:《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乾隆十七年刊本。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方詩銘:《曹操·袁紹·黃巾》,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曹文柱:《陳壽評價呂布有失公允說》,《中州學刊》2004年第5期。
唐良鵬:《論呂布形象單一化的演變過程》,《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