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01
說起童年時代喜愛的書籍,大概每個人都會想到《安徒生童話》。這個19世紀丹麥童話作家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裝》等代表作讓人終生難忘。
安徒生還在一篇名為《天國花園》的故事中講到了中國:「我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當叮當地響起來!」這裡的我,是擬人化的東風,而瓷塔,卻是一座真實存在的中國寶塔。這座寶塔就是當時南京城外的大報恩寺琉璃塔。
安徒生並沒有來過中國,他對於中國古塔的了解,來源於17世紀荷蘭人約翰·紐霍夫所寫的一本圖文並茂的遊記:《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韃靼國謁見中國皇帝的外交使團》。
1655年6月,為了擴大在大清帝國的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一個16人組成的使團前往中國。兩艘海船漂流兩個多月後到達廣州。第二年3月,清朝廷派員護送荷蘭使團進京,10月在北京紫禁城覲見順治皇帝,1657年1月才返回廣州回國。
荷蘭特使團中,有個負責記錄旅途所見的素描畫家約翰·尼霍夫,他被要求把沿途見到的景象和獨特建築的形象如實描繪下來。在中國境內長達兩年多的旅途中,尼霍夫不僅詳細記錄了各地的見聞,並且還畫了大量的速寫。
雖然這次荷蘭特使團沒有如願完成使命,但是尼霍夫卻收獲頗豐。他於166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一本附有100多幅插圖的遊記:《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韃靼國謁見中國皇帝的外交使團》。在清代,西方人把滿族也稱為韃靼。
這是自馬可·波羅遊記之後,第一部真實可信的關於中國這個神秘東方帝國的目擊報導。尼霍夫繪制的大量細致而生動的畫稿,成為西方人直觀了解中國的重要資料。他的遊記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西方得到廣泛的流傳。
尼霍夫的遊記中,提到在前往北京的途中路過南京,見到了那座全身覆蓋著彩色琉璃的巨塔。在遊記中,他宣稱:這座驕傲的建築,堪比世界七大奇觀。他的書中配附著精致的雕版畫,讓人們如同身臨其境,成為後來在歐洲流傳了數百年的「中國塔」經典形象。
而在之前尼霍夫寫給荷蘭官方的報告中說道:在南京城南邊,護城河外的山坡上有一座著名的寺廟-報恩寺。該寺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是在韃靼人到來的200多年以前建造的,歷經多次戰亂,迄今安然無恙。它的光輝業績證明了那關於「不朽」的古諺。
尼霍夫當年在南京看到的那座流光溢彩,美妙絕倫的報恩寺瓷塔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寶塔呢?
02
位於南京中華門外長幹裡的大報恩寺,其最早的前身是,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所建的建初寺,有「江南第一寺」之稱。據說還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在歷史長河中,這座千年古剎屢廢屢建,寺廟的名稱也不斷更改。
西晉時期,寺廟復建後改名為長幹寺。南北朝時期改為報恩寺,宋代再改天禧寺,元代成了慈恩旌忠教寺。
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北京起兵殺向南京,攻打他的侄子、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孫允炆。三年後,朱棣打進了南京城,建文帝在追殺中倉皇向南方逃命。朱棣在南京奪位登基,改年號為永樂。
永樂六年,秦淮河畔的天禧寺遭遇了一場大火而被毀。1412年8月,明成祖朱棣下令工部,由三保太監鄭和等人擔任監工官,按照僅次於皇宮的規制在原址重建這座占地400多畝的皇家寺廟。
工程包括在原先寺塔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九層五色琉璃寶塔。當時征集了天下夫役工匠十萬餘人,耗資250萬兩銀子。在此期間,朱棣將寺廟正式賜名為「大報恩寺」,並且親自撰寫了碑文。
可是因為不僅工程浩大,琉璃寶塔建造更是難度極大,加上其時正值鄭和多次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工程進展十分緩慢,以至於直到朱棣1424年在遠征漠北途中駕崩,也沒能親眼看到寺廟竣工。
後來明宣宗朱瞻基特地下旨,要求已經結束出洋,任南京守備的鄭和加緊建造,限期完工。就這樣,在歷時17年後,大報恩寺才終於完工。
03
明成祖朱棣對於建造大報恩寺為什麼如此上心?他究竟是為了報誰的恩?這也是一樁歷史謎案。
朱棣建造大報恩寺,官方說法是為了報恩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在明初的史料中記載,朱棣的生母是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可是因為朱棣篡權而大量修改了正史,所以並不足為信。
從明代後期開始,歷代史學家考證,朱棣的生母並不是馬皇后,而是其他的嬪妃。朱棣的出身不僅關乎他的身世。
他自稱是明太祖的嫡子,再通過大報恩寺的修建是為了報答朱元璋夫婦的養育之恩的宣傳,為的是淡化從建文帝手中奪取江山的事實,把自己打扮成朱元璋的直接繼承人,從而證明他皇權的合法性。
關於朱棣生母究竟是誰,數百年以來一直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一種說法,朱棣是元主妃洪吉喇氏所生。朱元璋打敗元順帝後,進入北京城,將貌美的洪吉喇氏留在了身邊。野史中甚至有洪吉喇氏被朱元璋納為妃子時已經懷有身孕的說法。
不過被史學界更多認可的說法是朱棣為碽妃所生。在明代有據可查的史料記載中,明孝陵神位的布置,碽妃的靈位排在右邊第一位,可見她有著明顯高於其他嬪妃的地位。印證了朱棣建大報恩寺就是為了紀念他的親生母親碽妃。
04
不管朱棣是為了報誰的恩,反正這大報恩寺琉璃塔是建造成功了。根據宣德年間的史料記載,大報恩寺塔的高度「二十四丈六尺一寸九分」,換算下來大約為78米。這放在如今相當於一座26層的高樓,當年的高大宏偉可想而知,在數十裡外的長江上也可望見那雄偉的身姿。
寶塔頂部的塔剎底部有兩個盆狀的承露盤,每個就重達900多斤。而塔頂的巨大寶珠,直徑達到4米。每當暮色降臨,高聳的琉璃塔上還會點燃起144盞油燈,如火炬般的明亮寓意著佛光普照。
大報恩寺塔最為精美絕倫,令人驚嘆的還有它那通體裝飾的琉璃構件,組成了晶瑩剔透的塔身。被人們稱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明代的琉璃燒制技術水平十分高超,整個建築全部用造型各異、不同色彩和紋飾的琉璃構件榫合而成。
相傳建造該塔時曾燒制了一式三套琉璃構件,一套用來建塔,其它兩套埋入地下以備更換。如今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西邊還留有當年的琉璃窯遺址。50年代初曾經出土過大量琉璃塔構件,背後大多寫有編號和標記。
明清年間,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是當時人們遊歷金陵時的必到之處。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兩代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多次登臨琉璃塔作詩題字。
西方的傳教士和外交人員也被眼前的巨塔所震撼,他們用文字和圖片將它介紹到歐洲,大報恩寺琉璃塔逐漸為西方世界所了解。人們無不驚嘆寶塔的壯美,把它稱為中國瓷塔。將它與萬里長城、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相媲美,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05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歷經近400年風雨,雖然曾遭受災害破壞,修繕過多次,但是依然屹立。1841年,英國奈米昔斯號軍艦前來南京與清廷簽訂《南京條約》,艦上英軍登岸參觀過大報恩寺琉璃塔。
清朝鹹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興起。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這裡定都為天京。第二年,美國駐華全權委員來到南京,其隨員法斯等慕名參觀了大報恩寺琉璃塔。
當時寶塔在戰亂中已是損毀嚴重,面目全非,美國人還是為之折服。他們惋惜地描述:面對這個巨大而無比壯麗的建築物的毀滅和破壞,人們不免感到悲哀。
可是不久,這座舉世無雙的瑰寶便遭到了滅頂之災。清軍攻克南京城外的制高點雨花台後,太平軍忌憚大報恩寺被清軍占領,對城內造成威脅。竟然不惜對琉璃寶塔下手,「用火藥轟之,復挖空塔座下基地,數日塔倒,寺遭焚毀」。
還有一種說法,寶塔是毀於1856年太平天國內訌的天京之變中。
北王韋昌輝害怕翼王石達開占領城外的琉璃塔這個制高點後,在上面架炮攻擊城內。於是派兵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藥,同時用火炮直接轟擊塔身,昔日絢麗輝煌的琉璃寶塔化作一堆瓦礫。大報恩寺的其它建築也在由此引發的大火中全部被燒毀。
不管是哪種原因,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毀於那場戰亂確定無疑。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建築奇跡、藝術瑰寶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直到100多年後,前些年在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現了長幹寺地宮。從中發掘出土了鎏金七寶阿育王塔,塔身內兩套金棺銀槨,裡面供奉有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骨「佛頂真骨」和「感應舍利」等佛教稀世聖物。大報恩寺再次轟動世界。
如今位於南京的新建琉璃塔,已是新時代的造型。
本文作者:眠眠,旅加華人,
《男人裝》雜誌專欄作者,
知乎歷史科技類達人,豆瓣簽約作者
著有新書《人類學+:科學的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