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軍營
有很多對雙軍人父子、父女
他們既是家人
也是最親密的戰友
今天登場的主角
就是一對 「上陣父女兵」
30年前
這位父親在邊境作戰中英勇負傷
被稱為 「滾雷英雄」
如今,他的女兒也穿上軍裝
成了女兵連長
想聽聽這對父女的故事嗎
一分鐘預告,帶你認識他們~
我叫安忠文,彝族名字是諾爾烏且,是原成都軍區某師副參謀長,二級戰鬥英雄。30多年前的邊境作戰中,我在向目標發起沖鋒時闖入雷區,不幸踩雷,右腳掌被炸掉。為了減少戰友們的傷亡,我採用匍匐前進、滾進等戰術,繼續向前移動了13米,最終因再次觸雷重傷昏迷。15天後,我才醒過來。在一年零三個月時間裡,我接受了五次大手術,雙目失明,右腿高位截肢,才保住了生命。
我叫安笛,彝族名字是諾爾索瑪,現在是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副連長。我的父親是 「滾雷英雄」安忠文,小時候,爸爸對我來說就是一部難懂的 「天書」,他不會照顧人,還總是 「固執」地要求我學各種才藝。2005年,父親從部隊退休,兩年後,他決定送我到他的老部隊參軍。在爸爸曾經戰鬥過的部隊裡,我越來越深刻地讀懂了他,也越來越珍惜這身戎裝。
剛到部隊時,高強度的軍事訓練讓我苦不堪言,在每周一次的親情連線中,我總是哭著和父親抱怨,而他總是特別淡定地安慰我,有很多次我都煩躁地掛掉了電話。一次清明節,父親被邀請到部隊做紅色傳統教育,我第一次作為聽眾,完整地聽他講當年的故事。那一天,我終於讀懂了父親,明白了他為什麼會那樣嚴格地要求我。
從那時起,我悄悄加大了訓練量,不論訓練多苦,都沒有再說一句放棄。入伍第三年,我考上了原西安通信學院,畢業後成了一名排長。在一次 「書香軍營朗讀者」活動中,我把這些年對父親的理解寫成了一封信,讀給戰友們聽。後來,我和父親的故事傳遍了軍營,我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如今,我和父親約定每隔一段時間,都把自己的點滴進步說給對方聽。未來,我還要繼續循著父親的足跡一路向前,勇敢面對挑戰,擁抱人生的美好!
八一節即將到來,這對父女也給彼此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安笛以安忠文的事跡為創作靈感,編排了舞蹈《向前方》。而安忠文則決定帶女兒去邊境祭掃犧牲的戰友,尋訪他戰鬥過的地方。這一次,安笛會有怎樣的感悟呢?
CCTV7軍事農業頻道《軍旅人生》播出《安忠文、安笛:你的影子,我的樣子》!(以上來源:英雄旗幟)
【相關閱讀】
【原創】老山英雄走老山,與滾雷英雄安忠文零距離
整理|田戈 李建國 攝影|田戈
NO.1與眾英雄走上萬眾敬仰的心靈高地
30多年前,為了祖國邊境的安寧和領土的完整,廣大參戰將士與文山人民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攜手並肩、英勇奮戰,在生與死、苦與樂、得與失的考驗中,共同孕育了以 「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為核心的老山精神。它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脈相承,載入了彪炳千古的中國革命史冊。老山,已經成為萬眾敬仰的心靈高地!
30多年來,老山精神深深滲透到文山人民的血液之中,始終激勵著七鄉兒女戰勝困難,開拓進取,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為推動全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日前,在老山腳下、英雄曾經浴血奮戰過的地方,文山州委、州政府和文山軍分區隆重舉行了 「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討活動」,回顧當年的烽火歲月,緬懷先烈的英靈忠魂,追憶不朽的光輝歷史,對於深入研究、挖掘和豐富老山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老山精神,為文山做到跨越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老山英雄不朽,老山精神永存。我們堅信,通過舉辦這次活動,通過在座各位主管、專家學者、嘉賓朋友的共同努力,老山精神一定會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展現出更強的感召力,更好地傳承歷史、鼓舞當代、引領未來。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老山精神的學習、弘揚和傳承,始終堅持把老山精神與新時期文山精神結合起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文山各族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斷增強文山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凝聚起做到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永遠激勵七鄉兒女在建設新文山、創造新生活的新征程上勵精圖治、奮勇前行。
在這次 「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討活動」中,被昆明軍區授予 「戰鬥英雄」稱號的安忠文作為部隊戰鬥英雄之一,在其妻子的陪同下參加了這一活動;先後於1979年、1984年兩次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著有長篇紀實《永遠的豐碑》一書的河南籍作家李建國,也作為特邀嘉賓應邀出席;而作者本人則是活動主辦方宣傳報導組的成員,對這一活動進行了全程跟蹤採訪報導。於是,我與作家李建國有機會與參加活動的戰鬥英雄零距離接觸,並對安忠文進行了重點採訪!
NO.2雷場帶傷滾進13米打開通道
安忠文,男,彝族,1963年9月生,四川省鹽邊縣人。1982年入伍,1984年3月入黨。原系11軍31師92團二連九班班長,在收復者陰山作戰中,在危急時刻用身體成功為戰友開辟了雷場通道。1984年9月15日,右腳被炸斷雙目失明的安忠文被昆明軍區授予 「戰鬥英雄」稱號;次年獲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1986年被評為 「中國青年十傑」;1988年被評為 「四川十傑青年」稱號;1989年被評為 「巴蜀十年青年精英」後任陸軍三十一師副參謀長。2005年9月,安忠文離休後定居四川省攀枝花市。
1984年4月30日清晨,我軍在勝利收復老山後,又展開了收復者陰山的戰鬥。攻擊時間一到,者陰山方向立刻彈雨紛飛,火光閃爍,炮聲隆隆,地動山搖。敵人在者陰山上苦心經營的工事、塹壕、蓋溝、暗堡頓時被炸得七零八落。炮火急襲40分鐘後,擔任主攻的11軍93團二連向10號高地發起衝擊。10號高地是者陰山的最高峰,站在山頂可以觀察我縱深七八公里的全部情況,居高臨下能夠控制中越國境線10多公里的交通要道。
1979年3月,敵軍趁我軍從越南撤回國內之機占領這裡後,就開始陸續修築鋼筋水泥戰壕和大量或明或暗的工事,並設置了3道一列樁鐵絲網和一道低樁鐵絲網,從距我者陰山150米處到陣地前沿戰壕開始布設有混合雷場,並在地面上設置大量倒鉤式陷阱,陣地上數17個明暗火力點配置了輕機槍,重機槍,還有擲彈筒,狙擊步槍,六O迫擊炮,七五無後坐力炮,火箭炮等武器。這些輕重火力構成頂層、中間與前沿3層和左右掩護的交叉火力網,可以通過標定射擊直接封鎖60多度的正面600多米斜坡,而且能得到側翼兩個高地直射火力的支援和敵軍江利炮兵陣地炮火的直接支援。敵人有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在山頭扼守。
就在我軍發起總攻這幾天,連日陰雨連綿,陡坡上滑得站不住人,濃霧籠罩著整個陣地,能見度僅有5米左右,為我主攻部隊攻占高地造成了很大困難。主攻連長梁福倫把開辟通路的任務交給了一排。但是,火箭開辟器的爆破帶只有98米長,而通路口距敵前沿陣地卻有400米。排長林順武急中生智,將5股100米長的導爆索串聯成一股,連接在爆破帶上。然後右手緊緊拉住火管猛地一拉,隨著一聲巨響,七三火箭帶著一串火尾,沖出發射地,開辟通路的火箭發射成功。與此同時,擔任助攻的二排也從另一個側面用爆破筒、導爆索開辟了通路。接著,擔任主攻任務的三排,沿著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開辟的通路,向10號高地發起猛烈衝擊。
同時,92團5連向12號高地發起攻擊。三排負責排雷開道。當沖在最前面的排長張家正和九班長安忠文剛進人布設了混合雷場的開闊地時,就踩響了地雷雙雙倒在地上。安忠文右腳掌被炸斷,鮮血直流,臉部被強烈的衝擊波夾帶的焦土灼傷,兩眼被灼瞎。戰友要上前為他包紮,他怕戰友再觸雷,堅決不讓他們靠近。
這時,高地上的各種敵火器吼叫著,我主攻分隊很快就要發起沖鋒。安忠文想,若再調工兵或送排雷器材上來,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竭盡全力,強忍疼痛,橫著身子向雷場滾去。剛滾出五六米遠,幾塊彈片飛來擊中了他的頭部和右手掌。他在暈眩中繼續滾進。連環雷爆炸了,他仍在頑強地向前滾進。一直滾進了13米,安忠文用身體引爆了一枚枚地雷,打開了通路,自己卻昏倒在血泊中。
戰友們踏著安忠文滾出的13米血路,向高地奮勇沖去。在助攻方向擔任主攻的93團九連,也同時向10號高地與12號高地之間的4個小高地發起衝擊,僅用1個多小時,就連續攻占了3個高地。92團二連奉命執行右翼穿插任務,他們向敵防禦縱深勇猛穿插,很快占領了21號高地,完成了斷敵後路、阻敵增援、關門打狗的任務。
緊接著,敵人開始反撲,輕重機槍子彈、蘇式冰雹Ⅱ式火箭炮彈,像雨點般打來。七班首當其沖奮起還擊,以犧牲兩人的代價,斃敵11人。
原昆明軍區政委謝振華得知各主攻、助攻分隊占領了者陰山之敵部分表面陣地,穿插分隊已順利趕赴指定位置後十分高興,親自把電話打到廖錫龍師長那裡,告誡他陰雨天困難很多,要注意預備隊的使用,主攻分隊發展不順利時,預備隊要及時補位跟得上。
聽說了安忠文的事跡後,謝振華政委很感動,指示軍區總醫院一定要挽救安忠文的生命,並專門用鉛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 「安忠文」三個字。安忠文被送進醫院後,醫生檢查發現,他渾身是傷,雙目失明,右腳傷口嚴重感染,大大小小的彈片密密麻麻。按照謝政委的指示,醫院在半個月時間裡,先後為安忠文動了五次大手術,其中右腿兩次截肢。安忠文卻樂觀地面對人生,堅強地生活著。戰後,中央軍委授予安忠文 「戰鬥英雄」稱號。
NO.3與滾雷英雄安忠文同行
2014年11月初,在文山州委,文山州政府,文山軍分區組織的老山英雄老山行既老山精神研討活動中,各路英雄模範人物匯集文山,其中11軍31師92團五連九班長、 「戰鬥英雄」安忠文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11月3日上午10點多鐘,在昆明長水機場候機室裡,一位身著戎裝,胸前勛章閃爍,頭戴墨鏡,右腿顛簸,步履蹣跚,在妻子的攙扶下緩緩進入們的視野。經原丘北縣人武部政委王錦志介紹,他就是當年在收復者陰山戰鬥中湧現出來的滾雷英雄——安忠文。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首戰老山部隊的四十師師長劉昌友將軍、老山主攻營營長臧雷以及戰鬥英雄史光柱、楊國躍、錢富生、原明、范中華、韋昌進、馬玉革、張茂忠、李方正、馬權斌、王學文、何如坤等和特邀嘉賓近100人紛紛從全國各地聚焦在昆明長水機場候機室,大家在候機室裡互相問候寒暄,介紹自己的個人情況。
12點過,從昆明飛往文山的班機緩緩起飛,直插雲霄。藍天白雲,山河湖泊,叢山峻嶺,一覽無餘。飛機在空中飛行大約四十多分鐘左右,便開始徐徐降落。文山——這裡曾經是他們戰鬥過的地方,曾經是中越交惡的最前沿,這裡有他們灑下的熱血和汗水,戰友們的青春年華留在了這裡,文山是他們一生牽掛的地方。
安忠文的兩只明亮的眼睛和一條腿在三十年前永遠留在了這片熱土上了。大家感慨萬千,洶湧澎拜,眼淚止不住流了出來。安忠文,一個雙目失明的英雄,一個平凡的離休軍人,當英雄的光環漸漸褪棄之後,他沒有躺在自己的功勞本上沾沾自喜,而是自強不息,學習盲文,學習文學,辭掉公務人員,不讓別人照顧,自己做飯,生活自理。開辦盲人按摩店,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撰寫文章,教育後代,鞭策後人,激勵年輕一代自強不息。正如自己所說: 「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也是渺小的。即使是微弱的光亮,也應該用來為促進社會的發展盡一點力。我以戰士的剛強而矗立,以戰士的無私而奉獻。讓弱小的餘光照亮生命的進程。把擁有的知識和技能奉獻於社會。為部隊建設,為社會進步而力所能及,把理想的光燭燃燒到生命的盡頭。」
字字句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無不閃爍著安忠文崇高的思想境界,充滿一個革命戰士樂觀主義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只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的人民戰士才能在逆境中奮發有為,大放異彩。安忠文就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當代的海倫·凱勒。盡管他的兩只眼睛失明了,但是,他為我們明眼人樹立了榜樣,是我們的楷模。盡管他的一條腿失去了,但是他為我們一個健全的人樹起了標桿。面對英雄我們慚愧,面對英雄,我們自責不如。假如讓我們也在黑暗中徘徊三十年,我們還有勇氣面對嗎?活著真好,健康真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從一點一滴做起,多做善事,多做好事,為社會奉獻,為社會盡力,不求名利,不圖回報,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