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養老金漲5% 全國已發放到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人社部表示,將研究降低養老險費率方案;基本養老險基金超4000億到帳投資

昨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2018年度第三季度新聞記者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具體方案。

今年,社保征收體制改革啟動,五項社會保險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而對於追繳欠費、費率過高等一些問題,也引起了對民營企業負擔的討論。今年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征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昨日表示,人社部將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研究提出繼續降低社保費率具體辦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具體方案。指導各地做好基金收支情況測算、風險監測、防控監督工作。

此外,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方面,盧愛紅介紹,人社部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7150億元,其中4166.5億元資金已經到帳並開始投資。

下一步,人社部將繼續加強年金基金市場監管,全面開展社會保險基金風險防控,組織開展社會保險經辦風險管理專項行動省級互查。

【養老金髮放】

養老金上漲5% 全國已發放到位

今年3月,人社部與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這次調整也是大陸繼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以來,繼續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據人社部統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這項工作目前開展得如何?據盧愛紅介紹,目前,各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已全部發放到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發放到位。

這次調整,按照人均上調5%的水平,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如北京市在今年8月調整養老金水平時,就明確提出採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市,定額調整,就是首先給每個退休人員普惠式增加一定數額的退休費,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都將增加45元。掛鉤調整即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治理欠薪】

春節後啟動農民工薪水支付考核

盧愛紅介紹,人社部於今年7月、10月兩次發布拖欠農民工薪水的「黑名單」,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關於對嚴重拖欠農民工薪水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要求,積極開展聯合懲戒工作。主要包括: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等方面對違法失信主體予以限制。

「我們認為,這些措施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了解,在‘黑名單’中已有部分企業因限制措施而無法承攬工程建設項目,受到應有懲戒。」盧愛紅說,下一步人社部將加大對欠薪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依法查處欠薪行為。從今年11月1日到2019年春節前,將繼續組織開展農民工薪水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

對於保障農民工薪水支付,人社部今年9月印發了《2018年度農民工薪水支付工作考核細則》,部署對各省級政府2018年度保障農民工薪水支付工作進行考核。

盧愛紅介紹,今年的考核細則共有考核指標65項,分為加強組織主管、工程建設領域欠薪源頭治理、薪水支付保障制度、薪水支付誠信體系、依法處置欠薪案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等六個方面。

與去年相比,今年考核細則重點加強了對落實主管部門特別是工程建設行業主管部門責任,推進落實薪水支付保障制度以及強化對欠薪失信企業信用懲戒的考核力度,加大相關項目的分值權重。目的是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障農民工薪水支付的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地。

「我們將在年底前下發考核方案,春節後適時啟動2018年度保障農民工薪水支付工作考核。」盧愛紅介紹。據了解,解決企業薪水拖欠問題部際聯席會議組織實施考核後,考核結果報國務院同意後,將通報各省級政府並抄送中央組織部,作為對各省級政府主管班子和有關主管幹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

【社保扶貧】

為2000萬貧困人口代繳超21億

在社保扶貧方面,盧愛紅介紹,人社部將立足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貧困人口全覆蓋,繼續做好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工作。

社保扶貧是如何開展工作的?盧愛紅介紹,在入口上,主要是降低門檻幫助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部分和全部最低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

據介紹,到今年9月底,全國60歲以上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貧困老人242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1117萬人,享受代繳保費政策的貧困人員205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1302萬人,代繳總金額超過21.2億元,讓更多貧困人口參加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當中來。

另一方面,在出口上,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從2018年1月1日起,將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從70元提高到88元。同時,在經辦服務上還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推進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除社保扶貧外,在就業扶貧方面,盧愛紅介紹,包括發展扶貧車間吸納就業,吸納貧困人口在當地就地就近就業;鼓勵返鄉下鄉創業帶動就業;開展扶貧勞務協作;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政策措施覆蓋了廣大貧困勞力力、吸納貧困勞力力就業的各類用人單位以及職業中介機構、職業培訓機構。截至2018年9月,全國累計幫扶859萬貧困勞力力做到就業。

新京報記者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