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苦熬十幾年,終於根基打穩了。

大多數年頭,營收與淨利潤都能保持增長。好不容易公司上市了,總該喘一口氣了吧。

現實非常殘酷,如果你還想著公司能夠多活幾年,繼續健康地成長,那就意味著,你沒有機會歇息。

無論你是100億級的寡頭,還是10億級的中堅力量,或者是幾千萬、幾百萬規模的中小公司,都只有不停走下去。只要歇下來,結局就可能是出局。

壹 | 掠食的公司太多了

截止2017年底,大陸建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5803家,與上年相比減少了690家。其中,虧損企業3537家,虧損金額高達223.2億元。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下面這個表,2017年的虧損還不算最慘,前幾年更糟糕。整體虧損的背後,是幾百家公司的沒落。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接著看,2018年上半年,建材行業企業剩下34554家,對比去年底的情況,1000多家企業被擠出了規模以上企業的行列。

更嚴重的是,比去年底的虧損面擴大了,5074個企業虧損。

幸好,同比減少10.1%,累計虧損143.3億元,同比減少13.6%,兩個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改善。

這點改善,並不代表你能高枕無憂,它透露的信息很明顯,如果不小心,就可能被擠出規模以上企業。如果市場穩定住,下一個虧損的可能就是你,最嚴重的是倒閉。

據公開信息,2018年9月份前,已經有230多家陶瓷企業、34家衛浴企業,被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還有十幾家申請破產清算的,比如瀋陽金美達陶瓷、大君瓷業、江西黑與白、四川科達陶瓷、瀘州豐源、廣安王中王瓷業、江西金牛陶瓷等等。

其中一些公司,還是2000年前後註冊的,曾經在部分城市擁有一定知名度,生產基地還不只一處,但又能怎樣,一旦失手,十幾年的事業還是要被風吹雨打去,絕大多數老板、老員工是不願意到的。

再看傢俱行業,截止2017年底,大陸傢俱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00家,與上年相比增加39家。其中虧損60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家,虧損面為10.13%。

接著看,到2018上半年,全國傢俱製造業企業的數量再增長,已經到了6217家,雖然都嚷著行業形勢不好,但創業者還是很拼,要擠進來。

結果也比較糟糕,虧損958家,虧損面為15.4%,虧損總額達20.6億元,糟糕的形勢進一步擴大。

福建的好來屋櫥櫃,馬伊俐代言,一度在全國開了600多家門店,結果今年傳出破產清算的消息。

還有苦心經營20年,資產一度聲稱高達30億元的誠豐傢俱,8月份的時候發布了破產公告。

做到規模以上級別的公司,再差也是有點底子的,但在競爭中,也沒有把握一定就能贏。每年虧損的公司里,總有一些要倒閉。

貳 | 營收增速表

看第一張:營收的增速表,分傢俱、建材兩個行業,選了部分公司的。暫時沒有納入家紡等。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這兩張表沒有把所有公司統計完整,只收錄了部分上市的傢俱建材公司,據大材研究的計算,8成以上的家居建材上市公司,近三年里能做到10%以上的增速。

單獨看2018上半年,情況也是這樣,大多數公司的同比增速,還是能保持在10%以上,部分甚至高達20%、30%的速度。

但是規模以上傢俱企業,整個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多少?3927.6億元,同比增長7%。

部分公司跑贏了大盤,意味著行業里增長的紅利,大多是被頭部品牌與上市公司搶走了的,中小公司能拿到的份額極少,有時候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守不住。

到A股上市就萬事大吉了?錯!

在上市的家居建材公司里,營收負增長、利潤負增長,甚至淨利潤是虧損的現象已經出現了,數量不多,但放到誰身上,都受不了。

你的增速連續上不去,還虧損,股價就可能跌得一塌糊塗。

跌跌不休,收不住的情況下,比如連續多個交易日里,收盤價格都低於股票面值,那麼,就要停牌,接著就是交易所啟動終止上市程序,可能被摘牌,辛辛苦苦上市,結果又被退市,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近的中弘股份,就遇到了,本來是很壕的一家公司,老板2010年時以52.23億元,躋身當年A股富豪榜100強,北京像素小區就是他們開發的,結果今年股價跌慘了,創下A股紀錄: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

有媒體報導,A股市還有將近20只連續三年虧損的風險股,有可能要出問題,畢竟*ST吉恩和*ST昆機已經退市了,上交所還禁止了*ST海潤、*ST上普的股票上市。

要知道,上述遭遇危機的公司,風頭正勁的那些年頭,增速也是兩位數,淨利潤可能是幾個億,一旦陷入下滑的通道,再想爬上來,風險就比較大了。

所以,大材研究建議,增速嚴重受阻,淨利潤一直無法提升的家居建材裝修公司,一定要提前做足自我檢查,提前部署解決方案。如果遇到風向大變的時候再出招,可能就晚了。

還有一些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增速都放緩了,以前是30%以上的增,現在降到了20%,甚至只有10%。

大材研究認為,一旦這種信號出現,就值得管理層提高警惕,認認真真地客觀檢查,到底是哪個環節拖了後腿,或者壓低了增長速度

如果增速連續幾年放緩,以後就可能變成負增長,一旦是負增長,就可能兵敗如山倒,擋都擋不住。

叁 | 銷售費用與廣告宣傳費用表

下面這張表統計了部分公司的營收、淨利潤,還有銷售費用與廣告宣傳費用的情況,2017年底、2018上半年的數據。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從中,我們看到一個很令人震驚的信息,至少8成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最少的也是幾千萬,相當於大多數中小公司一年的營收。

有些大公司光廣告宣傳費,一年就是1個億以上,砸出來的品牌影響力,大概率是不可能差的。

你可以認為那麼多錢花了,其中肯定要浪費不少,會不會廣告砸多了,把公司的資金鏈拖垮?

市場經驗表明,當營收規模、增速與利潤足以支撐所投放的廣告費、業務宣傳費時,不用過於擔心企業的資金鏈,畢竟花出去的錢,占比不高。

而且大材研究注意到,泛家居行業的公司投放廣告,還是比較謹慎的,它有動態評估,涉及的投放管道比較廣,沒有押註某種單一的推廣管道,而且不是一次性把錢都花出去,風險相對可控。

這種飽和轟炸的打法,產生的壓力不僅施加於中小公司,畢竟在上市公司們的廣告覆蓋下,中小微有點毫無還手之力的感覺,往往只能深耕幾個局部市場,或者通過差異化的管道賣貨。

想做全國市場,不融資根本跑不起來。

同時,這種勢頭,已經讓大公司產生焦慮感,都在砸廣告,自己不砸怎麼行。如果別人家廣告效果好,就可能在零售市場上吸引更多的顧客。那麼,問題來了,自己到底跟不跟投?

近幾年里,機場、高鐵站、高鐵、微信朋友圈等媒介上,經常能看到各路大佬的廣告轟炸,不僅是上市公司在投,而且很多非上市的大牌也在投,甚至一些中小公司偶爾也會去露個臉,其實就隱隱透露著大夥兒的焦慮

肆 | 銷售網點表

大材研究之前有一篇文章,《三路擴招!家居建材公司跑贏大勢的核心戰略》,里面得出了一個結論:

混得比較好的家居建材公司,都在擴張網點。一邊淘汰跟不上節奏的經銷商與門店,一邊不停步地招商,招新的經銷商進來補位。

還有一個體現是,大部分一線品牌,會不遺餘力地在一二線城市開更多店,讓網點密度更高,另一方面下沉管道,借助經銷商的力量,從三線一直滲透到鄉鎮。

看完這五張表,家居建材行業沒有誰的日子好過!

上面這個表里,只是部分家居建材公司的情況,少則近千家門店,多則幾萬家。還有像九牧衛浴、箭牌衛浴、嘉寶莉塗料、TATA木門、夢天等,暫時沒有上市的一線大牌,網點也是成千上萬。

大家都在擴張,都在爭取那些能力強的經銷商與店長,競爭同時發生在大公司與大公司之間,並且引發了大公司對中小公司的擠壓。

優秀的經銷商與店長、開店位置三種優勢資源,他們並不是無限的,甚至是比較稀缺的。

大家都會想辦法爭搶這些人力資源與空間資源,比如抬高店面的租金價格;給店長高薪水高福利高分紅;給經銷商更好的政策;採用托管合夥的模式等等。

一句話,沒人能夠停下來,也沒人敢停下來,除非他不用擔心某一天,關門停業。

大材研究, 泛家居老板經營決策內參,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有用的洞察與見解,建材家居與裝修人正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