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1張

蹺二郎腿 / 下肢靜脈曲張

對健康成年人來說,蹺二郎腿並不會嚴重影響健康,作為一種保持舒適的坐姿,沒問題。

但是,存在下肢靜脈曲張的人不要蹺二郎腿。

因為這個動作會壓迫局部靜脈,讓血液回流不暢的情況更加嚴重,從而使小腿脹痛。

另外,蹺二郎腿可能會造成腰背不適。你想,這個姿勢會讓骨盆旋轉、髖關節緊張,長期這樣,肌肉力量不平衡,就容易讓脊柱側彎、並引起腰背疼痛。

建議:原本就有下肢靜脈曲張、腰背不適、深靜脈血栓等問題的人,不要蹺二郎腿。

久坐/腿腳腫、下肢血栓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2張

美國糖尿病學會 2016 版指南中明確指出:

所有人都應該減少久坐時間,特別是避免久坐超過 90 分鐘。

有項研究顯示:每天坐著看電視 1~2 小時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比看電視在 1 小時以內的人高 9.2%。

另外,久坐還容易導致腿腳腫、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久坐危害大,最好的辦法是多運動,最好每隔半小時就起身活動活動。

建議:換一個容積小的杯子喝水,水喝完了,就會起身去接水。這樣既活動了筋骨,又能多喝點水,一舉兩得。

我低頭玩手機/傷頸椎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3張

當一個人不低頭的時候,脖子只需要承擔頭部的重量(大約 4~5 公斤),很輕鬆。

當一個人低頭時——

  • 低頭 15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12 公斤壓力。

  • 低頭 30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18 公斤壓力。

  • 低頭 60 度時:頸椎會承受約 22 公斤壓力。

生理狀況下的頸椎,有一個略向前傾的生理弧度。

會讓頸部前後的肌肉過度屈伸。

建議:用手機時,脖子放鬆,不要低頭,把手機舉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比較好,看書寫字時,也是一樣。

彎腰抬重物/傷腰椎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4張

當人彎腰搬重物時,要不所受的壓力,會是正常站立時的 2 倍還多,時間長了,腰椎可是在受不了。

錯誤的姿勢會讓腰椎和肌肉受到過分牽拉和擠壓,很不舒服。

建議:

對老友們來說,無論是搬箱子還是撿起地上的紙,都不建議直接彎腰,而是採用腰挺直、下蹲再撿起的動作。平時也要注意坐姿。

頻繁爬樓梯/傷膝蓋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5張

每上一級樓梯,我們膝關節軟骨面將承受超過體重 4 倍的壓力。

所以,在骨關節科醫生看來,每次爬樓梯,其實都是對膝蓋關節軟骨面的壓迫和磨損。要知道,關節軟骨是沒有血供的,受到損害後很難修復。

建議:膝關節穩定性相對比較好的朋友,平時的爬樓,只要不過量,也不用太為此焦慮。

但體重較重,或年齡較大且已經存在膝關節疼痛、退變的情況的朋友,應該盡量避免爬樓梯,就更不要爬山了。

如果要運動,建議選擇快走、遊泳、太極拳等項目,對膝蓋負擔不會太重。另外,運動時,選一雙緩沖性能好的穩定的運動鞋,也很有必要。

趴著睡覺/壓迫局部神經、眼球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6張

這個睡姿,會導致手臉發麻、酸痛,時間久了,還可能造成局部神經麻痹。而且,這個動作還會壓迫眼球、影響呼吸。

建議:有條件的話,躺在床上或沙發上或躺椅上睡。

靠在辦公椅上瞇一會兒也可以。

如果你一定要趴著睡,最好墊個軟一點兒的小枕頭,同時解放你的胳膊和臉。現在市面上的 U 型頸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長時間大便/肛門疾病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7張

大便時間長,腹壓高,直腸腔也一直處於高壓力狀態,容易造成一個叫做「肛墊」的結構下移,引起痔瘡、脫肛、肛裂等等。

建議:大便的時間盡量控制在三五分鐘之內,有便秘的問題,及時處理解決。最好不要帶著書、手機進廁所。

日常生活中看似小小的舉動,卻可能與健康又大大的聯繫。

當你讀完你有兩個選擇

1、把它傳播出去

2、就當沒看過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8張

門診地址:宿遷市宿城區楚街炮樓西南角10米(狀元樓南50米)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9張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10張

公交路線:

乘坐103/202/301/302/322/遊1 至大潤發下,從楚街北門向南行200米至炮樓西南角10米即到。

咨詢電話:0527-81189995

網 址:www.rytzyg.com

中醫強烈建議不做的 7 個動作,好多人常不在意! 健康 第11張

仁醫堂中醫門診部

關注公眾號即可預約省名中醫!(點擊公眾號底部「預約」菜單)

了解更多健康咨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門診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