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點擊上方「健康報醫生頻道」關注我們
「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心血管病發生發展的「最後階段」,目前已成為21世紀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大陸有大量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加之老齡化日趨加深,使得心衰「後備軍」隊伍龐大。但目前,仍有部分醫生對心衰的認識不夠深刻,不同區域的醫生對心衰的理解也存在較大差異。同時,患者對心衰的了解也非常欠缺。大陸心衰的患病現狀如何?心衰可以治愈嗎?如何推動其規範化治療?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
大陸患者
腎功能損害相對嚴重
「在過去30年里,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都得到了重視,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心衰問題卻日益凸顯,成為心血管病中發病率唯一持續增加的疾病。」張健教授說,心衰致死、致殘率非常高,由於患者反復住院,醫療負擔也十分沉重,國外的流行病學統計顯示,心力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甚至高於部分惡性腫瘤。
據張健教授介紹,2003年,大陸開展的覆蓋1.57萬人的大型多中心研究顯示,在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成年人(35~74歲)中,心衰患病率為0.9%,估算大陸現患心衰的成年患者約有450萬人。2011年,大陸薈萃分析顯示,心衰患病率約為1.3%,約合1200萬人。2012年~2015年,北京阜外醫院進行了的一項大陸目前最大規模(1.36萬人)的前瞻性住院心衰登記註冊(China-HF)研究,將其研究結果與美國ADHERE研究、歐洲EHFSII研究、日本ATTEND研究及韓國KorAHF研究結果進行對比,發現大陸心衰患者具有以下特點:
大陸心衰患者年齡較小,比以上幾個國家平均年輕5歲左右。大陸心衰患者體重相對正常,歐洲患者就相對肥胖。大陸心衰患者入院時血壓水平相對較低,平均約為128mmHg,而其他國家心衰患者入院時,平均血壓水平為135mmHg~144mmHg。從疾病構成看,美國、日本和歐洲大部分國家患者心衰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壓,占所有患者的70%左右,大陸約為51%;美日韓和歐洲心衰患者合併糖尿病糖者約為35%,大陸為21%;大陸心衰患者腎功能損害相對嚴重。
在標準化治療方面,第一次入院前,大陸患者在門診的標準化治療低於以上國家,β-受體阻滯劑、ACEI(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藥物使用率較低。但在入院後,對於符合用藥標準患者的藥物使用率明顯提高,反映了我們目前對心衰的認知和標準化治療程度的提升。
心衰防治
用藥須盡量標準化
張健教授說,在心衰的診治上,現在並不缺乏指南、規範及藥物和許多治療方法。最缺乏的是推廣不夠,認識不足。「部分醫生對心衰的認識有錯誤,認為患有心衰就治不好了,實際上部分心衰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堅持標準化、規範化治療,以及良好的綜合管理,約24%的心衰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愈的水平:即心臟大小恢復正常、功能恢復正常,患者生活恢復正常。」張健教授強調。
張健教授指出,在藥物治療方面,雖然現在大陸醫生對心衰藥物治療的理解(例如為何要用ACEI、β-受體阻滯劑和螺內酯等)已經提升了很多,但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如一些醫生仍然認為,應用β-受體阻滯劑會使心衰患者心跳減慢、血壓降低,會降低心肌的收縮力,從而導致心衰加重。實際上,科學研究和臨床驗證都充分證實,β-受體阻滯劑可以有效改善心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猝死發生風險,延長患者的壽命。整個行業應進一步提高對規範藥物治療的認識,理解心衰的藥物治療是一個綜合體系,一系列的藥物加上良好的生活管理,才能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ACEI、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是目前標準治療的基石,所以在臨床上要盡量做到標準化應用,也就是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力爭用到最大耐受劑量或目標劑量,以使患者能夠從中最大獲益。
在晚期和重症患者的治療中,胡盛壽院士及其團隊開展了重症心衰的心臟輔助裝置的臨床應用,為部分晚期、危重患者的救治帶來了曙光。這種治療既是重症心力衰竭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搶救手段,同時也可以成為晚期心衰患者橋接心臟移植的治療方法。豐富多樣的心衰管理和治療方法,為心衰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在後期的心衰管理中,張健教授指出,希望能夠形成大中小醫院聯動,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互動的診治網路系統。從患者入院搶救,到普通病房里明確病因調整為規範化治療方案,以及出院後返回社區進行進一步觀察治療和康復,能夠形成一個閉環的管理模式,提高整個心衰服務體系的管理水平。
為了推進心衰知識的普及,提高醫生的規範診治水平,2015年由張健教授等提議,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倡導將每年的11月26日定為「全國心力衰竭日」,為普及和提高對心衰的認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多年來,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相關單位致力於醫生的培訓教育,開展「中國心力衰竭防治工程」項目、心衰骨幹培訓班、國家心力衰竭醫聯體等活動,有效提升了醫務人員的有關心衰診治的能力和水平,促進了大陸心衰防治水平的提高。
患者管理
要分層分級分時間段
對於心衰患者來說,加強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張健教授認為,要讓患者認識心衰,讓高危人群了解哪些因素會讓目前的疾病發展為心衰,知道得了心衰以後如何進行健康管理以減少復發等。
具體而言,張健教授說,比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等。再如,一些腫瘤患者在治療中發生了心肌損害,應及時治療心肌損傷帶來的問題,同時尋找和停用有心肌損害作用的化療藥物等。心衰患者的生活管理不能一概而論,要分級、分層、分時間段,按照病情的輕重程度去執行。例如,運動管理,就是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鍛煉程度和方式。病情很重的患者,應嚴格限制液體攝入,以休息為主,不宜過度勞累;病情中等程度的患者,液體限制程度降低,可以適當運動,但一定不能勞累,保持平和的生活狀態;病情較輕的患者,對液體限制更低,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但不能過勞。
此外,張健教授強調,心衰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臨床綜合征,即多種疾病都可以導致同樣的臨床表現的過程。心臟類疾病之外的很多疾病也能導致心衰,比如貧血、甲狀腺疾病等。每種疾病導致的心衰治療方法和措施有所不同,因此強調心衰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多學科協作。(文/ 本報記者 甘貝貝)
編輯製作:胡彬
覺得文章不錯?請分享點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