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對蔣介石的兩副嘴臉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日本右翼勢力的支持下,近年來台灣的「台獨」分裂勢力在島內瘋狂破壞蔣介石銅像,並極力抹去與蔣介石有關的歷史和印記。但很少有人知道,當年台灣大規模塑造、修建蔣介石銅像及紀念設施,正是被日本右翼分子鼓動的。新老兩代日本右翼對蔣介石的截然兩面,折射出蔣介石對日本「以德報怨」政策的徹底失敗。

感動日本政客的台灣香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為首的一批侵華日軍主要戰犯將如何處置,受到全中國關注。然而抗戰剛結束,蔣介石與何應欽、湯恩伯等在日本留過學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立即私心畢露,認為日本是「先進國家」,中國以後還有很多地方有求於日本,對岡村寧次等戰犯的處置應手下留情。同時他們堅信岡村寧次等日本戰犯「很會打仗」,如果爆發國共內戰,可請這些「東洋軍事顧問」支招。

但事實證明,日本戰犯出的點子並未使蔣介石免遭失敗的命運。1949年2月,國民黨在大陸的敗局已定,岡村寧次等人被蔣介石秘密「釋放」回國。

岡村寧次、根本博等戰犯回國後,時常念及蔣介石的「大恩大德」,使他們逃脫了被處死或長期被關押的命運。日本老牌右翼分子船田元曾公開聲稱,蔣介石戰後對日本採取的「以德報怨」政策,讓滯留在中國大陸的日本軍人和平民平安地返回日本,「日本後來的繁榮就是由此而來的」。

上世紀50年代初,日本因長期戰爭百業蕭條,官員生活甚為困苦。蔣介石從駐日情報部門得知日本高層政客生活清苦,很多人念念不忘台灣的香蕉,說「台灣香蕉又香又甜又好吃」。當時台灣人民的生活也甚困難,跟隨蔣介石逃台的許多國民黨老兵衣不遮體。但蔣介石偏對日本政客生出同情之心,覺得這是巴結日本高層的絕好機會。

當時台灣南部高雄縣旗山一帶的香蕉很有名,日據時期運往日本的香蕉大多產於該地。蔣介石立即指示在旗山收購香蕉運往日本,然後由派駐日本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六組負責人陳建中分送給日本重要政客。據史料記載,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每月給日本政要運送兩三次香蕉,費用全由台灣當局承擔。日本政要們接到香蕉後十分感激,有的家屬還感動得落淚。日本多名政要在回憶錄中都談到此事,稱讚蔣介石在他們生活陷入極度困苦之際,送來的那些香蕉如同雪中之炭,幫助他們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光。

由於蔣介石秘密私放大批日本戰犯,又放棄戰爭賠償,老一代的日本右翼分子對他感激涕零。蔣介石逃台後,日本右翼政客絡繹不絕地往台灣跑。老右翼分子、曾做過日本眾議院議長的灘尾弘吉一生訪台數十次,有時一年跑三四趟。甲級戰犯、原首相岸信介下台後,幾乎年年往台灣跑。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只要稍有點地位、知名度的日本政客訪台,台灣當局均不惜血本地招待,石井光次郎等聲名狼藉的戰犯還被蔣介石夫婦請到士林官邸作客。

日台曾聯手神化蔣介石

1972年8月,為阻擋日本田中內閣與新中國建交,日本知名右翼政客賀屋興宜在日本各大報發表了文章《警惕拋棄台灣的暴舉》,賀屋在文中用很大的篇幅闡述了蔣介石對日本的「四大功德」:其一,克服各種困難並頂住巨大的壓力,將200多萬日本軍人和僑民迅速、安全地遣返回日本;其二,蔣不顧蘇聯等國的反對,在是否保留天皇問題上力主由日本自己決定;其三,根據《波茨坦公告》,戰後日本各地由盟國占領,蔣介石不太讚成此舉,也未出兵,使日本幸運地躲過了被分割的命運;其四,放棄戰爭賠款,使日本國力迅速得到恢復。

賀屋興宜發表此文的目的是告知日本各界:蔣介石是日本的「大恩人」,日本應繼續與台灣當局保持外交關係。只是形勢比人強,中日兩國於1972年9月29日建立了外交關係,日本右翼阻攔中日建交的陰謀沒有得逞。

感覺「過意不去」的日本右翼只得通過其他手段表達對蔣介石的「謝意」。1973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87歲生日,岸信介與石井光次郎率領代表團,專程到台給蔣介石祝壽。1974年8月15日,日本右翼分子古屋奎二更是編著了為蔣介石歌功頌德的長篇傳記《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80年證言》,並在日本右翼報紙《產經新聞》上連載。台灣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迅速跟進連載,日本右翼勢力在日台兩地掀起的這股「蔣介石熱」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死後,當年10月6日,岸信介赴台會見蔣經國並建議說,「蔣介石是中國及亞洲的重要政治家,日本人民十分尊崇他」。「為緬懷他的豐功偉績」,日台兩地均應開展紀念活動,建紀念設施。在安信介、灘尾弘吉等日本右翼勢力的鼓勵和支持下,蔣經國在台掀起一波又一波神化、宣傳蔣介石的高潮,各機關、團體、軍隊、學校、街道根據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指示,紛紛修建蔣介石的銅像,購買、分發有關歌頌蔣介石的宣傳品,一些大中小學、團體也改名「中正」。

1985年是抗戰結束40周年,也是蔣介石去世10周年。9月4日,岸信介不顧大陸方面的強烈反對,執意在東京發起成立「蔣介石遺德顯彰會」。據日本和台灣媒體報導,參加此次成立大會的人數超過6500人。「蔣介石遺德顯彰會」還將紀念活動延伸到橫濱、福岡、大阪、名古屋等日本多地。《產經新聞》每天都用大量版面進行跟蹤報導。

對日本右翼搞的出格活動,大陸通過各種途徑向日方表示反對和不滿。1985年10月11日,大陸主管人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來訪的岸信介女婿、日本外務大臣安倍晉太郎時,很不客氣地批評日本說:「這些年我們沒有給日本出過難題,而日本的教科書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還有‘蔣介石遺德顯彰會’問題,給我們出了很大的難題。這些問題一出現,人民就聯繫到歷史。」

新右翼對蔣介石態度大反轉

然而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日本敵視新中國的老一代右翼政客岸信介、佐藤榮作、灘尾弘吉等先後亡故,那些被蔣介石庇護的戰犯亦陸續死去,喧囂一時的「蔣介石熱」漸漸冷卻。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右翼與「台獨」分子交往十分熱絡,並不時在背後給「台獨」分裂活動出謀劃策。日本右翼勢力發現,台灣的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氛圍甚濃,這是台灣「獨立建國」的大障礙。尤其是那些星羅棋布的蔣介石銅像、大小城鎮的「中正路」、貨幣上的蔣介石頭像、教科書中的頌蔣內容成為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鐵證。

於是日本新一代右翼勢力再也不念蔣介石對日本的「恩德」和「以德報怨」了,反而慫恿、支持「台獨」勢力抓住「二二八」事件大做文章,使蔣介石在台的名聲一落千丈。相比之下,日本統治台灣期間製造了數十起大屠殺事件,殺害的人數達60萬之多,「台獨」分子卻一字不提。從21世紀初開始,日本右翼策動「台獨」分子在全台範圍內破壞、損毀蔣介石的銅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幾千座蔣介石銅像,大都被拆除,被推倒、潑漆、斷頭、砍手砍腳的為數眾多。

蔣介石與日本右翼相互利用,給台灣造成諸多後遺症,包括台灣社會至今還在迷漫的媚日哈日氣氛。2018年4月4日,台灣知名學者賴嶽謙談到台灣這一反常現象時就直言不諱地說:國民黨有很大責任,蔣介石、蔣經國都任過國民黨的主席,自然是最大的責任者。(汪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