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窩里橫,外面慫的真相,現在知道還不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家庭教育】孩子窩里橫,外面慫的真相,現在知道還不遲! 親子 第1張

案例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她家也是一個男孩兒,5歲多了,每天精力旺盛、上躥下跳,折騰的朋友精疲力盡。

這孩子看到我們在聊天,湊過來大聲跟他媽媽說:「我要吃蘋果!」

朋友說:「等一下我跟阿姨說完,我給你洗。」

孩子大聲喊道:「不!我現在就要吃!」

這時孩子的奶奶聽到了趕緊過來說:「你們聊吧,我給他洗。」

孩子用兩手猛地把奶奶一推,差點兒把老人推個趔趄(小男孩兒力氣大得很),「我不要你洗!我就要我媽洗!」

朋友立刻批評他說:「怎麼能這樣!不能推奶奶!」

結果孩子哭鬧的更兇,朋友沒法子只好趕緊去給他洗了個蘋果,才平息風波。

然後朋友對我不好意思地說:「這孩子就是慣的,在家里你看這副小霸王的樣子,出去見了陌生人連個屁都不敢放。連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兒都得拉著我,讓我過去跟人家說帶他一起玩兒。」

其實很多家里可能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孩子怎麼在家兇得要命,出去就「熊」得要死。在家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出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兒了,不敢和陌生人說話,被搶了玩具也不敢吱聲,還得央求父母去要回來。

難道用「就是慣的」一句話就解釋了嗎?

這樣未免太簡單粗暴點,而且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孩子這種雙重表現背後,真實的需求和問題,我們並沒有看到。

有人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可每個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就開啟了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探索之旅。即使還不會說話,TA就能很敏感的感受到家中每個人的脾氣、性格、以及與自己的關係。

誰是溫柔可親的,誰是冷漠嚴厲的,誰是有求必應的,孩子小小的心可是門兒清。所以孩子和家中每個人的互動模式也是不一樣的。不過總體來說家里人對孩子總是溫柔關愛的,在家里孩子總能感受到溫暖、安全、放鬆,所以家這個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個安全的港灣,可以無所顧忌的釋放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當孩子到了一歲多兩歲的時候,慢慢學會說話增進和家人的互動。家就成了孩子第一個人際交往和情緒訓練的實驗場。

細心的爸媽會發現,孩子並不從一開始就這樣。有些孩子大概是從三歲起,或者更早一點兩歲多,或者晚一些,才出現了「窩里橫在外熊」的情況。

這就是孩子在之前的行為探索中形成了這種模式。而更早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和家里人,沒有在TA的探索中給予正確的反饋。

比如孩子第一次動手打人的時候,確實是孩子不知道什麼叫打人,不知道打了人對方會疼,孩子一興奮起來不知輕重,錯把打人當做了打招呼的方式。可是孩子第一次打人時,我們作為家人是如何反饋的呢?

或許媽媽或爸爸趕緊上前斥責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

老人或許說:「孩子不懂事,你跟他說有什麼用啊?孫子打我我不疼,沒事兒!」

如果孩子打的是爸爸媽媽,可能父母會比較嚴厲的阻止TA,然後告誡TA不能再這樣做。也許孩子聽不懂,但TA能從父母的語氣、表情中知道這樣做,父母不高興。

所以通常愛打人的孩子都會比較毫無顧忌地打爺爺奶奶,而比較少打父母。如果父母也像老人那樣,覺得孩子小不該計較,笑一笑就過去了,那孩子就會無差別統統打了。

年幼的孩子確實不懂事,但他們其實比誰都機靈,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互動中,孩子已經摸清了在家行為的模式:我想要什麼就大聲喊,喊的越大聲他們滿足我越快;反正打人了他們也不會怎樣,我當然想打就打。

可是到了外面呢?外界環境對孩子來說,本來就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陌生人可不像家里人那樣對TA和顏悅色,有求必應。

孩子打了別的小孩,對方可能會打回來,或者從此不和TA玩兒,又或者對方家長會跑過來不依不饒。

而這時很多父母所做的卻是代替孩子去和別人溝通。比如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拉開,斥責孩子,跟被打的小孩道歉,跟對方父母道歉。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和他人相處的模式,家長的過多關注和干預,反而使孩子失去了這一機會。

此時孩子雖然知道了不能打人,卻沒有建立起和他人正確交往的模式。父母的嚴厲斥責讓孩子無所適從,慢慢變得害羞、膽怯,不敢說話。

所以一開始對孩子的引導很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別人打招呼,介紹自己,勇敢地說「我想和你們玩兒可以嗎?」「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嗎?你也可以玩我的。」

可是我們往往看到有些孩子都6、7歲了,甚至更大的年齡,還是在家里呼來喝去,到外面靦腆害羞。因為他們的父母沒能在他們小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反饋,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際互動模式。那個探索的時期孩子一直沒能走過去,停留在了那個階段。

那孩子已經是這樣的現狀了,如何解決呢?

第一、不要給孩子輕易打標籤

不要說「這孩子一到外面就打蔫兒」。正確地看到孩子處於這樣一個試探的階段,是可以變化的,而不要簡單歸為孩子有問題。這是父母首先應有的態度。

第二、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窩里橫」的孩子缺乏與外界打交道的經驗,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給孩子創造機會,多帶孩子到戶外玩,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合作。

當孩子在交往中發生爭吵時,只要沒有危險,爸媽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讓孩子自己試試去解決,以培養他的責任心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性。

孩子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須是通過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

第三、愛孩子要有度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僅要把握「度」,更要掌握一定的原則,減少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對於無理要求更是要學會說「不」。

在老人和父母共同養育的情形下,要盡量保持所有養育者態度的一致性,不然孩子就會鑽空子,看人下菜碟。家里要明確一定的準則,讓寶寶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被允許的。對於他的需求,也要有選擇性地滿足,或者延遲滿足。寶寶明白了自己行為的邊界,就不會一味地蠻橫不講理了。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慢慢走向獨立,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而自己代勞,使孩子得不到成長。

第四、教會孩子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一味地責怪孩子「發脾氣不對」是沒有用的,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教給寶寶表達和釋放情緒的方法,鼓勵他用語言說明自己的需要、描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家長太過「貼心」,還沒等寶寶開口就已經猜到並做到他想要的了,這也會剝奪他發展表達能力的機會。所以要耐心一點兒,等待孩子自己表達出來。

當孩子發脾氣時,更不要硬碰硬地去打壓,那樣會激化矛盾、掩蓋問題。我們應該理解和接納孩子,孩子才能接納自己。

你可以蹲下來抱住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你能告訴媽媽為什麼生氣嗎?」如果孩子還是說不出來,可以試探的去說:「你是因為XXX才生氣的對不對?」就算沒有猜對,孩子的情緒得到了緩解,也會靜下來慢慢整理思路,說出自己到底為什麼生氣。這樣的訓練可能不會一次就有效果,但要經常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在這個整理和傾訴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也會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家庭教育】孩子窩里橫,外面慫的真相,現在知道還不遲! 親子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