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舞台藝術創作和表演總體水平的重要標誌。從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中國民族歌劇創作以文化自信和人民情感呈現出煥然一新面貌,產生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江姐》《黨的女兒》等一批經典作品。今天,新時代對歌劇藝術發出新召喚。音樂在發展,審美在變化,手段在豐富,民族歌劇創作的探索方興未艾。上海音樂學院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原創歌劇,服務偉大時代和偉大人民。建校90周年之際,我們創排的歌劇《賀綠汀》,就是一次自覺的嘗試。
一
題材和主題是歌劇的重中之重,需要慎之又慎。沒落時代的挽歌,扭曲人格的劇作,我們不願為之。光明終將驅散黑暗,即便悲劇表象也有光明心澄然升起,這才是從古希臘戲劇到正俗敦風的中國樂教共同的精神,是人類審美相通的母題。
舊中國苦難歲月裡,曾經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遊擊隊歌》傳唱大江南北的歌聲,音樂背後是一位人民音樂家的身影和風骨。賀綠汀不僅僅是上音人敬愛的老院長,更是20世紀奮鬥著的中國人民的典型代表。從一個樸素的內地山鄉的農家子弟,到經歷五四新文化運動洗禮的時代青年,他放棄了安穩的藝術教員生涯投身湖南農民運動,成為建黨初期的中共黨員。在大革命失敗的驚濤駭浪中,他沒有因血雨腥風動搖,參加了廣州起義和海陸豐根據地的鬥爭。抗戰爆發時,賀綠汀已經是著名藝術家,但他舍家撇業,率先組織上海抗日救亡演劇團奔赴山西前線。他曾在重慶中央廣播電台負責音樂工作,當被要求加入國民黨時,毅然離開了大後方,歷經千難萬險,只身奔赴皖南事變後被反動派誣為叛軍的新四軍抗戰前線。
賀綠汀之所以為我們所敬仰,之所以值得寫成歌劇,正是因為他始終能夠選擇正確的道路,與人民共情,與時代共進。寫好一個賀綠汀,就像是寫出了一個民族的百年史。
青年賀綠汀在國立音專(上音前身)求學期間,從學習西方音樂的角度,可以說他達到了當時最高水平,出版和聲學譯著,拿下作曲國際大獎。但他反對全盤西化,也不走進象牙塔,而是始終與中華文化、與中國人民站在一邊,廣泛地吸取民族音樂元素,為人民而歌唱。賀綠汀曾說,「我肚子裡的民歌多了,當我眼前出現哪個情景的時候,旋律就自然淌出來了。」他用中國民族風格創作的鋼琴曲《牧童短笛》成為中國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鋼琴作品,也成為中國音樂復興的一面旗幟。20世紀30年代,賀綠汀創作的很多左翼電影插曲如《四季歌》《春天裡》,都是從生活和人民中間取材。音樂不忘本來,取長外來,也因而走進了人民心中。
為世人所熟知的《遊擊隊歌》,誕生於1937年底,是賀綠汀在山西臨汾槍炮聲中作詞作曲。此時,全面抗戰爆發只有幾個月,中國共產黨確立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的時間也不長。賀綠汀之於時代的敏銳性,令人欽佩。歌曲在八路軍總部高級將領會議期間首演,深受全體八路軍官兵的喜愛,並迅速傳遍全國。後來在延安,毛主席也曾當面稱讚《遊擊隊歌》寫得好。這首進行曲風格的歌曲,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曲調生動流暢,歌詞通俗易懂,表現出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問世80多年來,歷久不衰。
賀綠汀在延安時期還創建中央管弦樂團並任團長。解放戰爭時期,在華北、西北都有他戰鬥的身影。新中國成立後,他出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整整半個世紀,他為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音樂高等專業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做出了巨大貢獻。上音以藝術形式學習身邊的大師榜樣,立德樹人,既是對大師的緬懷,更是響應新時代的召喚。
二
賀老也曾夢想創作一部歌劇,他為此積累素材,默默思考,限於歷史條件,我們已不能知曉他未完成的歌劇夢是什麼。今天,上音生逢其時,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歌劇創排將是衡量學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桿,也是深化教學綜改的發力點之一。
近年來,上音紮實推進民族歌劇原創進程。2015年10月,弘揚愛國主義主題的原創音樂劇《海上音》公演成功;之後,為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聯手湯顯祖家鄉江西撫州市推出原創音樂劇和歌劇版《湯顯祖》,第一次把《牡丹亭》作者本人作為藝術人物呈現出來,著力於弘揚中華君子德性之美、中國文學戲劇之美。該劇獲國家藝術基金海外傳播推廣項目資助,今年1月又在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作為歐洲青年歌劇節開幕首演。這是非歐洲院校製作的歌劇首次亮相該節,深深感染了歐洲觀眾。演出結束後,全場爆發長達10分鐘的熱烈掌聲。此前該劇還應邀在捷克亞納切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作訪問演出,也反響熱烈,迅速在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歌劇的旋風。這為我們進一步探索民族歌劇的創排積累了經驗。
賀老主張在發展中國已有的音樂之外,與全世界音樂界發生聯繫,他的名曲《牧童短笛》打破了中國音調與西洋樂理的界限。因此,在《賀綠汀》劇本構思階段,我們就確立了基於中西合璧探索音樂創新的思路。劇情取舍裁量、唱詞語感文風,要有利於音樂創作突破西洋歌劇的程式和腔調。和聲構造、旋律處理兼用中西方之法,構成獨特的中國風。「湖南花鼓」「嶺南絲竹」「洋場小調」「蘇北民歌」……不同場景增加了音樂風格的地域化特徵;賀綠汀、薑瑞芝、丘東平、秋喬、大將軍等不同性格的人物,為音樂形象具象化(包括聲種、唱法)設計奠定了堅實的戲劇基礎;而《熱風吹過枝上》《牧童短笛隨想》《你是革命的貝多芬》等劇中唱段,把家國情懷和藝術情懷一同放在中國現代歷史的進程之中,彰顯出歌劇「歌」的魅力和「劇」的價值。
如何處理戲劇衝突不在一個集中的時間節點,是歌劇寫人物傳記的難點。青年編劇陸駕雲在研究賀老史料方面下了功夫,通過截取賀老一生中最具戲劇性的片斷,既真實地反映他的主要經歷,又巧用人生轉折點,形成戲劇張力。如第一幕所展現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對人民的壓迫,已到了一個臨界點,英國軍艦在四川殺害中國軍民上千人的消息傳來,激怒了邵陽民眾,發生了焚燒英國洋行、油庫這樣的真實事件。把這種舞台上富有表現力的衝突,與賀老早期參加農民運動的經歷結合在了一起。又如在上海求學期間和成名以後,面對主張全盤西化、蔑視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的心態,與自身藝術理念形成的強烈衝突,賀綠汀的憤懣和堅持噴薄而出,戲劇衝突也層層遞進。
戲劇張力還更多地表現在音樂本身的衝突上。一部歌劇,戲劇的衝突有時候未必有音樂的衝突來得更加直接和感人。如在第一幕的農民運動中,賀綠汀的愛人在家鄉邵陽街頭女扮男裝演活報劇,青年作曲家戴維一加入了邵陽花鼓戲的曲調風格;緊接著當反派人物出場時,就使用了西方現代音樂中的無調性音樂,形成一種音樂上的張力。薑瑞芝與賀綠汀相戀的一場戲中,即將傳來大革命失敗的消息,青年作曲家邱曉柳的音樂設計很出彩,在帶著愛情思念的歌唱中穿插了焦慮、緊張的音樂衝突。
編劇選取賀老若干首經典代表作,以幕間劇的形式做了穿插。但全劇絕大部分歌曲都是新創。其中男主角有四大段詠嘆調,風格突出,刻畫出賀綠汀壯麗的人生、豐富的情感。青年賀綠汀第一次出場,戴維一用一種憂鬱、深沉的曲風來表現時代的黑暗和主角反抗、求索的精神;賀綠汀創作《牧童短笛》時,張千一在婉轉、唯美的曲風中,間用激憤的抑揚頓挫,闡釋了田園牧歌背後的苦難和對於美好未來永不言棄的深意;《遊擊隊歌》之前的大段引曲,賀綠汀鼓動民眾起來抗戰,要表現出昂揚、激越、詼諧的花腔,如同《費加羅的婚禮》中《給大忙人讓路》一樣帶勁,詞曲作者精心合作,期待歌唱家廖昌永演繹出又一經典唱段。全劇的高潮,是在華中魯藝負責人丘東平犧牲之時。最親愛的戰友倒下了,在那個生死關頭,賀綠汀也同樣可能犧牲。劇中有一段長達十多分鐘的詠唱,把深沉的感情、激昂的鬥志、對事業的熱愛和祖國未來的美好暢想都展現了出來,青年作曲家徐可展現了出眾的才華和駕馭複雜音樂的能力。可以說,全劇的音樂設計、唱段安排、音樂風格,借鑒了中西方歌劇的成功經驗,更有我們不斷探索、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和風格。
三
一部好的文藝作品要能夠使正能量讓每一個人切身感知,產生發自內心的情感共振。對賀綠汀的認同,對賀老所奮鬥獻身事業的認同,讓這部作品真正產生一種教育的意義。《賀綠汀》排演過程中,我們「95後」的學生演員、演奏者們真切了解了中國現代史,真正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有了情感認同。
今年,在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下,《賀綠汀》開展三省二市的全國巡演。5月27日走出上海的第一站,來到新四軍軍部重建地江蘇鹽城。當師生們現場唱起《賀綠汀》選段時,很多人的眼中充盈著淚水,觀眾們也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內涵。這就是精神的傳遞、情感的共鳴。7月20日,是賀老115周年誕辰,上音將和賀老家鄉湖南邵陽共同主辦首屆賀綠汀音樂藝術節,向賀老家鄉人民作兩場匯報演出。其後,還將於7月下旬赴賀老曾經戰鬥過、上音聲樂前輩周小燕先生的故鄉武漢演出兩場,8月1日建軍節當天晉京演出。
我們將循著賀老的革命生涯和戰鬥足跡,開啟這一段精神朝聖之旅。每一場演出不僅僅是藝術實踐,更是藝術的采風和精神的升華。不僅是藝術服務於人民,還要讓藝術教育我們自己:無論創作什麼樣的音樂,歸根到底都要不忘初心,為時代謳歌,為人民歌唱!
(作者為《賀綠汀》總策劃、作詞,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本文發表於《人民日報》2018年7月19日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