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方光華

清代錢泳(1759-1844)在《履園叢話》中說:「雕工隨處有之,寧國、徽州、蘇州最盛,亦最巧」。錢氏這句話是從府屬範圍來說的。三地安徽占其二,寧國排其首,可見寧國刻工之盛之巧。在寧國府屬六縣中,旌德刻工又是翹楚者。

旌德刻工產生的歷史背景

旌德地屬黃山餘脈,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與徽州府的績溪、歙縣相似。這裡山區盛產林木,資源豐富。東晉南渡,北方士族紛遷來此,帶來了中原的技術和文化。旌德廟首呂氏始祖唐代詩人呂從慶是從金陵(南京)避黃巢戰亂遷居而來,白地鎮江村始祖江韶則是宣城太守、詩人江淹五世孫。呂、江、方、劉、湯、朱等南遷士族子弟,在江南一隅追求的是耕讀傳家的生活。加上歷代一批賢能的縣宰如元代王禎、明代盧洪春等,流寓文人學者如唐代李白、明代湯賓尹、清代施閏章、洪亮吉、包世臣及本地文人學士,使旌德成為祟書重教,人文昌盛之地。

隨著宋代朱熹理學的傳播,各姓宗族修譜之風盛行,相當數量的刻工應運而生。元滅南宋,占據江南不足百年,對圖書文化事業不甚重視,刻工刻書數量大減,但在旌德因為王禎印《農書》、印縣志,使旌德刻工在木活字印刷上技高於人。明清兩朝,伴隨科舉的發展,書院的發達,加之商品經濟勃興,市民文學不斷興起,小說、戲曲、說唱文學以及圖畫之類書籍大量產生,形成了濃鬱的刻藏書文化,造就了一支寵大的刻工隊伍。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歷史 第1張

旌德建縣於唐,南宋乾道年間,全縣統計人口僅24116人。明代基本上是二三萬人的規模。清代以後,人口增長迅速,乾隆十四年(1749),為23萬餘人。到了道光五年(1825),達44.7萬。山陵盤亙,可耕地少,地不養人,百姓只能靠百工技藝補生活不足。清嘉靖《寧國府志》載:「按旌德石壁以南,溪山窮峻,阻限舟楫,田賈畝至數十金,斫山疊石,筋力百陪[倍],物土之宜,盡出他邑下。故其民性嗇近利,斤斤齚齚,以競刀錐之人,陋而無制,儉而戾古,親死必路殯,以需善地徼福利,雖暴棄中野,顙不為泚。又地雜兵屯,疆理棼錯,故人是用,漓訟由此作。」嘉慶《旌德縣志》同樣有類似的說法:「貧之男女,幼時卻令習工藝紡績」,「百工技藝之人,商販行遊之徒,皆衣食於外郡,逐利於絕徼,亦其勢使然也。」所謂「競刀錐之人」,即謂紛紛爭當刻工,蓋刻書用刀,裝訂書用錐。

這就是造成旌德刻工之盛之巧的大致原因。

中國首部木活字印刷縣志誕生旌德

刻工乃古代圖書生產中最重要環節。以雕版印刷而言,是繼書寫上版的第二道工序。以活字印刷而言,先造就單字為第一道工序。刻工相伴於刻書的產生而產生。相對而言,耕讀傳家的社會環境,是產生刻工的沃土。

旌德刻工最早出現在南宋初年。刻工多為下層勞力人民,有世傳其業的專門手工業者,如木匠、竹匠,多數為農閒季節的兼職農民。寶祐二年(1254)寧國知府劉震孫於宣城重刻胡寅《致堂讀史管見》三十卷,記有刻工二十餘人,其中劉拱、劉元吉、劉君叟等很可能為旌德刻工。至於相毗鄰的徽州、池州、廣德軍、太平州,南宋時屢有刻書活動,各書所記刻工,當不乏旌德刻工。寧國府第一本地方志《旌川志》(八卷),就是旌德知縣李瞻於南宋紹熙年間編纂刊印的。可以這麼認為,當時旌德刻工就已經相當活躍了。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歷史 第2張

正是旌德有一批技術精湛的刻工隊伍,加之山區盛產優質硬木,為元代農學家王禎在旌德首創木活字印刷,創造了技術和物質前提。

旌德有一個叫「版書」的地名,現在是一個鄉的建制,不少文化人都認為這個地名與刻版印刷有關係。可以這麼猜測,當時臨近縣城的版書盛產刻書所需的木紋細密,質地堅硬的棗木、梨木、黃楊、白果等,這才讓它成了一個刻工集中的地方。七百多年前,王禎在旌德當縣尹時印《旌德縣志》和《農書》,就選在版書。看來,不是王禎成全了旌德刻工,而是旌德刻工的肩膀上立起了王禎的木活字印刷術。據版畫家張國標先生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還發現了署名「旌德版書印行」的書籍和標號。

王禎印成六萬餘字的《旌德縣志》,是元大德二年(1298),工匠們制木活字三萬多個,不出一個月刊刻了一百套。沒有大批熟練的刻工,那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創下如此紀錄的。元貞元年(1295)至大德四年(1300)在安徽旌德、江西永豐兩地,王禎又刊刻了《農書》,該書圖文並茂。江西是刻版印刷,旌德則是活字印刷。書中的《農器圖譜》,王禎繪制了三百零六幅各種農具和機械圖。每圖後附一文,說明它們的構造、演變和用法,這是比較完整的宋元時期農具和農業機械資料。靠著一批「奇劂匠」,王禎成了那個時代的「暢銷書」專家。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歷史 第3張

木活字

王禎把創制木活字的方法寫成《造木活字印書法》,並繪制「活字韻輪圖」附在《農書》後面。王禎的木活字印刷,具體的辦法就是:「造板木作印盔,削竹木為行,雕板木為字,用小細鋸鉸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既滿,用木渭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先請書法名手寫出字樣,糊於木質很好的方木上,由刻工雕刻成陽文反體字,逐個鏟修,使之大小高低完全一致。再將這些刻好的木活字,按音韻次序排列。排印時用木版作底,四周用竹片攔緊,將幹活字行行排滿,個個墊平,中間以薄竹處隔行,並楔緊固定。然後上墨鋪紙,用棕刷順界豎直刷印。王禎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用輕木造出大轉輪,「立輪盤以圓竹笆鋪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號數上下相次鋪擺。凡置輪兩面,一輪置監韻版面,一輪置雜字版面。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轉摘字。」王禎還對「寫韻刻字法」「鎪字修字法」「作盔嵌字法」「取字法」「作盔安字刷印法」等各項具體方法作了詳細的記載。木活字的使用推廣,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刻工的聰明和王禎的智慧碰撞出的木活字印刷術,很快影響著各地的印刷業。明清時代印刷業的蓬勃發展,得益於木活字印刷和傳統刻版印刷的雙管齊下,尤其是木活字規格、種類、製作質量、排印技術等,在旌德刻工手中日臻完善。從王禎在旌德創制木活字起,一直到民國初年,活字印刷書籍一直綿延不斷,在大陸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系旌德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