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科技 第1張

1998年6月我在威尼斯廣場。

繼7月20日我發表《誰是靠山》之後,1998年的外商依靠國內廠商的局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中外PC軟體合作方式發生根本變革,《克麗觀察》上再次發表《「傍」誰》(主題)來間述我自己的觀點:

「傍大款」同樣存在於PC業。誰不想找個國外大公司合資合作,沾點牌子光,沾些技術光,更實惠的是沾點資金光。那是過去,現在可不同了,外商PC想沾中國軟體業的光,國際名牌上綁上個中文平台、應用軟體,又好聽又好賣。

中國軟體業中小企業也情願讓聯想、實達這樣有市場實力的企業買些股份,註些資金,中文平台也要集成些中文應用軟體,這些一改過去「傍外商」的現象說明,中外PC合作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

大約在半年之前,外商們的風險投資嚷嚷了一陣,後來說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投資商們慎之又慎,聽不到聲音了,這也難怪。

中國政府、企業那幾年真為中國軟體著急呀,民辦、企辦、國家辦了那麼多軟體園,想把軟體業的規模做大,那個心勁兒還用說?但是除此之外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科技 第2張

1998年6月我撐船在海道上飛漂去威尼斯小島。

8月7日實達集團與東方龍馬公司宣布,共同斥資6000萬元組建軟體開發公司,不管誰「傍」誰,反正沒「傍」外商,自己解決問題。6000萬元,不比四通利方公司吸引的外商投資少啊。

傍內商關鍵看結果

就在同一天,四通利方公司在北京舉辦研討會,召集中外硬軟體中小企業,探討以四通利方中文平台集成各種應用軟體在中外硬體平台上。5天以後,聯想集團宣布給金山註資900萬美元,相當於購買了30%的股份,誓在今年將WPS、詞霸、遊戲類軟體銷售到60萬套。

可以斷言,今後還有類似中國市場「就地取資」式的合作項目宣布,這叫「傍內商」。

「傍內商」行不行?被「傍」上的內商又去傍誰呢?

過去那麼多合資、合作註資的成功的雖然不少,半途而廢的、各存實力的也不少。現在「傍內商」可信嗎?兩家合作也行,叫部分收購也罷,關鍵是看結果。叫捆綁也行,叫授權也罷,叫打開市場管道也沒關係,關鍵看是否對雙方有利,關鍵是看雙方是否都感到心理平衡,感到安全。

為什麼要「傍」別人?當 然是感到後勁不足。為什麼願意讓別人「傍」?當然是看到對方有前途。為什麼要捆綁別人?為什麼要讓人捆綁?當然是為了壯大自己的產品勢頭,當然是為了自己的產品銷得上批量。行得通嗎?

《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科技 第3張

1998年6月我在義大利米蘭和巡警合影。

實達是幹硬體出身的,聯想也是幹硬體起家的,硬體的生產銷售方法不同,成本比例也不同。硬體生產有採購成本,銷售有銷售成本。軟體呢?生產成本大都是人力,銷售成本、服務成本差不多是生產成本的兩倍呢!

再說還有技術問題。技術有什麼問題?人人都說技術已不成問題,現在任何產品都不會是因為技術不好而賣不出去的。

再來看看捆綁。外商硬體平台都捆綁中文應用軟體了,咱中國硬體當然也要捆綁中文應用軟體。四通利方沒有理由不從中文平台切入,Internet機會好,再把什麼賀氏調制解調器捆綁上,就叫「網上金典」。如果不要別人的調制解調器的上網軟體,就叫「網上銀典」,這叫上網解決方案。把中文平台上捆綁上個什麼應用軟體就叫做什麼解決方案。

西門子顧慮了,這怎麼 行?你的軟體出問題,人家怪我西門子PC怎麼辦?NEC也有點害怕,怕什麼?怕找些服務上的麻煩。王志東說了,別顧慮、別害怕,在我們平台上的應用軟體就是我們的產品,我們負責測試維修服務。

和光、同方一個說不放心,一個說很擔心。不放心什麼?擔心什麼?不放心和擔心的就是這麼多產品整合在一起性能會下降。

「怎麼會?我們會做一些開發。你們的擔心,就是我們的擔心,你們的牌子也是我們的牌子。」王志東又說了。還有沒說的廠商呢,目標軟體公司擔心自己的管道被別人掌握了,好險哪。「傍」誰還怕險?「傍」誰就要相信誰。

聯想也好,實達也罷;東方龍馬也好,金山詞霸也罷,擔心嗎?有風險嗎?擔心是有的,風險也是有的,聯想、實達、四通利方甚至要捆綁中國應用軟體的惠普、IBM、康柏,這些內外「大款」傍誰?傍中國市場。

1998年IT也發了洪水

正在我為自己愛國主義精神得意之時,南方洪水越發越大,IT業所面臨的「洪水」也不小,我這個天生樂觀派需要給我自己和產業市場壯壯膽,於是《IT也發「洪水」》的《克麗觀察》出手:

《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科技 第4張

1998年6月我在義大利羅馬和比薩之間的小酒店路邊。

增長緩慢、下降,甚至虧損,這是一些國外著名PC廠商所面臨的經濟形勢。國內呢?先是怕亞洲金融風暴有影響,後來又說體制改革或市場因素,接著PC漲價是因香港機場遷移,再就是打擊走私暫時價格不適應……難道國內外PC業形勢也面臨洪水不成?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就清楚了。

IBM公司上半年營業額為362億美元,同比增長不到6%,惠普98財年第三季度增長開始呈1位數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過去他們的經濟增長地區在亞洲,他們的確受到了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IBM今年本想邁向800億美元年營業額,惠普今年也奔500億美元年營業額。

此時他們都面臨內部體制脫胎換骨的痛苦,增長趨於緩慢;加上惠普本身是個資金上保守的公司,總是把困難想像的比現實更多,早早緊縮銀根。世界IT業經過連續5年10%以上的增長,市場節奏自然放緩。

不管什麼原因,可以發現,除了Dell公司之外,凡是做PC硬體的公司(包括晶片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困難。

當然也有例外者,SUN公司產品不沾PC的邊,上半年增長13. 5%,利潤增長19. 8%。康柏收購DEC後竟然上半年增長6.8%,不過利潤出現下降6.3%的現象,這也難怪。

最樂觀的是微軟公司,但是如果PC公司的經濟繼續滑坡,自然會波及到微軟公司和其他軟體行業。Oracle公司1998年營業額達75億美元,增長13%,和PC硬體廠商們相比,他們真是「熱火朝天」,與IT發「洪水」形成鮮明的對照。

網路、ISP公司的營業額、利潤沒有暴漲,但市值也「熱火朝天」,火得不能再火。管他「熱火朝天」還是發「洪水」,我們還是看看國內的IT業的經濟市場形勢。

如果說上半年「亞金」風暴影響到國內IT業出口的話,為什麼上半年大陸PC類產品出口增長72%,達45億美元以上呢?或許下半年是個考驗。

如果說體制改革暫時成為市場緩慢的一個因素,那麼這個因素正在逐步減少,再說家用電腦市場從來未像今年這樣「火爆」過。

香港市場正在趨於正常,打擊走私對國內廠商是個極有利的因素,正是國內廠商PC正常發揮市場效果的好機會。如果說國內廠商不是雪上加霜加冰塊的形勢,那麼在國內的外商們呢?

如果說中國已與國外市場成一體化,那麼還有個性化的一面。過去DEC公司連續5年在國外市場不景氣,在國內市場仍然增長,蘋果、Sybase、SGI、Informix、摩托羅拉等公司在過去國際市場不景氣,國內市場一直是他們總公司業績的典範。

如果說因國際市場不景氣放棄國內市場的開拓,那最終失去市場的還是自己。如果說因國際市場不景氣,放棄國內市場,那正中國內廠商下懷,正是聯想、方正、同創等廠商吃掉外商在國內市場份額的機會。從這個道理上來看,國內廠商把對國外廠商的不利因素變成了對自己的有利因素。

再看看打擊走私這件事本身對健康我們的市場是那麼 地有利,對在國內沒有工廠的外商也是多麼地有利。前幾年似乎外商在國內投資有「忍辱負重」之感,現在高興了吧,直銷水到渠成,打擊走私也與己無關了。

於是得出了與我們主標題相反的結論,同時也可以派生出另一個結論,越是情況嚴峻越有機會,危機的機也是機會的機。越是認為有諸多不利因素,越是有可能將他人的不利因素轉化成對自己有利的因素;越是他人的撤退,越是自己顯示自己在前進;越是能夠挺住,越是能應付這些不利因素,越表示企業、產品的心理和資金支持上的實力,從而達到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穿越前沿》連載 | 急轉時代:外商開始傍中國企業 科技 第5張

1998年6月我在米蘭大教堂前,米蘭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它的外部精美玲瓏極致。

相反,一遇到困難,一看到苗頭虢撤退,就給對手機會。給對手機會就等於自己失去機會,一旦自己失去機會,再進中國市場就難上加難了。

或許目前的形勢還會繼續,或許這種繼續還會堅持幾年,有什麼關係呢?困難、問題、滑坡是「洪水」,也是機會,不搏鬥會被淹死,與洪水搏鬥,就有生存的可能,「洪水」過後就是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