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作者:沈浩卿

在中國,版權問題一直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尤其是視頻、圖片、文章等內容,很多從業者因為缺乏版權意識,認為「凡是互聯網上傳播的都是免費的」,一個「拷貝」加一個「黏貼」,就收到了自己的囊中。

但是,近年來大量維權案件的湧正在醒國人的版

2017年4月,煎蛋網被視覺中國索賠25萬元

2017年9月,北京市海淀區法院一審判定:林志穎PS微博照片對原作者構成侵權,賠償經濟損失34.5萬元

……

以圖片侵權為例,其在侵權案件數量中排名第,占到了24%。一組來自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該院2015年收案161件、2016年收案508件、2017年收案1149件,三年間受理案件數增長了6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判決的案件中,原告的勝率很高,絕大多數都能獲得經濟賠償。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但隨著維權案例的逐漸增多,不少人反映一些圖片版權方索要的賠償過高,甚至有「碰瓷」之嫌。這其中,自媒體成索賠重災區,越來越多的人「被迫」買了版權。

圖片反「抄襲/侵權」產業鏈

73日下午消息,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發布微博批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巨額賠償,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

視覺中國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做到營收8.15億元,同比增長10.75%,做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1億元,同比增長35.48%。其中,互聯網傳媒行業做到營收6.54億元,占總營收80.33%。

對此,張穎認為,未經授權隨便使用圖片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視覺中國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在官方介紹中,視覺中國是一家國際領先的、以視覺內容為核心的互聯網科技文創公司。視覺中國和全球最大的圖片庫 Getty Images 有獨家戰略合作關係,收購了 Corbis Images 500px,綜合市場占有率高達 40%,還自主研發了鷹眼系統,能夠完成智能搜尋、版權追蹤、圖像識別、自動標籤、智能配圖等技術。公司通過大數據、搜尋算法、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和產品經營,為平台各端提供高效的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

翻譯過來,就是一家圖片版權公司。視覺中國業務模式很簡單:拿到原創內容,銷售,收錢。

有網友表示,視覺中國有專門的法務團隊,這個團隊對於圖片侵權案已經身經百戰,每發現盜圖行為,公證,警告,要麼和解,要麼法庭上見。視覺中國圖片通過各類管道散步在網上,「踩雷」變得很容易,這也讓視覺中國的「維權」頗有「釣魚執法」傾向。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互聯網的從業者,小到自媒體人、博主,大到稱霸一方的巨頭,幾乎沒有哪個敢小覷視覺中國的影響力。騰訊、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巨頭都被視覺中國告過。

今日頭條曾被蘋果APP Store下架,數日之後才恢復上線,傳言被下架的理由就是被視覺中國舉報,其所用的圖片存在版權問題。

騰訊也被告過,原因是未經原告方許可,在微信企業帳號和新浪認證微博中使用了9張原告享有著作權的圖片,請求索賠19萬元。」9張侵權圖片,索賠19萬元,每張2萬多元。

2017 年的時候煎蛋網因為使用未授權圖片被視覺中國索賠,也沸沸揚揚的鬧了一陣。目前,一點資訊、趣頭條、得到、視覺志、一條、吳曉波、十點讀書、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秦朔朋友圈、gogoboi、葉檀財經等新型互聯網公司都和視覺中國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自媒體文章反「抄襲/侵權」產業鏈

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文字,圖片,視頻,影視作品等傳播的範圍變得很廣。很多企業註冊一個微信公眾帳號,就可以發表相應的作品。

然而,自媒體除了備受追捧,也面臨不少問題,如盜版侵權、造謠誹謗等。業內人士稱,因目前自媒體版權保護意識普遍薄弱,侵權成本低,維權艱難,使得自媒體優質原創內容屢遭侵權,直接制約自媒體的商業價值落地,由此,一批以自媒體版權保護的機構開始湧現出來了,如北京文章無憂、杭州快版權、維權騎士等。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這其中,的確有一部分作者因為這些公司維護了版權,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其維權手法也受到很多詬病,比如收購網路上一些無名作者和公司的舊文章,與其一起聯手,對公眾號公司起訴索要高額版權賠償。比如故意把不註明任何版權文字的文章和圖片散發到網路上,然後起訴那些誤用公司,索要高額賠償

維權騎士的出現源自知乎。2015年4月,一次知乎專欄上發起的「請你來維權,收益全歸你」的原創維權活動,讓作為9位維權使者之一的陳斂看到了創業的機會。2015年9月,主打內容版權保護和管理服務的平台——維權騎士上線。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據了解,維權騎士的業務流程大致如下: 「維權騎士」有一套自己的「天網」。簽約作者用其ID在知乎上發表的所有文章,都會自動納入「維權騎士」的監測系統,並與各微信公眾號發布內容進行「比對」。一旦發現抄襲,負責該作者版權維護事宜的「騎士」就會向微信公眾號發送通知單。對於放棄和解的侵權方,平台會通過舉報、律師函、訴訟賠償等法律手段來維護原創者的合法權益。

據維權騎士透露,他們現在有超過4000位原創作者,用戶來源超過15個主流平台,監測覆蓋超過6000+平台;合作夥伴有今日頭條、簡書、什麼值得買、果殼、羅輯思維等;同時維權騎士自建法務團隊,並與西湖律所、天冊律所、億維律所等律師事務達成了法律合作。

「版權狂魔」迪士尼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迪士尼,也是反「抄襲/侵權」界的收入土豪。

迪士尼素有「版權狂魔」、「版權法西斯」之稱,據說迪士尼每年的收入大頭來自版權訴訟勝訴後得到的賠償。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年來迪士尼是如何在版權戰場上所向披靡的。

汽車總動員

2015 年 7 月,中國國產動畫《汽車人總動員》上映後不久,眾多媒體均指其抄襲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作的《賽車總動員》。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當時這位導演還各種不服,在微博上對迪士尼破口大罵。

然後,2016 年 6 月,迪士尼和皮克斯公司起訴國內三家公司,請求判令賠償損失 300 萬元、合理費用 100 萬元。

2017 年 2 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迪士尼公司勝訴並獲賠 135 萬人民幣。

海底撈

就是有網友在微博上爆出國內某知名火鍋店也被迪士尼告了,原因是該火鍋店用了米老鼠玩偶陪客人吃飯。。。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據說後來該火鍋店把米奇換成了哆啦A夢。。。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麥當勞

在《中國有嘻哈》熱播之時,麥當勞因想蹭節目中某位選手(外號萬磁王)的熱度,發布了一款海報,結果漫威粉給迪士尼爸爸(漫威是迪士尼的子公司)發了封郵件,最絕的是迪士尼還給回復了,說三天內會給答復。這下好了,嚇得麥當勞叔叔半夜爬起來把相關微博給刪了。

權.聚焦|反“抄襲/侵權”產業鏈-雪花新聞

有網友開玩笑——要知道迪士尼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通過告版權侵權勝訴獲得的。就像有個笑話說的,你哪天要是流落荒島,畫個米老鼠的求救圖,迪士尼會派人給你傳票然後你就獲救了。

不過笑歸笑,在版權保護力度上,我們不得不敬佩和學習迪士尼的一些做法。畢竟原創才是進步的根源,一味容忍剽竊只能加速文化產業的滅亡。

寫在最後

近年來內容創作的價值不斷凸顯,文字內容、視頻內容都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健康的生態,與此同時,視頻、圖片、文字的版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2017年中國網路版權產值突破6000億,相較2016年增長27.2%。正是看中了版權市場的巨大機遇,一批以版權交易和維權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公司應運而生。

如今,自媒體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對於圖片、文字等素材的需求量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加。因此對於版權提供商來說,自媒體人手上的錢是越來越好賺了。雖然有些殘酷,但至少,在自媒體人被告侵權吃了啞巴虧後,「版權意識」正在中國茁壯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