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瞭-雪花新聞

哪有什麼天生如此,只是我們天天堅持。

自律給我自由。

看似平和二十多字,組合在一起卻總能給人一種力量,尤其是後面這句「自律給我自由」。

也正因為這句廣告語的出街和持續刷屏,讓挺多人初識到這家公司:Keep,從而開啟了堅持運動的新生活。

就在上周,這家公司再次占據媒體頭條,這次是因為他們拿下1.27億美金D輪融資,創下互聯網健身領域單筆融資紀錄。

除了金額大,投資人的名頭也足夠顯赫,比如領投的高盛集團,跟投的騰訊、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能夠同時征服多家頭牌,可見這家公司的價值。

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瞭-雪花新聞

▲圖註:Keep高管參加脈脈職播(來自官方)

緊接著融資後,Keep技術VP彭躍輝、空間事業部負責人李金一、人力資源副總裁黃晶晶在脈脈平台用直播的形式開展了關於人工智能、線下空間和企業人才觀的分享,吸引了接近20萬粉絲的圍觀,讓我們了解到這家勢頭正猛的明星運動科技公司公司。

Keep的發展進化

每次我們打開Keep App,或者Keep官網,開屏和首頁依舊在主打那句經典的「自律給我自由」Slogan,也能感受到這家公司對這種精神的追求,和希望通過Keep產品滲透給每一個用戶的願景。

在品牌理念不變的背後,我們更看到更驚人的變化的因子。

總有一些數據讓人怦然心動,細數Keep的發展數據,更可以讓人心跳加速,職播中,Keep技術副總裁彭躍輝在直播中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創立不到一年時間,獲得千萬用戶;兩年後,用戶突破1個億…目前為止,Keep擁有1.4億註冊用戶,月活則穩定在3000萬。

Keep從創立至今,一直朝著引領年輕一代生活方式的運動品牌去發展,在構建科技互聯運動生態這一目標下,Keep已在今年除了開設運動空間Keepland,還推出了潮流運動服飾品牌KeepUp、智能硬件品牌KeepKit。

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瞭-雪花新聞

▲圖註:Keep智能跑步機(來自官方)

目前Keep智能跑步機K1,除擁有高性能硬件外,還搭配Keep獨家的軟件內容,提供更智能化的跑步體驗。3月19日跑步機一經發售後,便一舉拿下京東「熱銷商家」、「熱銷商品」和「熱銷品牌」TOP1 的成績。

對比行業其他品牌,Keep充分發揮了其在用戶、大數據、內容等方面的優勢。相信這個Keep生態鏈或者家族還會繼續延展。由此可以看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運動布局雛形已經盡顯。

而這一切目標的達成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

Keep的AI 進行時

現在如果說Keep突然遇見AI也不一定恰當。嚴格來說 Keep從上線之初就具備了AI發展的諸多元素,並隨著發展中的指數級的積累,其優勢也日漸凸顯。

Keep從上線到如今坐擁1.4億的註冊用戶,累積用戶運動數據已達到22億條。數據作為發展人工智能極其重要的稀缺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彭躍輝所言:AI的本身目的,是為了提升效率,但當你的用戶數據不夠多時,再多、再精確的算法也毫無意義,受益也相當受限。

有了如此龐大豐富又極其精準的運動數據的Keep, 其挖掘和開發的價值潛力巨大。Keep也早已結合自身業務和場景,將AI進行了充分的滲透和應用。

Keep在AI方面的規劃,首先是打造一個「虛擬教練」。不同於傳統的線下教練,虛擬教練足夠客觀,數字化的,可以利用學員的所有交互數據,來進行數字化的健身課程制定,保證了它的指導更為準確、直接,且不會受限於精力限制,虛擬教練可以同時服務於多位學員。

結合應用場景,彭躍輝分享了這樣一個直觀的案例:比如,當一位用戶經常完不成他所參與訓練所要求的動作數量時,該課程會在一定時間節點內,自動降低課程難度,反之,則會升高,從某種層面上說,這相當於為不同用戶設計了個性化的專屬運動課程。這背後,正是虛擬教練在發揮作用,再背後,則是人工智能提供的支撐。

虛擬教練之外,Keep的AI布局還可以歸結為四個大方向,分別為內容、數據、算法和場景。

在內容方面,Keep的優勢盡顯:擁有市場上最全的動作庫,有足夠科學的運動內容推薦給用戶,以及擁有大量的個性化運動解決方案,通過這些,Keep可以更好地指導不同類型的用戶。其次,Keep在數據上的積累形成了天然優勢,活躍的社區行為也將源源不斷的提供交互數據,保證了新鮮數據的補充。

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瞭-雪花新聞

▲圖註:Keep用戶累積訓練大數據(來自官網)

官網的一個數據可以了解到,目前Keep用戶累積訓練: 4.93億次,長達68.79億分鐘,消耗卡路里388.56億千卡。已經達到了用億為單位來丈量數據,可見Keep的底氣。有這些條件作為基石,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內容,進行更好地服務。

在AI三要素之核心的算法模型上,主要包含基於IMU的傳感器算法研究和CV領域兩個方面。兩者也各司其職,前者的使用場景集中在Keep利用傳感器采集數據,並利用其生成標準軌跡,最後進行用戶軌跡和標準軌跡的匹配的過程中;後者則涉及從用戶圖片、視頻中選取關節點,以及生成關節點的運動軌跡,再同標準軌跡匹配後,得出動作的改進方案。

最後一個方向是針對場景,包括智能硬件和線下空間,這兩個場景可以更為直觀的獲取到信息,並可以及時的將分析處理過的反饋傳達給用戶,利用這一方向,Keep可以將線下和線上資源更好地結合、打通。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擁有了龐大的精準數據、核心的算法模型、算力的保證,和可以落地在特定場景中的應用,讓AI注入了Keep的基因,為更加優越的用戶體驗提供保證。

Keep文化的深度誘惑

當下Keep無疑處在一個最佳的狀態,一邊拿下巨額融資,另一面又握住了AI 這副絕手好牌,一副勢不可擋新姿態。

而這也產生了巨大的誘惑, 這是怎樣的一個團隊在加持這這個公司不斷的進化?

創始人王寧是典型的並具有明星光環的90後創業者,而他帶領下的Keep,是個充滿創新和務實高效的公司。拿技術團隊來說,「能讓工具解決的問題就交給工具」是整個團隊奉行的理念。

除了崇尚工具之外,Keep的技術團隊另一個特點是:數據驅動的技術優化,也就是以數據指標的改變來印證每一次優化的實際效果。他們專注移動運動領域的應用開發,倡導開放共享的精神,不模仿,不跟風,只做酷的產品。

在脈脈職播專場中,Keep人力資源副總裁黃晶晶對企業文化進行了闡述:「奉行開放多元 、包容、給人才創造機會,讓員工開放心態擁抱變化 ,並追求品質和極致,幫助公司獲取更多可能性。」

拿下1.27億美金,1.4億用戶運動上癮,Keep背後AI好牌被翻牌子瞭-雪花新聞

▲圖註:Keep環境(來自官方)

萬萬沒想到的是,Keep公司福利好到不像實力派:年度績效獎金和業績獎金、七險一金、員工專屬健身房、瑜伽室、免費三餐或餐補……還有很多顏值和身材超好的團隊夥伴和你一起工作學習。

In The End

在Keep的願景中,有一個更加形象的比喻:提起Keep,希望用戶可以向搜尋用Google那樣,提到運動就是Keep。 現在 Keep應用也定義為「自由運動場」,正朝向運動就是Keep晉級。

一個年輕、追求極致體驗和用戶價值的團隊,在讓用戶更便捷享受運動這件極具商業價值更具社會意義的事情上,迎來了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