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 ——魯迅。

最近網爆,嘀嗒順風車車主在接送客人之時,在直播平台上開啟直播,與「粉絲」對不知情的女乘客進行評頭論足,滿屏的污言碎語,不堪入目。本以為滴滴順風車因連續兩次重大事故被強制下線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用,但沒曾想嘀嗒順風車竟選擇在這節點上「迎刃而上」。難道為了吸引流量,這些平台就可以不斷地越過做人道德的底線,甚至不惜違法來搏取眼球關注?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1張

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安全隱患遲早會發生。8月28日上午,虎牙主播「請喊我飛果」開始「戶外」直播。在直播中,這位主播介紹自己為嘀嗒順風車車主,所開車輛為特斯拉。每次接單前,他都會和粉絲「互動」,把待接駕女乘客的頭像照片展示在螢幕前,並詢問粉絲「選這個怎麼樣?」、「哪個更好看?」。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2張

而在接單後,該司機不停和女乘客攀談,詢問對方的年齡、職業等信息,還不時「關心」女乘客:要喝水嗎?吃飯嗎?並對整個過程進行直播,期間還借助直播打賞獲利,而在此過程中,女乘客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看客「圍觀」,更不知直播間滿屏都是污穢不堪的留言。

網路給人戴上了面具,網路下漏出的才是本性。顯而易見,在此事中,順風車司機明顯存在侵犯乘客的隱私權、肖像權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而根據大陸相關法律規定,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民事權益包括肖像權和隱私權。

29日晚,被曝光的順風車司機「請喊我飛果」發微博道歉稱:「對不起,我為我的行為向乘客們和廣大網友道歉,絕不再犯」。但很快,他刪除了這條微博。而在當晚,「嘀嗒出行」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查到了這兩輛車確為嘀嗒平台上註冊的車輛。因侵犯乘客的出行隱私,平台已於第一時間對車主進行了封號處理。更表示,嘀嗒出行平台禁止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一旦接到這樣的投訴信息,平台會對車主進行永久封號處理,也會敦促車主刪除相關信息。

事後,9月3日上午,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廣州市公安局又再次聯合對嘀嗒等在廣州市開展順風車服務的平台公司進行了約談。市交委要求嘀嗒等順風車平台公司堅決禁止以順風車名義開展非法營運;市公安局要求各平台公司要加強與公安部門的信息共享,建立24小時應急聯絡對接機制,配合公安部門做好偵查取證等工作。

雖說該車主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不禁試問,嘀嗒平台在這些司機註冊時,究竟有沒有進行簡要的培訓,是否提供法律法規的備忘錄,提示從業規則,及最低極限行為標準?平台是否真正履行了內容審核的責任?

無視用戶隱私,體驗感極差

而此次事件一出,嘀嗒的不良體驗爆料便如風而起。有位網友極其憤怒地向筆者表示:「我覺得嘀嗒體驗真的特別不好,一點也不保護客戶隱私,有時忘了付車費就接到很多不同電話來催,要不就是計程車接了你以後一路拉客,要不拉客了再來接你,投訴建議也從不反饋,相比之下某些軟體完善的更好」。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3張

諸如此類事件比比皆是,張女士更是憤憤不平直言:嘀嗒的順風車司機素質太低,毫無契約感,即便加錢預約了準時出發服務,還是想幾點出發幾點出發,言語惡劣,態度囂張,就這樣的順風車,即便滴滴倒下,嘀嗒也占不了市場。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4張

「20塊錢的車費,司機打電話來說要收60被我拒絕了。然後我讓他取消,他蠻橫無理說不取消怎麼地了?隨後自己取消了訂單,並污蔑我說我提出了無理要求。在軟體裡投訴一直在排隊,打客服也是一直忙音,第一次體驗嘀嗒就這樣?」

這不僅是個案,在微博上已有多位網友反映,嘀嗒出行手機號不可以設置為隱私,結束行程後車主私自加微信、打騷擾電話。

低俗行銷,約車?約人?

無底線的商業噱頭也只有在行業出事後才引發抨擊,沒出事前都把它當成行銷手段。除了上述不安全隱患外,嘀嗒出行更曾屢次使用「性暗示」宣傳吸引眼球,並被多位網友狀告「泄露隱私」。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5張

今年3月2日,公號嘀嗒拼車公眾號發布一篇名為「來!共享炮,了解一下!」的文章,雖然裡面的內容實際上是邀請平台聲優用人聲模仿鞭炮聲音,但其標題不免讓人「想入非非」,文章下留言點讚最高的評論是「看封面進來,捂臉,污污。」甚至被網友調侃道,嘀嗒難道請的是「杜蕾斯文案專員」?

此外,其app上仍鼓勵用戶上傳頭像,稱可提高20%出行率。用戶在嘀嗒拼車積分商城中,可以用20積分兌換其他乘客信息,其中乘客頭像、昵稱、所在城市均有顯示。

嘀嗒出行:流量經濟造成的惡果 科技 第6張

不可否認,現在的互聯網,社交約P是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都想分一杯羹。但其本質不過都是打著共享寵物、共享時間之類的幌子,以「性」為賣點來吸引流量。吸引流量本沒有錯,但錯就錯在這樣一個互助拼車的平台,一個對安全與服務的要求嚴謹的平台,非要往社交上面去靠,出格地吸引眼球。

雖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但能拿「這種東西」來做行銷的,恐怕只有嘀嗒了,可以想像他們平台和他們的團隊有多麼低俗。可以說嘀嗒還不如某滴,只是用戶少,問題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

最後筆者認為,直播和網約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兩個行業,除了要求相關部門和平台自身加強監管和審核外,平台對用戶及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也是必要的。

不管是平台還是個人,道德和法律是不能碰觸的紅線,肖像權和隱私權是公民的人身權利,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必將受到懲罰。不管是虎牙直播還是嘀嗒平台,希望多專注自己的領域,不要想著「歪腦筋」搞流量。對於這種造成惡劣影響的事件,殺一儆百進行懲罰都是合理且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