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讀而思
工業互聯網通過構建連接機器、物料、人、信息系統的基礎網路,做到工業數據的全面感知、動態傳輸、實時分析,形成科學決策與智能控制,提高製造資源配置效率,正成為領軍企業競爭的新賽道、全球產業布局的新方向、製造大國競爭的新焦點。
陳一凡
本文發表於《中國工業評論》雜誌2017年第9期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是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工業互聯網通過構建連接機器、物料、人、信息系統的基礎網路,做到工業數據的全面感知、動態傳輸、實時分析,形成科學決策與智能控制,提高製造資源配置效率,正成為領軍企業競爭的新賽道、全球產業布局的新方向、製造大國競爭的新焦點。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工業互聯網實施落地與生態構建的關鍵載體,GE、西門子等領軍企業圍繞「智能機器+雲平台+工業APP」功能架構,整合「平台提供商+應用開發者+海量用戶」生態資源,搶占工業大數據入口主導權、培育海量開發者、提升用戶黏性,構建基於平台的製造業生態,不斷鞏固和強化製造業競爭優勢。
《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百強榜》是結合《全球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TOP100》,針對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平台搭建、集成應用、系統服務三個方面為業務範圍的企業,在對這些企業的營收狀況、業務規模、技術創新能力等因素考查的基礎上,通過考查能體現企業使命、對工業升級的影響力以及品牌美譽度的iBrand、企業自身建設水平的iSite,以及體現著企業經營實力和歷史積累的iPower等三個維度對於各企業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反映出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大潮中的綜合能力。
鼻祖GE仍舊領先
在《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百強榜》中,作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的鼻祖,美國通用電氣(GE)排在首位。作為世界最大的多元工業集團,為了在開創和全面推進高技術戰略智能化工業的時代進程中發揮主導力量,GE公司依托龐大的產業鏈、產品體系和技術實力,提出了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概念,與美國政府的戰略舉措相呼應。在GE公司的未來構想中,工業互聯網將通過智能機床、先進分析方法以及人的連接,深度融合數字世界與機器世界,深刻改變全球工業。GE將工業革命與互聯網革命統一為「第三波」創新與變革,雖然一家公司不可能完全代表美國智能製造的發展方向,但其明確的「智能化」理念依然是新一輪工業與互聯網變革中的鮮明主題。
作為最早的工業互聯網平台,GE的Predix是全球第一個專為工業數據與分析而開發的操作系統,它不僅能實時監控包括飛機引擎、渦輪、核磁共振儀在內的各類機器設備,同步捕捉它們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還能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做到對機器的實時監測、調整和優化,從而提升經營效率。如今,Predix的全面開放將吸引大量軟件開發者加入,真正形成一個「工業社區」,以眾人之智,開發更多工業應用程序,推動數字工業創新。
當Predix向所有開發者開放後,過去與工業產業毫無關係的軟件開發者們將成為這個行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能夠把機器設備與軟件數據合二為一,智慧機器、智能工廠,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GE預計,到2020年時,每年將有2萬名開發者在Predix平台開應用軟件,隨著大量全新應用程序問世,將激活超過2,25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工業應用市場。
從榜單上我們看出,國際公司的龍頭地位非常明顯,在前10名中,國際公司多達6家,而前三位則全都是國際公司。2013 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理念和重要性逐漸被產業界所認識,全球各類產業主體積極布局,推出一系列工業互聯網平台產品,從平台數量上看,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經進入全面爆發期。根據咨詢機構IoT Analytics 的統計,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過150 個,占物聯網平台總數的32%,是第一大細分平台類型。特別是2015 年以後,企業對平台布局明顯加快。一方面,西門子、施耐德、發那科、ABB 等一系列工業巨頭相繼推出自己的平台產品,基於自身在製造系統及工業數據方面的優勢,向數據驅動的應用創新延伸。另一方面,SAP、Oracle、IBM 等之前已經推出平台的企業開始對平台產品進行更新和升級,通過重新整合內部產品、增加新型服務能力等方式,不斷完善平台功能,特別是對於底層數據的集成接入能力。
海爾成為國內龍頭
在《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百強榜》中,海爾在國內企業中位居榜首。基於龐大的用戶數量以及獨特的開發者平台,海爾在國內的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優勢明顯。
作為海爾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以用戶為中心」是海爾COSMOPlat區別於其他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最大特點。COSMOPlat是唯一做到用戶終生價值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台。在「人單合一」模式的引導下,海爾COSMOPlat將用戶、企業、資源零距離交互,自主定義所需要的產品,從下單到拿到產品,全流程都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定制產品的生產狀態,讓用戶由單純的消費者變為「產消者」。
事實上,在智造時代來臨之際,海爾COSMOPlat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原因就在於準確洞悉了未來時代的消費形態及工業互聯網格局,並從操作層面幫助製造業在產業模式革新、用戶互聯上走向真正的智能。在這個大規模定制平台上,用戶改變了以往那種只有往供應鏈上遊一層層反饋信息的參與模式,做到了交互、定制、設計、採購、生產、物流、服務等環節的全流程參與,用戶既是消費者,也是設計者、生產者,把參與做到了實處。例如,通過眾創匯、海達源等模塊,用戶在一個智慧型手機或PAD上就可以輕鬆定義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在形成一定規模需求之後,就可以通過海爾互聯工廠做到生產,出產的個性化產品,是用戶親手設計出來的!這種參與革新是震撼的,也是製造業前所未有的,最大程度契合了未來消費需求。而作為一個開放平台,COSMOPlat同時提供了外部接口,所有有志於轉型未來智造的製造企業,都可以享受這種智能製造服務,做到行業內外共創共贏的生態架構,從而讓整個中國的製造業都能在未來消費格局下獲得新的發展價值和回報。
目前,海爾內部已建立8家互聯工廠樣板,做到了大規模定制轉型,並推廣到7大行業,如電子、船舶、紡織、裝備、建築、運輸、化工等,將在每個行業打造類似海爾互聯工廠的樣板。同時COSMOPlat還連接起上億用戶,聚合了300萬+生態資源,菲尼克斯、ABB、歐姆龍、瑞森可等國際一流資源也匯聚其中,形成一個開放、共創共贏的家電產業生態圈,保障生產和需求時時匹配。
通過榜單我們不難看出,大陸工業互聯網平台剛剛起步。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有50%左右由美國企業提供,大陸企業在2015 年之後積極開展布局,太空雲網、徐工、海爾等企業依托自身製造能力和規模優勢,率先推出工業互聯網平台服務,並逐步做到由企業內應用向企業外服務的拓展。和利時、用友、瀋陽機床等企業則基於自身在自動化系統、工業軟件與製造裝備領域的積累,進一步向平台延伸,嘗試構建新時期的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但與國外相比,大陸企業在平台功能、商業化程度、生態體系完整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正在建立
從100家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的業務分布不難看出,目前各方積極投入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與服務提供,初步形成了以平台提供商為核心,以應用創新與生態構建為主要方向,多方共同參與的產業體系。多類主體轉型為平台提供商,成為產業資源的整合者與應用生態的構建者。來自裝備製造、工業自動化、工業軟件、通信與信息技術等不同領域的企業均加快平台布局,成為平台的提供者和經營者。如裝備製造企業包括通用電氣、徐工等,工業自動化企業包括西門子、和利時、施耐德等,工業軟件企業包括PTC、SAP、用友等,通信企業包括華為、中國電信、AT&T 等,信息技術企業主要有微軟、亞馬遜、普奧、Ayla 等。這些企業在平台布局過程中以集成創新為主要模式,以應用創新生態構建為主要目的,積極整合通信、協議轉換、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平台服務、應用開發等各類產業和技術要素,不斷完善平台功能,力圖盡快吸引更多開發者入駐平台,提升平台競爭力。
專業技術企業通過提供關鍵技術能力,成為平台產業的主要參與者。參與者通過向平台主導者提供數據采集、網路傳輸、大數據、PaaS 架構、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技術和產品,成為平台關鍵能力的打造者。在數據采集層,網關設備製造商和底層智能組件開發商依托底層產品為工業互聯網平台提供關鍵的數據采集能力,主要企業有戴爾、英特爾、思科等。網路提供商為工業互聯網平台提供穩定可靠的通信網路,主要企業有華為、Orange、Bell 等。
軟件提供商和第三方開發者是應用創新的主力軍。一方面,領先軟件企業做到自身產品的平台化遷移部署。其中,擁有平台的軟件企業將自身軟件產品與平台進行對接和集成,如PTC 將PLM搭載在ThingWorx 平台,SAP 將ERP 遷移到自身的HANA 平台;未自主提供平台的企業則與其他平台合作,做到軟件產品向雲端遷移,例如金蝶與太空雲網就「工業互聯網+雲ERP」理念達成戰略合作,金蝶雲ERP 已經可以在太空雲網上向廣大客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平台積極打造開發者社區,吸引第三方開發者入駐,例如GE Predix 平台用於創建工業APP 的基礎服務和分析工具超過160 種,西門子計劃於2017 年秋季推出全球性初創企業計劃MindSphere Rocket Club,培育基於MindSphere 平台的工業APP 和微服務開發者隊伍,目前平台上的工業APP 已經超過50 種。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作者:陳一凡
薦稿人:豐山
編輯:小森
文章來源自中國工業評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