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造假、虐待員工 醜聞頻發的科技圈究竟咋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中國科技行業經歷了醜聞不斷爆發的一個月。

首先是號稱打破國外壟斷,自主創新的紅芯瀏覽器,被爆使用了Google Chrome 瀏覽器內核,一場圍繞 ” 紅芯造假 ” 的討伐開始迅速蔓延。最終,紅芯發布聲明致歉,稱公司存在誇大宣傳問題,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8 月 24 日,樂清一女性乘客在搭乘滴滴順風車時,遭到司機的強姦並殺害,滴滴順風車事件,引起民眾及媒體的高度關注,滴滴公司在輿論壓力下,宣布在全國範圍內暫停順風車營運業務。創始人程維在公開信中表示,將不再用規模和增長來衡量成功。

然後是自如、蛋殼公寓、相寓等高價爭搶房源,被批為北京房租高漲的罪魁禍首,深陷輿論風波。被約談後,包括自如、蛋殼公寓等北京 10 家主要租房中介共同承諾不漲房租,並拿出全部 12 萬套存量房源投向市場。

最近一條引爆互聯網圈的醜聞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因涉嫌在美性侵女大學生被捕。隨著性侵傳聞進一步發酵,京東股價大跌,市值一度蒸發超 72 億美元,劉強東還面臨著人設的崩塌以及接受庭審的可能。

國內科技圈醜聞頻頻上演,回顧過去一年,大洋彼岸的矽谷科技圈也是醜戲不斷。醜聞上演的速度就像技術更迭一樣頻繁。

Theranos:血檢巨騙徹底解散 股東血本無歸

9 月 5 日,華爾街日報報導,陷入困境的血液檢測公司 Theranos 將很快正式解散。報導稱,有投資者損失 10 億美元。

這家曾聲稱研發出了顛覆血檢行業的革命性方法的公司,自 2015 年被曝出檢測作假,2016 年起被美國各州吊銷醫療執照並關閉了旗下血液檢測設施和醫學實驗室,在今年三月 Theranos 高管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民事欺詐罪起訴,六月遭到美國司法部刑事指控,如今終於落下帷幕。

Uber:醜聞纏身 CEO 被投資人逼宮辭職

性侵、造假、虐待員工 醜聞頻發的科技圈究竟咋了? 科技 第1張

▲卡蘭尼克辱罵抱怨 Uber 政策的專車司機

因遭遇管理層騷擾女員工、監控執法人員的信息、CEO 辱罵自家平台專車司機、無人車撞車事故、公司連續虧損等一系列醜聞和危機,Uber 創始人特拉維斯 · 卡蘭尼克在 2017 年 6 月 21 日辭去了 CEO 一職,離開了他一手創建的 Uber。

迫使他做出這一決定的是 Uber 的投資人,卡蘭尼克以 14 億美元向軟銀牽頭的財團出售了近三分之一的 Uber 持股。

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 淪為操控大選的工具

Facebook 此前卷入了一宗醜聞,今年 3 月 16 日,《紐約時報》等媒體揭露稱一家服務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數據分析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 獲得了 Facebook 數千萬用戶的數據,並進行違規濫用。

Facebook 違背了用戶協議,對用戶隱私造成了侵犯,遭到了輿論的強烈批評。此次事件曝光後,Facebook 僅在一天之內市值蒸發 60 億美元,一部分人也開始刪除自己的 Facebook 帳號。

亞馬遜:被批工作環境惡劣 員工上廁所都要被計時

亞馬遜本月初成功上位一萬億美金市值,成為唯二曾沖上過一萬億大關的科技公司。然而,股價持續走高的亞馬遜,卻被批為血汗工廠、壓榨員工。亞馬遜對待員工的苛刻,早已不是秘密,甚至有 ” 美國版 ” 富士康的綽號。

2017 年年底,英國《鏡報》臥底亞馬遜英國倉庫,經調查發現,為了完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亞馬遜倉庫內的工人們累到只能躲在角落裡,趴在膝蓋上休息一會,有的甚至站著就能睡著,而這些員工個廁所都要被計時,稍有一點延遲,便會警鈴大作,工人們每天被監控錄影 24 小時記錄著一舉一動,每小時要處理多達 300 件商品。

Magic Leap:巨額融資造出半成品 用特效視頻誤導大眾

性侵、造假、虐待員工 醜聞頻發的科技圈究竟咋了? 科技 第2張

▲ Magic Leap 的產品演示視頻實際上由特效公司製作

曾獲Google、阿里巴巴、沙烏地阿拉伯和 J.P。摩根等巨額投資,累計拿了 23 億美金的 Magic Leap 終於在上月發布了第一款產品 Magic Leap One,然而從實際體驗來看,這款設備相當平庸,Oculus 創始人稱其 ” 就是一個悲劇。” 在產品發售之前,Magic Leap 還曾傳出造假醜聞,Magic Leap 放出了效果極佳的產品演示視頻,但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整個視頻都是由特效公司製作而成,這一極具誤導性的演示視頻甚至被用於招聘工程師。

醜聞頻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1、唯增長論

自移動互聯網誕生以來,新的的平台帶來了新的創業機會,越來越低的創業門檻,和活躍的風投,共同催生了大量新興的創業公司,創業已成顯學,仿佛進入了一個人人皆可淘金的時代。

隨著創業公司數量的增加,競爭環境也更加激烈,評價創業公司增長速度的數據也更加豐富,這使創業公司為了生存,必須快速迭代快速增長。即使是成長到後期的 ” 獨角獸公司 “,也承擔著上市、股東退出的壓力。

而已經上市的科技巨頭們,仍然無法擺脫公司的逐利本性和來自於股東和投資人的增長壓力。

部分企業對增長的追求,有時超過了對業務本身的效率和穩定性的追求。當規模成為 KPI 時,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都退居到了次要位置。

這一方面導致互聯網公司在強調大規模增長下對企業內部管理的缺失;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自上而下便產生了 ” 唯業績論 ” 的文化,過分強調 KPI 和增長速度,導致企業為了增長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犧牲公共利益。

2、監管缺失

比較中美兩國醜聞,監管制度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美國,守法創業和非法牟利之間的邊界非常模糊,” 法無禁止即可為 ” 的灰色空間越來越寬。法律環境對未上市公司的監管能力極為有限,虛報融資額、估值、用戶量和交易額,謊報技術前瞻性層出不窮。因即便被發現,對公司和個人也帶來不了實質上的懲罰。

反觀中國,一些頭部公司在資本的推動下大肆擴張,破壞了正常的行業秩序,而監管卻未能跟上市場的步伐,未能對全新的問題作出妥善的處理。在唯增長論的驅使下,成為賺錢高於一切的企業,狂奔的發展模式種下隱患。

此外,在美國的環境下,律師容易通過訴訟來名利雙收,因此這個群體形成了對公司行為的監督,而在中國,除了監管機構的管理之外,公司的行為沒有得到太多的監督。

企業的基業長青,依靠的絕不是野蠻狂奔、欺騙公眾、壓榨員工。對於那些經歷醜聞、承受陣痛的企業來說,也許只有回歸最本真的商業邏輯,避免盲目追求增長的陷阱,專注於自身業務,才能讓公司更長久的發展下去。

【來源:驅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