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就在前幾年,我對「電動車」的印象是——愛瑪電動車,就是那個兩個軲轆的拉客小電驢,三天兩頭就被交警叔叔拉去「訓話」;之後,隨著城市規劃實施這種電動車被一貨車一貨車地收拾,日子過得無比坎坷。正應力中國的俗話,風水輪流轉,萬萬沒想到啊,當兩輪電動車多了兩個輪子後,便飛上枝頭變鳳凰,一躍成了汽車界的新寵兒、親兒子。
趨勢已成,未來可期?
電動車成為卻是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出:一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快速增長。據中汽協的數據,上半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41.3萬輛與41.2萬輛;這背後高達94.9%與111.5%的同比增長,簡直讓人不得不相信大陸已經擁有趕超歐美強國,做到彎道超車的實力。二是,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4萬輛和31.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9%和9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0.2%和181.6%。
看到這個數據,不止是你認為玄幻,提莫也認為玄幻;明明路上並沒看到多少新能源汽車,但這數據卻著實驚人!其實更玄幻的還有,由於6月份新能源補貼政策採取新的技術指標,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環比下跌20.7%,而插電式混動汽車則依然堅挺保持16.4%的環比正向增長。飄忽走勢的背後很難說明,電動車未來可期。想想也是,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真的是對環保有著崇高追求的人?恐怕未必,這其中又有多少是限牌限行的被迫無奈?
無奈到真愛,電動車真的能被接受?
其實可以毫不客氣的講,電動車就是沒得有燃油車好用。例如,價格、續航、安全性能、保值率等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我不能要求每一個買電動車的消費者,都以汽車媒體人的眼光去審視電動車。而在新能源補貼政策下,價格和續航得到了改善,而且對於北上廣深的消費者來說,只要能得到一塊合理合法的號牌,只要能上路,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這就是——愛!
從古至今,基本上都有一個道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今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被各個汽車品牌翻來覆去的玩壞了!諸如:「續航同級最長」「價格同級最低」「國內第一XXX」等行銷話術,成功的給消費者洗腦。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電動車是不是續航越高、價格合適就是一輛好車?不知不覺中,價格和續航成為了大多數人判斷一輛純電動汽車好與不好的標準。
對電動車的愛,成了世間最玄學的玄學
不知何時,那份對電動車的愛意成了世間上最玄學的玄學。看過一個新聞:一位新加坡的消費者因為購買了一輛Model S(就是被「封神」的特斯拉),在接受新加坡道路交通管理局車輛排放標準檢測時,被罰了一萬美元,原因是他購買的特斯拉排放超標。
新加坡道路交通管理局稱:特斯拉Model S每公里消耗的電量超過444瓦時,按照新加坡當局的規定每瓦時電量=0.5克CO2(二氧化碳),百公里耗油7L的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89克,而特斯拉Model S每公里卻超過了222克;要知道Model S百公里耗電大約為16度(市區加內環),也就是16000瓦時,排放CO2為8000克。換句話說,特斯拉Model S百公里排放的CO2約等於42.3個百公里耗油7L的汽車,同時排放二氧化碳的標準。
由於每個地方的發電方式不同,使得發電的水平、效率都大不相同;從而使得電池製造商的工藝水平無法用一個統一標準去計算。我想即便是那些主張新能源汽車取代內燃機的人,也無法拍胸口說出電動車比汽油車真正意義上多拯救了幾只北極熊。新能源汽車將取代內燃機這是趨勢,也是必然;但是目前來說,我們都不能否認,發電是會產生污染的,生產電池也是會產生污染的。
【寫在最後】
提莫認為,一款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長短的問題,這跟設計創新、技術創新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如今大多數的消費者把純電動車當作一個妥協的選擇,而大多數的車企卻把政策的底線,作為產品提升的唯一標準;再加上電能的排放未必就比內燃機高級試問,電動車又怎能夠成為這個社會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