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究竟何意? | 短史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問:請問編輯,慈禧真的公開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話嗎?她不擔心這種話說出來,造成的負面影響?

文 | 諶旭彬

先說事實之有無。

慈禧確實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句話。

時為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西遁不敢回京的慈禧,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給內閣下了一道諭旨,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本年夏間,拳匪構亂,開釁友邦。朕奉慈駕西巡,京師雲撓。疊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款。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議和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曲難言之苦衷,不得不為爾天下臣民明諭知之。……」①

大意是:今年夏天「拳匪」作亂,得罪了友邦。皇帝我擁戴太后西逃,京城陷落。授權慶親王奕劻與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與友邦使臣議和。奕劻之前呈送來的各國提出的十二條議和大綱,皇帝我已批示照準。不過,也仍發電報命令這兩位全權大臣,須將詳細內容細細斟酌查核,做到「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如今,皇帝我得到了悔禍的機會,自也應該頒布自責的詔書,把朝廷所遭遇的種種「委曲難言」的苦衷,說給天下臣民們知曉。……

慈禧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究竟何意? | 短史記 歷史 第1張

圖:上海英文刊物《THE RATTLE》關於慈禧回京的漫畫,原畫配有文字「祖宗保佑,我們又回家了」。

再說一下理解上的異同。

慈禧這句話,常規的解讀,如胡繩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一書中所言,是「一定要把‘中華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巴結這些武裝占領了首都的‘與國’,使它們感到這個朝廷確是值得‘保全’的。」

不過,學者王開璽不認同這種常規解讀。在他看來,清廷在《辛醜條約》簽訂之前,曾有過種種與列強交涉的努力,想要削減賠款的數額,只是最終沒有成功;且慈禧在諭旨中還有一段話,是要奕劻與李鴻章等人與列強討價還價——「細訂約章時,婉商力辯,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國信義為重,當視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議之必可行。此該全權大臣所當竭忠盡智者也。」故而,在他看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句話的正確解讀應該是:

「清廷的上諭是要求議和大臣奕劻、李鴻章,必須‘竭忠盡智’,與列強切實相商,不得在賠款等問題上漫天要價,任意要挾,以盡可能少的‘中華之物力’,來‘結與國之歡心’。」

就諭旨的字面意思而言,王開璽的理解無疑是正確的。

回到諭旨原文,其實不難發現,「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句前,是有「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這樣一個前提的。「悉心酌核」,與諭旨下文的「婉商力辯」,這八個字,自不能如胡繩那般解釋為「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

慈禧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究竟何意? | 短史記 歷史 第2張

圖:慈禧

但這種正確,也僅限於諭旨的字面意思。

與列強議和的過程中,慈禧為保住個人的執政地位而不惜出賣國家權益,確屬事實。如李希聖於《庚子國變記》中所言:

「太后方以首禍當議己,常悁栗不自安。及見約無之,喜過望,詔報奕劻、鴻章盡如約。」③

大意是:慈禧本來焦躁不安,擔憂列強追究禍首會追到自己頭上,後見列強提出的十二條和議大綱里沒有提到自己,大喜過望,遂下詔讓奕劻、李鴻章全盤接受了十二條。此即前文所引詔書中提到的「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議和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

如何讓自己免於被列強追究,且保住個人權位,是整個和議過程中慈禧最關心的事情。

李鴻章曾在議和中為載漪等人辯護,瓦德西的回應是:「吾等所列罪魁,皆其從者。為全中國體面,其首罪名,猶未提也。」④——點名要求懲辦的那些所謂罪魁,不過是從犯,為保全中國體面,我們才未追究首罪之人(即慈禧)。李鴻章將瓦德西的強硬態度傳至西安,慈禧遂同意在「懲兇」一事上完全應允列強的要求。

列強嚴苛至極的十二條議和大綱送至西安後,慈禧的回應是:

「覽所奏各條,曷勝感慨。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所有十二條大綱,應即照允。惟其中利害輕重,詳細節目,仍照昨日榮祿等電信各節,設法婉商磋磨,尚冀稍資補救。該王大臣等力為其難,惟力是視可耳。欽此。」⑤

意即:為了愛新覺羅家的政權(敬念宗廟社稷),十二條大綱全部「照允」。只在細節上要求奕劻、李鴻章與列強繼續「婉商磋磨」,以求「稍資補救」。

這種「照允」,無疑正是一種「量中華之(盡可能多的)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事實上,在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那道諭旨里,慈禧仍然在擔憂列強可能會清算自己,故而指示在前方交涉的奕劻等人,要他們向列強說明,義和團圍攻使館區時,給被圍的使館中人送去冰鎮瓜果,那是太后的旨意(實際上當然並不是):

「當使館被圍之際,所以不致竟成巨禍者,實朝廷極力維持,是以酒果冰瓜,聯翩致送,無非仰體慈懷。惟我與國,應識此衷。

出於這樣一種戰戰兢兢的心態的諭旨,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字面上雖有「悉心酌核」、「婉商力辯」之意,但在實際操作中,終究免不了變成「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

慈禧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究竟何意? | 短史記 歷史 第3張

圖:1902年初,在確信列強不會清算自己後,慈禧回京

註釋

①《義和團檔案史料》(下冊),第945~947頁。

②王開璽,《「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新解》,《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③李希聖,《庚子國變記》,收錄於:《義和團》第1冊,第34頁。

④羅惇曧,《庚子國變記》。

⑤《義和團》第4冊,第76頁。


推薦閱讀


中國人這麼白,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林彪首次見蔣介石,獲評「幼稚可嘆」


「康乾盛世」這個詞,究竟是誰造出來的?


王安石被罵八百年「小人」,不算冤枉


乾隆年間中國GDP世界第一,這事不值得驕傲


重溫2100年前那場偉大的「鹽鐵會議」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刪除「張衡地動儀」?


南中國集體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