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102期
鄒守益與復初書院
陳 驊
書院名稱之由來,《唐書》雲:玄宗置酒集賢殿,乃下制改麗正書院為集賢殿書院,書院之名自此始。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廬山白鹿洞書院,學徒常數千百人,聲名久遠。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守韓補請於朝庭,宋理宗賜名紫陽書院,此為安徽書院之首。廣德於明、清兩代行政上為直隸州建置,廣德有無書院?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卷三•書院》:「明嘉靖甲申(1524) 陽明弟子鄒東廓謫廣德州判,撤淫祠,建復初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
這段文字明確揭示:一、鄒東廓在廣德州創建復初書院,二、鄒東廓在復初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
鄒守益(1491—1562),明學者,字謙之,號東廓,安福(今屬江西)人。官至南京國子祭酒。先宗程朱,後師事王守仁,並篤守王學傳統。強調「慎獨」(獨居謹慎,不存邪念),「戒懼」(小心、警惕)為「致良知」的主要修養方法。著作有《東廓集》。(據《辭海》)
《明史•鄒守益傳》:「鄒守益,字謙之,安福人。……正德六年會試第一,出王守仁門,以廷對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逾年告歸,謁守仁講學於贛州。……守益疏諫忤旨……帝大怒,下詔獄拷掠。謫廣德州判官,廢淫祠,建復初書院,與學者講授其間。稍遷南京禮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聞守仁卒,為位哭,服心喪。日與呂柟、湛若水、錢德洪、王畿、薛侃輩論學。考滿入都,即引疾歸。久之,以薦起南京吏部郎中,召為司經局洗馬。……明年,遷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出掌南京翰林院。……尋改南京祭酒。……裡居,日事講學,四方從遊者,踵至。學者稱東廓先生。居家二十餘年,卒。隆慶初,贈南京禮部右侍郎,謚文莊。」
明嘉靖十五年(1536)《廣德州志•卷七•秩官志•判官》:「鄒守益,有傳。」但該志系台灣1985年3月一版,因系從日本國會購買,殘缺處頗多,《鄒守益傳》文字缺失。
明萬歷四十年(1612)《廣德州志•卷四•秩官志•判官》:「鄒守益,江西安福人,授翰林院編修,嘉靖初遇事抗疏,謫判廣德,創書院,置學田,率諸生以講良知之學,從者頗眾。然父老相傳,猶有遺議,豈文章政事不相掩與。」萬歷四十年《廣德州志•卷四•秩官志•六賢》:「鄒守益,謚文莊。安福人,金玉之質,聖修之極,顏魯之流,周程之匹。昔判廣德,創此書院復初,貞訓四方,惟憲過化存神,百世惟踐。」
清乾隆五十七年《廣德州志•卷二十七•職官志•宦績》:「鄒守益,字謙之,安福人。正德六年會試第一,出王守仁門,以廷對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逾年告歸,謁守仁,講學於贛州。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帝欲去興獻帝本生之稱,守益疏諫忤旨被責,逾月復上疏,帝大怒,下詔獄拷掠,謫廣德州判官。廢淫祠,建復初書院,與學者講授其間。(《通志》雲:置學田,講良知之學,士類翕然宗之。)稍遷南京禮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聞守仁卒,為位哭,服心喪。日與呂柟、湛若水、錢德洪、王畿輩論學。後累遷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出掌南京翰林院,改南京祭酒。九廟災,陳言攖帝怒,落職裡居,日事講學,四方從遊者,踵至。學者稱東廓先生。居家二十餘年,卒。隆慶初,贈南京禮部右侍郎,謚文莊。(《明史•本傳》)」清•光緒七年《廣德州志•卷三十一•職官志•宦績》記載同。
上述幾段文字,應已大致廓清了鄒守益的簡歷。鄒守益系明嘉靖年間敢忤皇帝旨、剛正不阿的學者,日事講良知之學,頗受四方從遊者追捧。在廣德任判官期間,創建復初書院,「與學者講授其間」,「置學田,講良知之學,士類翕然宗之」,雖亦「猶有遺議」, 然「聖修之極,顏魯之流,周程之匹」,溢美稱頌之辭,不惟不高,足見其鄒守益在廣德歷史上、文化上的功績,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絕非常人所能替代。
再說廣德的書院。明嘉靖五年,廣德州判官鄒守益遷玄妙觀於東郊,以其址建復初書院,則為廣德州建書院之始。歷史上,廣德州建有復初書院外,明代還建過仕學書院,何時辦,存續時間記載不詳,影響也不大。到了清代,在多部《州志》中,除復初書院外,還記載有愛蓮書院、茅如書院、正誼書院、鬥南書院和翼興書亭,廣德辦書院之風可見一斑。
明嘉靖十五年(1536)《廣德州志》載:「復初書院,在文廟後。舊為玄妙觀,嘉靖五年(1526),判官鄒守益徙觀於東郊,即其址為尊經閣,閣下為明善堂,後為范文正公祠,左為王靜學懷忠詞,右為集英館,又後為蓮花池,池上為靜觀亭,閣前為露台,甬陛左右翼,以號房十一楹,東號後有田二,西號後有池二,而會之以門,門東為名宦詞,西為鄉賢祠,而東西各為小門,中皆遍植松、柏、槐、檜、桃、李、梅、竹、桂、梧桐、銀杏樹。仍置田三百一十三畝,為修理書院及生徒燈油之資。集英館在尊經閣後,今門生塑鄒東廓生像於內。」明萬歷四十年(1612)《廣德州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廣德州志》、乾隆五十七年(1792)《廣德州志》、道光二十七年(1847)《增補廣德州志》、光緒七年(1881)《廣德州志》均作了同樣記載,但文字略簡,學田數有所變動。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寫及復初書院時,稱:「廣德王維謨能整躬率物,無愧人師。《江南通志》雲:王心齋暨諸賢講學興禮,風動鄰郡徽寧池太間,講學風, 其時冠蓋江左。蓋實錄也。今按水西會條,曰立真志,曰用實功,曰銷舊習,曰求益友。」
萬歷四十年《廣德州志》載:「嘉靖二十年(1541) 督學馮公天馭檄判官王杏核之,主水西會,嘗聚講其中。」
復初書院舉辦過水西會,盛況空前,清乾隆五十七年《廣德州志》則有較為詳盡的記載:「嘉靖二十年(1541),判官王杏主水西會,嘗聚講其中。[案]水西會,系寧國(指寧國府,今宣城域)講學會名。王畿《龍溪集》中稱:嘉靖己酉(二十八年,1549) 赴水西之會,浹旬相告。歸,復量諸友地裡遠近,月訂小會,圖有終也。據此,知水西會中人散處他邑者,各就近處。月為小會。時王杏以禦史謫任,嘗奉督學馮天馭檄,核復初書院田。其所謂主水西會,想為水西月會之主也。又王畿《桐川會約》稱:‘鄒東廓判廣德,建復初書院,為講學之所。畿嘗三過桐川,與諸友相會。至萬歷初,畿赴水西會過桐,吳同春為州守,挽留之,檄遠近諸友凡百餘人,大會於復初書院,是閣中聚講之盛。’自嘉靖至萬歷,數十年中,其會殆難,更仆數矣。[楊志] (註:指康熙六年楊苞主修《廣德州志》,書早佚) 所載,特記寧國之會,亦嘗舉於是閣耳。」沈壽民在《桐溪會引》中亦盛稱其事。
好景不常,明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吏部尚書許讚請毀書院。萬歷七年(1579),明政府下令概行禁革。明萬歷十年(1582),廣德復初書院就遭重大變故。據萬歷四十年《廣德州志》載:「萬歷十年,有詔禁立書院、閣,以書院混議,即毀。田俱鬻於民間。」
禁歸禁,能修則修,同一部萬歷《廣德州志》,則記:「十一年(1583) ,知州方沆重修,未竣事,以遷秩行。十二年(1584) ,知州陸長庚增葺閣之陋者。二十年(1592) ,知州段猷顯重葺而堅好焉。萬歷三十九年(1611),知州邵圭丈量行文到學,學正李日滋清查學院項下,田三百五十畝七分七厘,原租二萬五千八百九十六斤,每百斤定價二錢五分,解州貯庫。萬歷四十年(1612) ,知州李得中重建長庚捐俸口貲,累贖學田三百三十六畝六分五厘,租谷二萬四千二百二十三斤,內屬督學者田十九畝,租谷三千二百一十七斤,資諸生紙筆、燈油、婚喪及存修閣者,二百八十七畝六分五厘,租谷二萬九百六斤。申於督學報可歲終。會其出入於州而存者間考焉。□□□(原文缺3字)有賴矣。地舊二畝九分,今一十九畝八分五厘,租谷三百九十六斤。山舊八百四十畝四分九厘,今八百八十九畝,租銀二兩五分。茶口(原文缺1字)百二十斤,今六十斤。山田六分,山地二畝一角二十步,豆八鬥,今四鬥。長山崗舊四十畝,無租。」
從萬歷十年至四十年,三十多年間,復初書院經歷了禁、修之變,似存若散,尚可稱道處,在「資諸生紙筆、燈油、婚喪及存修閣」。為何能如此,在於復初書院有數量可觀的書院田、書院山。萬歷四十年以後,明漸衰亡,戰亂接踵而至。至清順治間,史料缺,復初書院不知存廢。
清康熙二十二年《廣德州志》對復初書院有較詳記載,內容與明志相差無幾。
乾隆五十七年《廣德州志》則對清初至乾隆後期一百多年的復初書院興衰作了概述:
「復初書院在文廟西,本前明學正署基也,地名西衙基。康熙四年(1665) 移署於文廟東。六年,以舊署樓房為四先生祠。三十年(1691)後以餘地建祠祀知州毛渾。雍正間四先生祠圮,別建於尊經閣左。[李志](註:指乾隆四年李國相纂修本《廣德州志》,現藏故宮博物院)康熙五十八年(1719) 知州周在建、學正吳寧謐重建。[案] 今閣在文廟正北,較嘉靖間文廟西北舊址,則又稍東矣。閣凡五間,甚宏廠,閣前繚以圍牆,中為門,即康熙間所建者。其西北基地,舊被陳姓占去三分餘。
雍正五年(1727) 改為節孝祠,移木主於鬥南書院。雍正十一年(1733) 詔各省會建立書院,並發帑金千兩助士子膏火,此清代勅建書院之始。
乾隆四年(1739) 李德洋同族眾復建復初書院於鬥南書院側,房屋六間。[案] 今屋與主俱無存。乾隆二十年(1755)間,毛公祠圮,移主於學,此地遂為蔬圃。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州恒豫勸捐復初書院田二十一畝。四十年(1775)知州趙滂勸捐田五十七畝九分。四十二年(1777)知州石應璋勸捐田五十九畝六分。四十七年(1782) ,知州石應璋從輿議,以正誼書院近市湫隘,因於此創建書院,仍榜其門曰復初。儀門內講堂五楹,顏曰明善堂,即東廓先生所題尊經閣下之舊名也。其東為文昌宮,三楹,中奉文昌,左祀鄒東廓(自普濟庵移奉)。明善堂後為山長退息之所,前有池。四十九年(1784)東察院基,蓋造市房成新街,計樓房二十二間平房五十間,每年共收租錢三百餘千。又東城外迎春坊,續置平房兩進共六間,每年收租錢十二千。五十年(1785)知州穆通阿勸捐田十二畝一分。以上共田一百六十畝零六分,共收租谷一百二十一石。(內拾九畝伍分,乾隆五十(1785)、五十一(1786)等年,暫抵與俞、丁等姓未歸。其歷年捐助典田共十四畝零,每年租谷十石餘,系活產聽贖,日後收價存公,不在此數。又知州趙滂勸慕朱灣埠地二號計二畝一分,租錢二十一千文。又知州石應璋清理東西兩察院廢址,歸入書院,定取東察院地租錢十二千文,西察院地租錢四千六百四十文。五十六年(1791)知州胡文銓準將西察院基造典鋪,每年收租錢二十千。遞年除納糧銀外,充延請山長及諸生膏火與修葺書院之用。 [案] 舊置學田及祠田、書院田,經兵燹後,俱荒廢。乾隆五十七年(1792) ,設修志局於此,總纂周廣業植蓮其中,開花甚盛,因名之曰愛蓮。其西北兩傍餘地,舊為鄰人占去,郡紳呈請清理,學正王其福、訓導吳景濂詳請知州胡文銓,勘丈斷復地址一畝五分餘。西北更築垣墉,而基址始正。因系隙地,姑免拆讓,仍令每年出租立案。」
嘉靖十五年《廣德州志》載復初書院書目有《復初書院志》一部,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廣德州志》載復初書院書目列有《復初書院志》一部,但標明「今無。乾隆五十七年《廣德州志》收錄有知州石應璋撰《廣德州重建復初書院志序》,有無編成《復初書院志》,不準確記載。
上述該段歷史,在道光二十七年《增補廣德州志》中有所述及。《增補廣德州志》中,還記錄了復初書院與正誼書院間的複雜關係,也記述出復初書院的困境與復興:
「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州石應璋從輿議,以正誼書院近市湫隘勸捐,易置是地,初建經費不敷,俱多廢弛,肄業者寥寥。乾隆五十九年署知州瞿兆麟創設義學,買丁姓丁家衕屋二所捐修,延師課業,後以無項能繼,課事久寢,棟宇將傾。
嘉慶四年,知州明安泰飾動復初書院經費修理,復初實無項能撥稍支修葺。
正誼書院舊址,自興建復初書院後,遂為寅賓公所,年久漸圮。道光二年,知州景文以丁家衕義學及正誼書院俱無資可修,將為廢地,遂以義學基址變價修存正誼書院為公廨。知州景文集眾議,以義學房址易費修正誼房屋為賓館。適原主丁裔覓房,爰讓價給還,原契取值,修整正誼義學。道光五年,署知州張文鳳採訪志乘,疏秀水,於斯設局。義學,州城舊有東西南北四社學,後俱廢。道光十五年(1835),選職員陳淦經理之。於二十四年(1844)重修明善堂,並堂左文昌宮黝堊一新。諸生應課其中者,膏火膳饌支應無缺。」
光緒七年《廣德州志》,對上述經歷,則予以復錄。同時也記載了一段最艱難的歲月。鹹豐十年(1860)二月至同治三年(1864)七月,清王朝調集重兵,會同地方團練數萬眾,在以廣德為中心的地帶與太平軍激烈爭戰近5年之久,州城曾多次易主,百姓也深受其殃。據光緒七年《廣德州志》載:「鹹豐九年,州戶59078,口312614;同治四年,州戶2629,口5078,客戶381,口1250。」此時雖未詳記復初書院亊,也有文字述及。隨著時光流逝,也漸有復興,亦是常理。光緒七年《廣德州志》載:「舊置學田及祠田、書院田,經兵燹後,俱荒廢。同治十年(1871) ,知州李辦理墾務,盡行變賣充公。新置復初書院田六十四畝零四厘七毫,坐落北鄉新塘堡,系無主公田,光緒元年撥歸書院管業。」
值得一書的是,《安徽通志•教育考稿》載:「清史雍正十一年((1733) 詔各省會建立書院,並發帑金千兩助士子膏火,此清代勅建書院之始。又光緒二十三年(1897)皖撫鄧華熙應詔陳言勅各直省建設二等學堂,奉旨報可。因就敬敷書院屋宇開辦,並將書院書籍產業經費歸並,名曰求是學堂,於二十四年閏三月開學。此安徽院改學堂之始。」
光緒二十七年(1901) ,清廷詔令全國書院為學堂,省設大學堂,府、廳、直隸州設中學堂,州、縣設小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頒布中學堂章程,規定各府、廳、直隸州必設中學堂一所,各州、縣量力酌辦。安徽各府、州、縣次第遵辦,至次年三月即辦起中學堂4所。
《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和《皖政輯要》均記載:「光緒二十九年(1903) 三月,由知州袁學昌改復初書院為廣德州中學堂,以田畝山林房租、地租及存款生息、官捐為常年經費。學生十五名。」復初書院得以廣德州中學堂而存續。
民國十七年(1928)8月,廣德州中學堂改為縣立初中,開始招生,教職員數11人,學生男41人,女9人,合計50人,常年經費4800元。校址城內文廟旁。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廣德。次年1月,廣德縣立初中校園與縣城一同均被日本侵略軍焚毀。這是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犯下的又一不可饒恕的罪行。
1938年始,廣德縣立初中恢復。抗日戰爭期間,歷遷五地,抗戰勝利後,學校恢復。1946年,定址祠山殿。1958年,設立高中部,校名更為安徽省廣德中學。1997年經地區評審,被命名為宣城地區重點中學。2001年經省評審,被批准為安徽省級示範高中。
復初書院於1526年創辦,歷經數百年風雨,1903年改為廣德州中學堂。作為書院本身,似不復存在。但安徽省廣德中學作為其後身,早已發揚光大。自1996年起,清華、北大、科技大等全國著名高校,一直有來自廣德中學的莘莘學子在深造。進入新世紀,廣德中學均以每年向高等學校輸送近千名大學合格學生,為廣德教育事業發揮出光和熱。
(作者系原廣德中學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童達清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