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我也想要3000mm鏡頭!從尼康P1000聊起……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以前聊M43的時候,就一直有網友在評論區提到M43於長焦領域的先天優勢雲雲,事實上他潛台詞里的意思就是「小畫幅賺長焦」,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有個「為什麼全畫幅做不到」的答案,不過還是的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還是尼康,以前也曾在全畫幅超長變焦上瘋狂過好幾回:

早在1974年,尼康就推出過Zoom-Nikkor 360-1200mm F11,沒錯,這是一顆全畫幅手動鏡頭,12組20片設計,前鏡組122mm,最大長度704mm,體重7.1kg,如下圖:

嫌這個大變焦太沉?沒問題,1200mm還有個定焦版Nikkor 1200 mm F11 IF-ED,8組9片(2片ED),長度577mm,前後濾鏡為122/39mm,體重3.9kg,這顆鏡頭需要配備專用的對焦筒才能進行對焦:

當然,這還沒完,尼康在1990年推出了一款更瘋狂的全畫幅長變焦鏡頭——AI Zoom-Nikkor 1200-1700mm F5.6-8P IF-ED,體重是驚悚的16kg,鏡頭長度達到了880mm,濾鏡只能是52mm後插式,13組18片,其中3片ED:

毫無疑問,這三顆鏡頭在結構上都利用了凸透鏡+凹透鏡組合的望遠結構(如下圖),可以看到凸凹組合的焦距F明顯大於單塊凸透鏡的焦距f,這也使得它的後節點也能超出鏡頭結構之外,換言之就是讓焦距>鏡身長度,而不用像老式的「火箭筒」長焦鏡頭那樣500mm焦距就至少500mm長,結構雖相對更複雜,但明顯更實用。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1200-1700mm那顆不僅焦距變長,而且光圈也變大了,1200mm端居然有F5.6,足足比老產品大了兩檔光圈,而職業足球賽場邊常見的800mm大白炮也不過F5.6而已。入瞳徑也從109mm增大到了214mm,哪怕在1700mm端也有212.5mm,而這正是它體積巨大的原因之一。

光圈對長焦鏡頭體型的影響有多大?適馬曾經推出名噪一時的APO 200-500mm F2.8/400-1000m F5.6 EX DG,這顆入瞳徑「僅僅」178.6mm的鏡頭體重達到了15.7kg,當時有經銷商還打出了「買就送無敵兔」的促銷,堪稱秀肌肉的代表作。

而這時候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尼康P1000,作為1/2.3英寸傳感器機型,它的鏡頭物理規格其實是4.3-539mm F2.8-8,換言之,它的物理焦距其實比較短,而且長焦端它的入瞳徑只有67.375mm,在這兩個非常影響長焦鏡頭體型的硬指標上,它都占了傳感器小、像場小的先天優勢,而這也是小畫幅賺長焦的根本。

但它的問題是等效光圈實在太小了,長焦端F8全開也會因為衍射導致分辨率下降,而且防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3000mm端的手持穩定需要1/3000秒,尼康官方數據是5擋光學防抖,也就是理論上可以1/100秒手持,但理論跟實際的差別大家自己心里也都有數,很多時候都需要ISO來湊,但1/2.3英寸自然也別想有什麼很好的高感素質了。

3000mm拍月亮還不錯,聽起來比P900的2000mm足足長了50%,感覺很生猛,但事實上放大倍率的變化已經沒有那麼明顯:

這是因為焦距與視角依然是1.414(根號2)的倍率差,只看絕對值差沒有什麼意義,想要照片長寬都各縮小一倍就需要焦距X2,這也就是為什麼越到長焦端視野差距越小的原因,畢竟對1/2.3英寸來說,從等效1000mm到2000mm還算OK,2000mm到3000mm就直接從916g的體重劇增1415g,價格也從快600刀暴漲到小1000刀,而且這還是在其他機身設計基本沒有太大變化的前提下……這時候想要從3000mm到6000mm就真的太難了,與性能+體驗直接掛鉤的體型,再加上製造成本,都是幾乎沒辦法妥協的。

不過P1000在3000mm時最近對焦距離只有7米,這時候的景深也不到2cm,但實際上沒什麼用,因為這時候的目標區域面積理論上只有8cm X 6cm,雖然這時候的實際等效焦距遠不會達到3000mm,拍攝區域會稍大一點點,但畢竟就這點兒面積,也就只能拍拍小物件。想拍人像特寫,比如40cm X 30cm面積的大頭照,在3000mm端的拍攝物距也得接近17m,這時候的景深接近8cm;而80cm X 60cm的小半身照得在33m開外,這時候景深接近34cm。

當然,進步就是進步,還是得給尼康打打call,從2000mm到3000mm雖然並不能幫我們偷窺……哦不,多看到什麼,但作為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大光變長焦機,願意在這個領域繼續耕耘著實不易。

所以說到這兒,「小畫幅賺長焦」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在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玩規格之間的互換遊戲而已,而且目前還沒有看到上片上相位差對焦的苗頭,所以想用P1000打鳥就純屬一廂情願了,這類小底大變焦鏡頭相機的主要用途還是旅行,去大西北看看雪山犛牛什麼的,3000mm還是有它的先天優勢,畢竟它再沉也沉不過一套使用300mm長焦鏡頭的單反。定位與之類似的還有SONYRX10 M4等1英寸底產品,變焦範圍小一截(24-600mm F4),但畫質更出色、有對焦相當快的片上相位差,其實反倒更實用(當然價格也貴多了……),所以這個看起來並不大的市場競爭還是挺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