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食積是因小兒餵養不當,內傷乳食,停積胃腸,脾運失司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證。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又稱積滯。脾胃虛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餵養的嬰幼兒容易反復發病。
少數患兒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小兒營養和生長髮育障礙,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故前人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
臨床診斷
01 診斷要點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脹痛,嘔吐酸餿,大便溏瀉,臭如敗卵或便秘。 2、煩躁不安,夜間哭鬧,可能有發熱等症。 3、有傷乳、傷食史。 4、大便檢查,有不消化食物殘渣或脂肪球。
02
鑒別診斷
厭食為餵養不當,脾運失健所致。除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外,一般無噯氣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脹痛之症。
03
治療原則
乳食內積之實證以消食導滯為主。脾虛夾積之虛中夾實證以健脾消食,消補兼施為法,積重而脾虛輕者,宜消中兼補法;積輕而脾虛甚者,則用補中兼消法,扶正為主,消積為輔,正所謂:「養正而積自除」。食積的治療,除內服藥外,推拿及外治療法亦常運用。
分症論治
乳食內積
症候
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可能有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煩躁哭鬧,夜臥不安,低熱,肚腹熱甚,大便穢臭,舌紅苔膩。
分析
乳食內積,氣機鬱滯,故脘腹脹滿,疼痛拒按。胃腸不適,則夜臥不安,煩躁哭鬧。
中焦積滯,胃失和降,氣逆於上,則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腐穢壅積,脾失運化,則大便穢臭。
中焦鬱積化熱,則有低熱,肚腹熱甚。舌紅苔膩為乳食內積實證之象。
治法
消乳消食,化積導滯。
常用藥
山楂、神曲、萊菔於、麥芽消食化積,陳皮、香附、砂仁理氣消滯,茯苓、半夏健脾化濕、消脹除滿,連翹清解鬱積之熱。
脘腹脹滿疼痛加厚樸、枳實行氣消滯寬中;便秘加木香、檳榔消積導滯;重者暫加大黃通腑;
嘔吐甚者,加薑竹茹清胃降逆止嘔;低熱、舌紅、苔膩微黃,加胡黃連消積清熱。
脾虛夾積
症候
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舌淡紅,苔白膩,脈沉細而滑。
分析
脾胃虛弱,中氣不運,不能化生精微變為氣血,濡養機體,則見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唇舌色淡。
脾胃虛弱,運納失職,乳食積滯,氣機不暢,故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上則嘔吐酸餿乳食,下則大便溏薄酸臭夾不消化物。
胃不和則臥不安。苔白膩,脈沉細而滑,皆為脾虛夾積之所致。
治法
健脾助運,消補兼施。
常用藥
黨參、白術健脾益氣,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導滯,枳實、陳皮理氣消脹,虛實兼顧,消補並施。
苔膩、納呆,加藿香、砂仁化濕醒脾;舌淡、腹脹、便溏,加炮薑、厚樸、蒼術溫中運脾。
其它療法
01
單方驗方
1、炙雞內金30g,研細末。每次1g,每日2-3次,開水沖服。用於乳食內積證。
2、炒黑白醜、炙雞內金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0.5—1,每日2次,開水沖服。用於乳食內積便秘者。
02
飲食療法
1、白蘿蔔500g,切成細絲擠出汁,燉熱後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於食肉過多而致的食積。
2、檳榔1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鍋,水煎20分鐘,取汁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數次,代茶飲。用於小兒食積兼有氣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