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出夜伏」的動物們硬被逼成「晝伏夜出」,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科學》雜誌近期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夜行的影響」的研究報告,凱特琳•蓋羅(Kaitlyn Gaynor)是這項研究的合作者。CNN就此議題展開對話,通過記者與學者之間的交流,為大眾提供新聞分析和評論觀點。

“晝出夜伏”的動物們硬被逼成“晝伏夜出”,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雪花新聞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野生動物正在竭盡全力地躲避人類

早在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在地球上的首個1億年里,他們就學會了依靠黑暗的掩護躲避來自恐龍捕食者和競爭對手的威脅。只有在6600萬年前,因流星引發的恐龍大滅絕以後,這些夜行哺乳動物才開始嘗試在陽光下獲取更多的獵食機會。快進到現在,陽光下的蜜月期可能已經結束了。野生動物正越來越多地回歸到夜晚黑暗的保護,從而避開目前地球上最可怕的超級捕食者:智人。我和同事們首次嘗試著去觀察人類的干擾對野生動物日常活動模式的全球性影響。

我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研究記錄了一個強大而廣泛的過程,哺乳動物會隨著人類的侵襲改變自己的活動軌跡和行為模式:人類的干擾正在促進野生動物創造一個更加強烈的晝伏夜出的自然世界。人類對野生動物群落的許多災難性影響已被充分證明:我們應對世界各地動物種群棲息地的破壞和過度開發負全責。但僅僅因為人類的存在,就會對野生動物產生重要的行為影響,即使這些影響並不那麼明顯,而且也不易被量化,但它的確在發生著。許多動物都害怕人類:我們體型碩大又嘈雜喧鬧,浪漫新奇又危險無比。動物經常不顧一切地避免與我們相遇。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展,野生動物想要尋找無人居住的活動空間正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晝出夜伏”的動物們硬被逼成“晝伏夜出”,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雪花新聞

夜晚,長頸鹿和牛羚聚集在奈米比亞讚比西地區的一個水坑邊

全球性夜間活動的增加

我和同事在對坦桑尼亞、尼泊爾和加拿大的研究數據分析中,發現了一種驚人的模式:從黑斑羚到老虎,再到灰熊,當它們在人類活動區域周圍時,它們夜晚活動的頻次似乎更加活躍了。我們開始對這種影響展開研究,探究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究竟有多大?野生動物在空間上想避開人類的機會是否變得越來越困難了呢?

為此,我們進行了一項綜合性分析研究。我們系統地查閱了已發表的文獻,包括同行評議的期刊文章、報告和論文,並記錄了大型哺乳動物的24小時活動模式。我們關注的是哺乳動物,因為它們對空間需求更大,常常使它們有機會與人類接觸,並且它們的活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我們找到一些為輕微人類干擾的地區或季節(更適宜野生動物棲息的自然條件)提供數據的例證,相對應地,強烈人類干擾的地區或季節也需要一些例證,例如,研究比較了狩獵季節前後鹿的活動範圍,有人類蹤跡和人跡罕至地區的灰熊活動以及保護區內外的大象活動情況。

根據遠程相機、無線電項圈捕捉到的信息或觀察到的影像記錄,我們確定了每個物種的夜間活動情況,我們計算出野生動物在日落和日出之間總的活動百分比分布情況。然後,我們量化了動物在輕微人類干擾和強烈人類干擾下的夜間活動差異,以了解動物是如何應對人類干擾而改變它們的活動模式。總的來說,在我們研究的62個物種中,哺乳動物的夜間活動占人類干擾活動量的1.36倍。例如,一種動物在白天和黑夜之間自然地將活動分開,它的夜間活動量會增加到68%。

雖然我們預期會發現這種趨勢,但世界各地調查結果的一致性仍令我們感到驚訝。有83%的調查案例顯示,夜間活動頻次的增加,主要是對人類干擾作出的相應反映。我們還發現,這種趨勢在物種、大陸和棲息地的類型上的表現也是一致的。在津巴布韋熱帶草原上奔跑的羚羊,在厄瓜多爾熱帶雨林中出現的貘,在美國西南部沙漠里奔跑的山貓,似乎它們都在盡其所能地將自己的活動範圍改成了晝伏夜出。

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模式也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人類干擾,包括狩獵、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車以及道路、居住和農業基礎設施等活動。動物對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有強烈的本能反應,不管人們是否真的對它們產生了直接威脅。人們可能會認為,我們的戶外休閒活動並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會對動物產生持久影響。

未來人類可否與野生動物共存共榮?

我們還不了解這種戲劇性的行為轉變對個體動物或種群會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數百萬年來,我們的研究早就發現,許多野生動物已經進化成適應在陽光下活動了。

“晝出夜伏”的動物們硬被逼成“晝伏夜出”,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雪花新聞

馬來熊在距離人們很近的地方曬太陽

例如,馬來熊是典型的晝行性和愛曬太陽的動物,在未受到人類干擾地區,它們在夜間活動的時間不到20%。但在蘇門答臘森林地區,它們的夜間活動卻增加到了90%,就在那片叢林中,密集的森林科考活動打破了這里原有的寧靜環境。本來適應在白天環境下尋找食物的動物根本無法成功獲取食物或躲避捕食者,而它們在黑暗中又難與同伴進行交流,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甚至會影響它們的繁殖能力。

然而,由於哺乳動物的祖先是在恐龍時代的黑暗環境掩護下進化而來的,大多數哺乳動物的活動模式都有一定的靈活性。只要動物能夠在夜間滿足它們的需求,它們就可以避免在白天與可能對雙方都有危險的人直接接觸,從而在人類主導的世界中茁壯成長。例如,在尼泊爾,老虎和人在不同的時間在森林里有著相同的足跡,減少了人類和這些大型肉食動物之間的直接衝突。這種研究人員稱之為時間劃分的方式,可能是人與野生動物在擁擠的地球上共存的機制。

某些物種夜間活動頻次的增加,也可能對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改變物種間的相互作用並通過食物鏈進行傳播。在美國加州的聖克魯斯山上,土狼在人類消遣的地區變得越發具有夜行性。通過分析土狼糞便,科學家將這種行為變化與從晝夜捕食到夜間捕食的飲食轉變聯繫起來,以期了解小型哺乳動物群落和其他食肉性動物會產生何種競爭關係,以及對它們的影響程度到底如何。並非所有動物都願意可能有能力在人們的周圍展開夜間活動。那些試圖完全避免人類干擾的動物,可能最容易受到不斷擴大活動範圍的人類的影響。

“晝出夜伏”的動物們硬被逼成“晝伏夜出”,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雪花新聞

晚上,野豬群聚集在奈米比亞的讚比西地區的水潭里

在受威脅物種的生存地區,管理者可能會考慮將人類活動限制在一天中的特定時段,以便為野生動物留下一縷陽光。可行的是,為了保護那些最脆弱和最敏感的哺乳動物物種,我們需要確保野生動物保護區完全不會受到人類的干擾。

博科園-科學科普| 張長青/編譯/世界科學/World-Science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