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已定調!5000億史上最大MLF確認貨幣寬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國常會已定調!5000億史上最大MLF確認貨幣寬鬆,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更積極?

原創: 本報記者聯合報導

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國常會說了什麼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後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的措施。

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台的各項措施。通過實施台帳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三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做到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四是堅決出清「僵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占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會議認為,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

一要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落地。

二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三要對接髮展和民生需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會議通過了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環保優先,並支持民營和外資企業獨資或控股投資,促進產業升級。

貨幣寬鬆政策再度確認

貨幣政策方面,具體來看,會議強調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台的各項措施。

通過實施台帳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3日央行開展的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為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MLF操作。也被諸多市場人士認為是貨幣寬鬆政策的再度確認。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貨幣金融政策有所調整,目的不是「放水」,而是緩解社會融資困難,緊信用局面迎來轉機,風險偏好提升或對股票、信用債利好。

寬信用或提振風險偏好,利好風險資產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認為, 「寬信用」難度很大,但已成為政策努力方向,政策多變期到來。

寬信用對大類資產有何影響?總的來說,寬信用有助於提振風險偏好,有助於風險資產,不利於無風險資產。上周五,股市大漲,債市大跌,原因就出在這。

興業證券報告指出,信用收縮節奏放緩,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抬升,加上前期債強股弱,債券相比權益的性價比在下降,政策有所放鬆,有助於風險資產(權益和優質的信用債)的價值提升,而不利於無風險資產(例如,無風險利率)。

債市方面,興業證券認為,信用收縮的節奏可能有所放緩,對利率債偏負面,但提升信用債的需求,加上企業融資管道有望恢復,金融機構「一刀切」的行為也有望逆轉,高等級信用收益率和利差已經明顯壓縮,中高等級的優質信用債價值上升,可以精選中高等級、有現金流支撐的主體。

股市方面,寬信用有望緩解市場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擔憂,股市階段性底部有望得到進一步夯實。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從歷史上,股債市場強弱轉化的路徑通常是:貨幣政策放鬆-利率下行、曲線陡峭化-企業盈利預期好轉、機會成本降低-股市觸底回升。當從中長期看,權益的性價比已經不輸甚至開始超過債券。貨基回報即將全面進入3.5%以下,如果理財利率能也降到4-4.5%水平,對很多人而言,理財將不具備高收益、無風險資產的特性,資金再配置效應就有可能出現,屆時股市就可能出現易漲難跌的情況。

匯率方面,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加劇中美政策背離,若美元繼續走強,人民幣短期仍有貶值壓力。但從中長期看,經濟基本面是匯率走勢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寬信用進展順利,市場對經濟增長信心增長,人民幣匯率預期也將得到改善。

除貨幣政策發揮良好效應之外,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該如何更積極呢?

聚焦減稅降費

在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看來,減稅的確是積極財政政策更積極的方式之一。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在之前的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發布會上已經表態:

財政部國庫司主要負責人、政府採購管理辦公室主任婁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更多在下半年體現。

財政部稅政司副巡視員袁海堯最近在財政部上半年數據發布會上稱,下半年,財政部將落實好已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工作部署,強化「放水養魚」意識,進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宇鵬預計,下半年財政資金較充裕,廣義財政收入增速將保持在13%至15%的區間。

「財政收入高增長,以及土地出讓收入高增長可能帶來更多政府性基金劃撥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下半年財政支出子彈將較為充裕。」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分析員陳健恒表示,此前年度財政結餘也可為今年財政支出提供資金。從2018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看,今年政府土地出讓金增速尚可,有助於此後結轉資金調入。

「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加快,為減稅提供更大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表示,增值稅稅率可再進一步下調,加快稅率三檔變兩檔進程。個人所得稅同樣可進一步下調稅率。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確立後,綜合所得適用的最高邊際稅率45%應大幅度下調,相應下調其他各檔稅率。另外,一些低效率財政補貼或獎勵應削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擴內需顯現出結構性特徵,重點在於擴大製造業投資、提振消費,以及減輕企業負擔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舉措和結構性減稅措施有望相繼出台。

「今年財政在減稅方面動作較多,降低消費稅、提高個稅起征點和增加房產稅、企業結構性減稅值得期待。」陳健恒表示,企業結構性減稅還能幫助做到經濟結構轉型。對比美國上市公司研發支出,中國企業研發支出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促進企業研發開支,4月發布的減稅措施有很多涉及研發扣減。

除了減稅以外,還需要合理的政策制度安排和提高財政支出資金利用效率。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積極財政政策除堅定有效地施行減稅降費措施外,為使地方收支平衡,還要提高財政支出資金利用效率,通過盤活存量做到財政政策結構性發力。

他認為,平衡地方收支需合理的財政制度安排。具體而言,需通過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責任,既要保障中央財稅收入,又要積極引導地方經濟發展,做到廣義財政收支結構優化。

杠桿向穩杠桿過渡

23日的國常會還提出「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中信證券明明表示,本次國常會提出擴內需政策,是年內第二次。本次提出的時點更加重要,因為二季度數據出爐,GDP增速放緩,投資增速和工業增速不及預期,急需政策明確未來方向。特別是今年以來的經濟下行壓力與以往不同,受到融資收緊的影響非常明顯,所以在外部衝擊和國內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有必要通過宏觀政策進行對沖,避免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互相傳導和放大。

因此,擴內需政策的必要性大大提高,特別是國常會還提到引導金融機構利用降準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等,引導金融機構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這也代表了目前經濟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引導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有利於控制經濟下行和企業違約風險。

另一方面,從政策信號來看,去杠桿向穩杠桿過渡。比如,從上周五的貨幣政策長期寬鬆和監管文件邊際放鬆的政策配合來看,去杠桿政策向穩杠桿過渡。《2018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國內宏觀杠桿率趨於穩定是近期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特點,去杠桿的緊迫性相對放緩,防風險意識強化,這實際上符合央行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實踐。

明明強調,央行在2018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透露的「去杠桿初見成效,穩杠桿成為下一階段主要目標」逐步得到貫徹,在大額流動性投放下的貨幣政策轉松、監管文件邊際放寬下的監管政策配合,過去兩年的金融去杠桿政策正逐步向結構性去杠桿和穩杠桿過渡。

此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也表示, 2017年以來,大陸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穩杠桿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杠桿率比2016年高2.4個百分點,增幅比2012-2016年杠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杠桿率比2017年高0.9個百分點,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

在劉世錦看來,杠桿率趨穩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利潤、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有助於消化存量債務。二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及結構性信貸政策效果顯現,貨幣信貸總體保持適度增長。三是地方政府融資擔保行為進一步規範,平台公司等軟約束主體債務增長受到明顯遏制。

(中國證券報記者:趙白執南張勤峰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