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1張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2張

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文/秦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聽完四子述志,孔子毫不掩飾自己對曾皙的由衷讚賞, 「夫子喟然而嘆曰:‘吾與點也。’」而對於孔子讚成曾皙的原因,後世頗有爭議,代表性說法有以下幾種:

①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這篇文字在《論語》中篇幅亦長,恐怕是戰國時期孔門後學所記。〔劉盼遂等主編的《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第116頁〕

②「今以《論語》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終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話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說:‘飯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先秦文學參考資料》第349頁〕

③「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禮樂治國的理想。」〔劉盼遂等主編的《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第116頁〕

④「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見楊樹達《論語疏證》〕

以上說法,各有側重。因為曾點的政治抱負是通過對春風沂水的描敘而曲折表露出來的,又沒有確切的史料佐證,所以大家見仁見智,難有定論。

說法①在難獲真解的情況下將《侍坐》篇推測為孔門後學所記,頗有些妄加揣度。

說法②認為:曾皙主張消極避世,符合處處碰壁之後的孔子的晚年心態,故獲讚。錢穆先生也持此說,認為「孔門講學本在用世,故有如或知爾之問……三人所學各有所長,可備世用……然孔子則寄慨於道大而莫能用,深惜三子者之一意於進取,而或不遇見用之時,乃特賞於曾皙之放情事外,能從容自得樂趣於曰常之間也。」我認為這並非孔子思想的常態,甚至有矮化孔子之嫌。

說法③則更多地關注了子路、冉有、公西華述志的內容,關注了子路和曾皙述志時的「情境」,而對最核心的曾皙述志的內容缺少必要的觀照。

說法④對原文理解準確深入,但是因為缺少必要的解釋和邏輯說明而使後人難得其要。

要理解孔子讚同曾皙的原因,曾皙所言「異乎三子者之撰」很重要。那麼,異在哪里呢?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3張

我們先來看「三子者之撰」。子路志在「可使有勇」、冉有志在「可使足民」、公西華志在「願為小相」。無論是子路、冉有還是公西華所闡述的志向,於他們的能力來說,都是勝任的,這一點,可以在《論語·公冶長》中得到驗證。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也就是說,子路長於治軍,冉有長於經濟,公西華長於外交禮節——這是孔子對三人的評價。這樣的評價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三子的理想驚人地吻合。所以,孔子不讚同他們,既不會是因為否定其能力,也不會是因為三子「志非其能」。

這一理解,可以在下文孔子對「三子之志」的點評中得到加強。夫子「哂」子路只是因為其「言」不讓而非其「志」不讓;對於冉有和公西華,孔子界定了他們談的理想都是「治國」;最後特別說到「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表面上只是肯定公西華的才能,其實我們只要推而廣之就可以知道,孔子對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子」的才能是充分肯定的。所以,孔子不讚同他們,不是因為否定其能力。

既然不是否定「三子」的治國之才,那麼孔子是不是否定三子述志的態度呢?顯然也不全是!因為除了子路,其他兩人回答的態度都是很謙虛的。

那麼,曾皙之撰異在何處?

是出發點不同。

三子談理想,都是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如何做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就是如何大展才能。原文中,「可使」「可使」「願學」「願為」均可作為子路、冉有、公西華有志於「治政而自顯」的明證。而社會,只是他們大展拳腳的背景,至於是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統治者,人民在這樣的社會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都無所謂,起碼不在三者的考慮範圍,甚至還有那種人民越苦難,越能彰顯自己才能的心理,比如子路。子路施展才能的背景是:中等國家(千乘之國)、夾縫中求生存(攝乎大國之間)、外遭侵略(加之以師旅)、內遇荒年(因之以饑饉)。這樣的一個內外交困的國家,子路自言只需三年便「可使足民,且知方也」。我們甚至可以想像子路述志之時的自信與得意。可不可以做這樣的假設:這樣的人,當他的意願和人民統一時,那當然好;但如果違背呢,就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傷害。他有可能成為英雄,當然也有可能是奸雄。

曾皙則不同,他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考慮了廣大人民的幸福與快樂。而這正是儒家「仁」的核心價值所在。曾皙描繪的「暮春圖」將本人隱於畫卷之外,卻恰恰讓我們看到了曾皙之「異」。參加活動的,有冠者,有童子——老少同樂;參加活動的人數,五六人加六七人——隨意為好;活動內容,有洗澡,有吹風,有唱歌——高興便好。這幅「暮春圖」儼然就是一幅「樂民圖」。正如朱熹在《四書集註》里所言:「孔子與點,蓋與聖人之志同,便是堯舜氣象也。」如果真的能達到他所說的「春風沂水」的大同境界,那麼是否能逞個人之智、之能、之勇,又有什麼關係呢?這里是有類似於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想法的。只有真正把天下蒼生放在心底之人,只有對整個人類抱有慈悲之心的人,才會有對這個世界懷有深深的憂慮,也才會在需要他擔當之時,當仁不讓,義不容辭。因為,不是我非要去做什麼,也不是我有什麼高人一等的思想。只是我覺得,這天下事,也許既不屬於你,也不屬於我;當然,既屬於你,也屬於我。如果你不做,我不做,那誰去做?所以我必須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擔當。春秋亂世,亂世需要英雄,可亂世如果變成了治世,我是不是英雄又何妨?儒雅的孔子更是勇敢的孔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勇敢有點堂吉訶德的味道。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4張

回到前面《論語·公冶長》的這段引文,孟武伯問的是「‘仁’乎?」,孔子的回答,在分別肯定了三子才能之後均以「不知其仁也」結束回答。這就表明,三子雖才能出眾,但還遠未達到儒家的最高追求——仁。而曾皙之志,則以形象描述為儒家之「仁」作了詮釋,是以獲讚。孔子曾經告誡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簡而言之,君子儒就是道義儒,小人儒就是職業儒(錢穆《孔子傳》第8頁)。孔子的教導,是讓弟子把生民疾苦、社會道義放在第一位,不以成就自我作為人生目標。

所以,孔子在面對禮樂崩壞的社會時顯得有點「迂」(執著),有點「惶惶」。孔子自己深知:哪怕是邦國無道,自己也無法做到隱藏智慧,袖手置之。因為,黎民之苦皆入我心,家國之痛皆在我懷!這在一個以自保和自顯為人生理想的「智者」看來,是很難理解的。孔子之「仁」使他不能「守拙」,所以只能一邊說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一邊如別人所鄙棄的那樣,如喪家之犬奔走於茫茫天地之中,留下的只是孤獨的背影。孔子自言:「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公冶長》)這聲「其愚不可及也」的嘆息中,飽含了酸楚和血淚,更飽含了屬於天下蒼生的忘我與堅定!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5張

孔子對社會有擔當精神,對人民有悲憫情懷,既理解與尊重別人的「邦無道則愚」「邦無道則隱」,又不允許自己在「邦無道」時置身世外,這就是胸懷和境界。希望「克己復禮」,雖知世不可治,仍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於是,只能以入世的悲劇英雄的身份表達。孔子比當時的人們,還多了幾分苦難。天下蒼生的苦難,就是孔子的苦難;但是,孔子的苦難,又能成為誰的苦難?甚至,又有誰能理解?哪怕是螳臂當車,哪怕是飛蛾撲火,也當仁不讓!這樣的堂吉訶德是苦難的,又是幸福的;擁有這樣的堂吉訶德的社會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孔子的悲劇,雖是時代的悲劇,卻不是歷史的悲劇。一個個的擔當者在當時或許微若塵埃,但我們卻願意,這樣的塵埃落滿華夏的史冊。

回到題目上來。夫子之嘆,既是對曾皙勾畫的理想社會的向往;更是讚賞曾皙在述說自己志向時心懷天下的境界,讚賞他不著意於個人才智抱負的施展,而致力於以天下為己任的勇敢擔當的情懷。因為,在夫子的身後,有一個令他寢食難安的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的亂世!

所以,孔子,我不願只是膜拜你,因為僅供人膜拜的形象再高大,再偉岸,卻難免孤獨,寂寞,「高山仰止」的敬意往往也伴隨著難以逾越的距離感,而我,更想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擁抱你!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6張

文章作者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7張

秦勝,北京十三中語文教師,從教二十餘年,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8張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8張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美術編輯:張臻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責任編輯:劉桐

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范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10張

微信ID: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PO請註出處

秦勝老師:夫子因何喟然嘆? ——再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的理解 歷史 第1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