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格瓦拉同志
五代十國是一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在這些人當中,南唐烈祖李昪的經歷堪稱傳奇,他本是一個孤苦無依的小乞丐,最終卻因為命運的垂青,不僅成了開國皇帝,還被後世讚頌為一代明君。那麼,李昪究竟是怎樣做到命運的巨變呢?
李昪生於唐朝末年,祖籍徐州,父親李榮是一個貧窮落魄的人士,並在戰亂中不知所終。不久,李昪的母親也去世,只留下他獨自在濠州、泗州流浪,成了一個靠要飯為生的小乞丐(「世本微賤,父榮,遇唐末之亂,不知其所終。昪少孤,流寓濠、泗間。」見《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
李昪被徐溫收為養子,改名為徐知誥
唐朝乾寧二年(895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南吳開國之君)在攻略濠州時發現李昪,因為驚嘆於他的相貌不凡,便想收為養子,但由於親兒們的反對而作罷。然而楊行密畢竟捨不得李昪,便命大將徐溫收為養子,並為之改名為徐知誥(「楊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狀貌,養以為子。而楊氏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溫,乃冒姓徐氏,名知誥。」引文同上)。
楊行密去世後不久,徐溫逐漸掌控南吳的朝政,為了鞏固權勢,一方面在朝中排除異己,另一方面則加快培養子侄輩。在這些晚輩當中,能力最優秀者當屬養子徐知誥。徐知誥從升州防遏使的職務起身,之後歷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等職務,逐漸成長為南吳的棟梁之才,聲望日隆。
徐溫表面上重用徐知誥,但暗中卻對其壓制
徐溫為防止徐知誥的勢力增長過快,便在暗中對其進行壓制,同時又扶助長子徐知訓,以便將來接班。對此,徐知誥心中頗有怨言,但卻不能公開嚴明。幸運的是,就在徐溫遷到升州遙控朝政期間,留在京師廣陵輔政的徐知訓卻因為欺辱國君和大臣,被重臣朱瑾誅殺,由此給了徐知誥一個絕佳的奪權良機。
變亂發生後,近在咫尺的徐知誥迅速率軍平亂,在誅殺朱瑾、安定朝堂後,以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的身份輔政,從而成功地架空義父,成了南吳實際上的主宰,時在918年(「昪居潤州,近廣陵,得先聞,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亂,遂得政。」引文同上)。
徐知誥平定內亂後,順利執掌朝政
此後九年間,徐知誥跟義父間不斷地鬥智鬥勇,在表面上維持一團和氣的情況下,不斷地夯實自己的執政根基,而徐溫為了扳倒養子,也在加速地培養自己的次子徐知詢。可惜天不遂人願,在徐知詢還沒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時,徐溫便撒手人寰,時在927年。
徐溫死後,徐知誥與徐知詢之間的矛盾正式公開化,前者在謀士徐玠的策劃下,成功地將義弟誘騙進京,並剝奪了他的全部軍權,僅保留右統軍的虛職。自此,徐知詢便再無能力跟義兄抗衡。此後十年間,作為南吳的「準皇帝」,徐知誥不斷地挖空南吳的根基,一步步邁向篡位建國的終極目標。
李昪廢黜南吳皇帝楊溥,建立南唐
937年,時任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齊王的徐知誥逼迫南吳皇帝楊溥退位,隨即宣布稱帝,並改國號為齊。兩年後,徐知誥恢復本姓李,改名為李昪,又因自稱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建王)的四世孫,故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當年的小乞丐一飛沖天,成了至高無上的皇帝,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李昪在位七年間,以保境安民為要務:對外,制定弭兵休戰、和平共存的方針,從不主動挑起戰爭,甚至在敵國吳越發生災荒時,還特意派使者前去慰問;對內,招撫流民從事生產,並實施輕徭薄賦的政策,使得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一躍而成為南方諸國中實力最強者。正因如此,李昪獲得「明君」的美稱。
帝生長兵間,知民厭亂。在位七年,兵不妄動,境內賴以休息…仁厚恭儉,務在養民,有古賢主之風焉。見陸遊《南唐書·卷一烈祖本紀》。
南唐極盛時期的疆域圖
然而在李昪晚年,由於長期服用丹藥中毒,性情逐漸變得暴躁易怒,搞得朝堂人人自危,由此也極大地損害了他的名聲。升元七年(943年)二月,李昪因病駕崩於升元殿,終年56歲,臨終前遺命由太子李璟即位。李昪死後,被葬於永陵,李璟為其上謚號為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
史料來源:《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鑒》、《十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