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張

“風雲際會壯士飛,誓死報國不生還。”

在這群風華正茂的、年僅20歲出頭的年輕人背後的兩道橫幅,不僅表明了他們的態度,更加預言了他們注定短暫的一生。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2張

這不僅是整個中華民族面對侵略時發出的怒吼,也是每一個從這裡走出的飛行員,沖上藍天後信奉的行動準則。對於他們來說,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每一次落地都要感謝上蒼。

在中國飛機裝備極其落後時,他們大多數人最終選擇了放棄生命。

就如那句”誓死報國不生還”說的那樣,真的是不把命當命,一直打到自己死為止。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3張

當時我們的飛機,幾乎全都靠國際援助。抗戰初期,大部分是霍克3雙翼機,速度慢、難駕馭,數量還少。在日軍的先進戰機面前,可謂以卵擊石,他們不但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戰機,還時常能從戰術上對我們進行壓制。

1937年8月14號,日方一組轟炸機直撲筧橋基地,想將我們一舉瓦解。侵略者們信心滿滿,勢在必得,根本想不到中國這群年輕人依賴的並非裝備,而是全然置生死於不顧的決心。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4張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5張

8月14日大捷首戰當天,日軍被擊落2架戰機。日軍憤怒無比,隨即派出精銳部隊,但是接下來又被擊落30多架戰機,戰力整整消減一半。

8月17時,六期學員閻海文不幸被炮彈擊中,跳傘誤入日本海軍陣地,正當日本人將其團團圍住時,這個在航校史上打靶滿分記錄的小夥子,以隨身手槍反擊包圍他的日軍,並喊”中國無被俘空軍!”然後用最後一顆子彈瞄準了自己,年僅21歲。

閻海文的壯烈赴死令日軍感佩,特派員木村毅在發回國內的報導裡寫道:“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6張

8月19日,三期學員沈崇誨,在攻擊日本船艦時座基受損,已經無法返回空軍基地。

這時候,他發現了更多的敵軍目標,於是轉念間發起了自殺式襲擊,決定加足油門沖向敵軍的軍艦,在爆炸聲中與敵人同歸於盡。

沈崇誨原本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剛畢業不久就投筆從戎,犧牲之時年僅25歲。

筧橋空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皆是因為沈崇誨、閻海文這樣的年輕人,在他們沖上天空的那一瞬間,就做好了不會活著回來的打算。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7張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8張

這些年輕人雖以死相搏,但他們不是戰爭機器。他們都才20歲出頭,充滿了對人生美好的渴望、對愛情的憧憬。

21歲那年,飛行員劉粹剛在火車上偶遇許希麟。他對18歲的許希麟一見鍾情,將一封又一封情書寄到許希麟家中。在情書裡,劉粹剛癡心望斷,用一句接一句熾熱的情話,最終打動了許希麟的芳心。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9張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0張

在劉粹剛的熱烈追求下,許希麟開始與其通信交往。對飛行員而言,死亡來的時候是一瞬間,愛情來的時候也是一瞬間。兩人心心相系,情愫陡增。許希麟的父親雖讚賞這位”空中趙子龍”,但也對女兒的未來產生了擔憂。

“粹剛這孩子是不錯,就是職業太危險了。”

許希麟聽罷,短短地回答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就這樣,劉粹剛得到了許希麟的芳心,也得到了其父親的認可,兩人在1936年成婚,結為夫妻。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1張

接下來要面對死亡的,就不止是劉粹剛一人了。在一次空襲中,許希麟親眼看見丈夫,在空中與敵人纏鬥。

許希麟只感到呼吸困難,手指緊緊摳住欄桿,眼睛直盯盯地跟著空中的那架飛機,直到丈夫擊落了敵機,她終於兩腿發軟,癱倒在陽台上。後來她告訴丈夫:”你在天上和敵人拼命,而我只能躲在防空洞裡,我做不到。”

劉粹剛也知道自己的處境,他寫信給許希麟說:

假如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那是盡了我的天職,您時時刻刻要用您最聰慧的腦子與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為我而犧牲一切。

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遠記著,遇著了我這麼一個人。我的麟,我是永遠愛你的。

——劉粹剛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2張

兩周之後,劉粹剛率隊北上支援戰鬥。因天氣惡劣又無無線電通訊,他們未能及時找到機場。

劉粹剛發信號彈幫助僚機跳傘,自己則堅持迫降,卻因視野模糊,不幸撞上高平縣的魁星樓,當場死亡,年僅24歲。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3張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4張

如果說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在人生中不斷尋求生的意志,那處在那個風雨飄搖時代的他們,就是靠著一天天的訓練和戰鬥,在培育自己死的決心。

這是多麼殘酷的青春啊,明明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最英俊、最年輕、最熱血的季節,他們卻要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裡,想清楚該如何坦然地去死。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5張

在一次次沖上天空的過程中,這些年輕人所體驗到的,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驚心動魄。他們對人生的全部領悟,只有通過死這種方式來做到,而又無法向任何人表達。

在天空中與敵機纏鬥時,他們如同在橫渡生死之河,孤獨地通過死,來感知生。同樣,他們的親眷在他們離去時,心裡也要遭受非人的痛苦。這樣的痛苦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天醒來,都要面對。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6張

在一個淒風苦雨的夜晚,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在貴州偶遇了一群航空學校的飛行員。因為自己的弟弟林恒也在航校,所以見到這群年輕人,林徽因在情感上覺得十分親近。

在接下來的畢業典禮上,她和梁思成還以名譽家長身份出席。當在收到弟弟林恒殉國的消息時,林徽因悲痛難忍,提筆寫下《哭三弟恒》,可她哭泣的,又何止一個生命的隕落: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

啊,弟弟不要傷心,

你已做到你們能做的,

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

中國還要上前, 黑夜在等天亮。

……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林徽因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7張

畢業照上,標註十字架的年輕人皆相繼殉國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8張

每個人都想得很清楚:回不來,就不要回來了。

在敵寇以火力衝擊我們民族,讓整個中華陷入水深火熱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不躲閃、不畏懼,在一生中最燦爛的時刻,他們放棄愛情、放棄前途、放棄生命,用鋼鐵般的意志和身軀,一次次沖破雲霄,最終沖破戰爭的黑暗,才換來了我們的今天。

20歲的他們駕機迎敵,犧牲在風華正茂時,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歷史 第19張

風雲際會壯士飛,誓死報國不生還。

而現如今,在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還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當初究竟是為誰而死?